“张楠,咱交个朋友。”刘老三很直白地说道,目光肆无忌惮地在对方身下移动。
这是什么情况?不远处的钟魁和李小东,面面相觑。
张楠初三,今年才十四岁,刘老三初二,一向并没有交集,但作为全校最漂亮的女孩,张楠想让别人不注意都不行。
刘老三年纪实际初三的张楠要大,都十六了,荷尔蒙的力量让他春心萌动,所以他看了张楠。
“让开!”张楠气的脸色绯红,看去却更加娇艳,这种情况她是第一次遇到,有些惊慌失措。
若是换个别的男生,要么是扔下一封情书跑,要么恐怕知难而退,或者在美人面前,含蓄点,用借个书什么的接近她。
但刘老三可不管,他是个浑人,并且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
两个人在街,一个躲,一个拦,相持不下。张楠急的快要哭了,刘老三却很得意。
“刘老三,行了,回学校去。追女孩,不是你这样追的。”钟魁走到了两人跟前。
“钟魁,这不关你事。”刘老三见是钟魁,下意识地做出防御姿态。
钟魁只是平静地看着他,脸挂着淡淡的笑意。刘老三和他对视了十秒,终究抵挡不住,夹着尾巴跑了。
“这家伙你要小心点,你次让他出了丑,今天又坏了他的事,他一定会找回场子。”李小东道,“他在学校里其实还算老实,听说他在外面混的很开。”
“小屁孩!”钟魁道。
“什么?”李小东没听清楚。
张楠在一边迅速打量了一眼钟魁,低着头擦肩而过,用低不可闻的声音说道:
“谢谢!”
王倩看着张楠的背影,道:“果然是这样,招蜂惹蝶。”
这个词用的很好,体现了一位学习委员的水平。钟魁和李小东二人相视一眼,都明白对方此时的想法。
初二学期主要有七门课。
语、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地理、历史和植物学。
课程还不是太紧张,在钟魁看来,实在太简单了,尤其是初阶段的知识主要还是以记忆为主。
不像高课程,知识点明显更多更广更深,且要考察学生是否具备相当的抽象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虽说对于丁官镇初级学的初二生们来说,考还早着呢,但校方早有所准备,从初二下学期起,初二学生要提前增开如物理、化学这些课程,而所有附课全部要在初二结束,以便正式初三时更有充裕的时间复习,力争在考时取得一个较好的成绩。
现在似乎没有什么砖家和叫兽们,谈什么应试教育素质教育问题。家长们送孩子来学,对老师有着莫明的尊敬:
“老师,我家孩子交给您了,他要是在学校不好好学习,您尽管打!”
初生是打不得的,不像在小学,有严厉点的老师是真的要打手掌心,初生被罚站则是经常的事,有的女生脸皮薄,被罚站掉眼泪实属正常。
钟魁的记忆力惊人,或许是托了穿越的福,虽然达不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但教科书从头至尾,翻了一遍,他有了大致印象,看了五遍以,他可以复述个七七八八,当他看了十遍,他甚至可以记得某段内容在多少页。
但为了做个好学生,他不得不保证每堂课的出勤,必须保证在放学之后的半个小时最多一个小时之内,将老师布置的作业迅速地完成。
同时,他还得在保证思想偶尔开小差的同时,一心二用,以免老师点名提问时,自己不会变成白痴。
钟魁忽然想起自己前世,学时总是羡慕那些“自由自在”的大学生们,大学时,羡慕那些已经走向社会奔前程的的班族们,等到了自己也工作了,又羡慕那些已经成家,正享受二人世界三人世界的职场前辈们。
可那些做丈夫做父亲的,却反过来又羡慕单身狗。单身狗们却想,如果我永远也长不大,不用考虑房子、票子和面子,还是“无忧无虑”的初生该多好啊。
所以,人生是永远在羡慕别人和被别人羡慕之度过。
初生钟魁,并没有任何被人羡慕的自觉,在数学课,他一边装作听老师讲课,一边在构思自己的大作。
是的,这是老班布置的作,每个人都要交,并且老班表示对自己的大作很是期待,希望有机会代表本校参加全县的评。
钟魁本来是想随便写一篇应付行了,既然老班都满怀期待了,钟魁自然不敢怠慢,他可不想被老班留堂。
题目自拟,记叙或者散,虽然很自由,钟魁还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才能让老班的期待不落空。
陈刚写的作,题目叫《我的班主任》,妥妥的拍马屁章,他还在课间大声地宣读。结果好几个正为作抓耳挠腮的同学眼前突然一亮,立刻想到了抄袭,不,借鉴,于是饭也香了,便也通了。
不过说实话,陈刚的作写的不错,远超一个初二学生的拍马水平,拍的很有高度性和艺术性。他曾经公开宣布,他的理想是做个镇长还要大的官,造福一方,引得一班同学为之倾倒。
记某某某二三事?
我的某某某;
我和某某某;
记某某某活动……
这些都是初生作最常见最泛滥的题目。当然也有《幸福的味道》、《心声》《春天的声音》等等一看较“高雅”的题目。
李小东写的是《我的爸爸》,反正是为了交差,经过钟魁的指点和润色,写的倒挺有采,他爹要是看了,一定会大受感动,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想,这还是你老爹我吗?
如何从一众作脱颖而出,如何写出新意,写出亮点,让人印象深刻,钟魁想了想,最后在稿纸写下这几个字:
《一封来自未来的信》
拟定了题目,钟魁略作思考,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六百字的作,略微修改了下,最后在下课铃声敲响前工工整整地抄写在作本。
“钟魁,你作咋写的那么快,教教我,你有什么秘诀吗?”李小东问道。
钟魁推开李小东伸向自己作本的手,笑道:
“你把看武侠小说的时间放在看优秀作选,行了。有句话不是说吗,熟读唐诗三百道,不会作诗也会吟。你多看些范,也不用讲究什么方法,死记硬背。另外呢,我觉得你可以多写写日记。”
“写日记?”李小东不明白。
“对,是写日记。你想写什么写什么,哪怕是流水账。实在觉得没意思,你抄,如杂志、报纸、作选,还有故事会看到的某段字,某个故事,某首诗,你觉得写的很不错,你一字不动地抄写来。你那金大侠的小说,妙实在不少,也可以抄嘛。抄来抄去,一年后,你再回过头来品味一下,一定会发现自己的笔突然以前好了。”钟魁道。
日期:2019-04-14 18:4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