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捉鬼》
第52节

作者: 龙虎铃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周下来,钟魁也学乖了,每逢语考试,他像在练柳体字字帖那样,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反复检查,最后在老班的白眼,压着铃声最后一个交卷。
  钟魁敢发毒誓,他两辈子考试也没这么认真过。
  即便如此,钟魁每次总成绩也让陈刚、王倩这两位“好”学生望洋兴叹,远远高出一大截。
  最后一次摸底考试,数学、英语、物理、地理、生物五门课,钟魁都是满分。
  那位年轻的英语老师是县师范刚毕业的,水平有限,尤其是口音,一张口是满口谷子味。这不能怪他,人家小青年为了搞好教学,还是很拼的。
  自从有次钟魁当场将新版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的范,从头至尾背了一遍,从内容到发音,无一不是精确和适当的,小青年特别服钟魁,不说别的,光这词汇量远超学阶段的学生英水平,小青年有不懂的甚至当面请教钟魁,碎了一地眼镜片。
  历史和政治,钟魁分别考了九十九分和九十八,扣的分纯属老师故意扣的。
  至于语,老班这次没找到太多理由扣,看着满卷如刀切般的方块字,只得给了钟魁九十六的第一高分。
  综合一下,所有科目加在一起,钟魁只被扣了七分。如果一次这样,大家都会觉得钟魁是超水平发挥,但如果前几次也都这样,大家都服了。
  甭管钟魁的成绩多么多么的好,他还得老老实实地来学,老老实实地来考试。
  日子这样一天天过去,简单重复着,让钟魁觉得自己被身边的事和人同化掉,变成了跟他们一样。
  这期间,钟三爷来找过钟魁几次,反而让钟魁觉得这是枯燥二生活难得的调剂,要不然他觉得自己要闷死。
  这位老爷子现在一身干劲,自从偶然听说余副镇长跟钟魁私交不错,赖了钟魁,要不是老班终于忍无可忍,他恐怕直接给钟魁请假了。
  至于不久前他突发想,所谓的跳钟馗大戏,暂时被搁置了。他不提,钟魁也不问,保不准,他哪天又想起来了。
  太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终于成立了,连公司章程还是钟魁拟的,钟三爷拿着手写的章程去办手续的时候,人家工商所的还问这是哪请来的高人写的,亲任总经理的钟三爷很得意,连看门的都发一张名片。
  有了公司这个大旗,第一件事,村里先抢先注册了几个重要的商标,还好,他们村是最先发现螃蟹的,这几个商标以前没有被注册过。
  不过,这个农业公司目前还是空架子,争取今年内完成资产的清点和流转,以及明细股权分配,牵涉到入股的每户的投入与权益情况,这暂时跟钟魁无关,由着钟三爷去跟三姑九婆扯皮去。
  钟守权也陪钟三爷来过一趟,还特意到学士巷看看,当然不会让他见到师兄。见钟魁将宅子打量的井井有条,一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完全没有问题,放心不少,打消了让母亲来陪儿子住几天的念头。
  钟守权任新公司的财务经理,他说除了把家里的二十亩果林拿出来入股,还准备另外拿出一万块钱现金入股,这让全村人都感到惊讶,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多现金,并愿意投入到前途未卜的新公司去,着实不多。村里除了答应入股的,其他的都在观望。
  村里经济状况最好的钟三爷,几个儿女都有正经工作,吃商品粮,老伴去世的早,自己身体又很好,没什么大的花销,也只能拿出五千块钱入股。
  这还是钟守权刻意保守的结果,怕招人眼红。不过他有这魄力,钟魁倒是很开心,离做个愉快的富二代的远期目标又近了一步。

  略去这个农业开发公司不表,期末考试如期举行。
  果然是全县统考,所有学老师被打散组编,分到各个学去,每个考场一律两名不同学校的老师监考。
  考试前所有课桌被倒过来,抽屉朝外,凡是有字的书本和纸片都被缴,有不服从考试纪律的,全被押出考场,连走廊也还安排几个火眼金睛的老师来回巡视。
  如临大敌。

  考试一连考了三天,恰逢这几天气温很高,又闷热的很,教室里如同火笼子一般,一场考试下来,汗流浃背。
  当考完所有科目,老班宣布放假后,学生们都忍不住欢呼起来,然而老班下一句让所有人开心不起来:
  “由于要初三了,这是你们最关键的一年。经学校研究决定,这个暑假我们只放假十天,十天后全部到校补课,不准请假,直到九月一号。”
  “我要死了!”李小东哀嚎着。
  那天钟魁是在老班吃的晚饭,因为赵雪回来了,她正式毕业并成为省报社的记者,成为光荣的宣传阵线的工作者。
  一个多月没见,赵雪又漂亮了几分,似乎也成熟了不少,仍然是那么的清纯和光彩照人。
  钟魁内心尴尬极了,老实说他对赵雪真没有什么带色的想法,完全是纯洁的欣赏而已。
  然而那天夜里他又湿了一回。

  这可咋整?
  西秦省太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的那天很热闹。
  大热天的,钟三爷穿了一身藏青色的西服,打着领带,袖口的商标还没有撕下来呢。
  村办前的场地围满了人,坐着的,蹲着的,站着的,将场地围的水泄不通,还有熊孩子们钻来钻去,打闹不停。除了太乙村本村的人,还有附近村子的人也过来看热闹,像赶集似的,甚至还有做小买卖的来凑热闹。
  钟三爷红光满面,不过钟魁怀疑他是热的,没看到他不停地用袖子抹脑门吗?
  全村一百一十户,家家都有口粮田,还承包一些林地,入股农业公司是把承包的林地这部分拿出来入股。

  实际每家的情况不同,有的人家有承包的林地,伺弄的不错,有的人家将果林照顾的不好,甚至还有嫌赚不了多少钱,干脆撂荒的去城里打工的。
  所以每家的林地和果树折算多少钱,这当也历经波折,你给算少了,人家不干,你算多了,别的人又不满,不患寡而患不均。
  钟三爷想来想去,还是觉得钟魁的建议不错。他将各家的林地分成五个等级折算成现钱,然后问各家同不同意,同意加入,不同意你家还是单干,强扭的瓜不甜。
  结果有三十家第一时间同意加入,但人总是愿意随大流的,最后又有二十户人家决心加入到农业公司来,总共五百亩果林,平均下来,每家相当于出资一万元。

  钟三爷和一帮委员们合计,越想越觉得这样挺好,虽然勉强只有一半村户被纳入到公司来,但这样一来,人心齐,队伍好带。
  日期:2019-04-16 18:50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