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吴瘸子显然已经等候多时,见他走进,忙不迭的接过袋子开始看货。
“还行,不算麻烦,裤管一收,裤裆一提,不怎么耽误事。”
“老吴同志,我可没说要这样改。”
“啥?”吴瘸子猛地一惊,霎时间有点上当受骗了的感觉。
“别激动嘛,听我跟你说,要这样改……”
吴瘸子毕竟是内行人,听完后他的想法后,瞬间了然,惊讶道:“改成喇叭裤?”
“哟,原来你知道喇叭裤啊,那就好办多了。”
李亚东呵呵一笑,这就是他的想法。否则直接将西裤该成西裤,也忒没技术含量了。
再说了,喇叭裤多时髦啊,价格也贵呀!
“李老板,实话跟你说,这喇叭裤我可从来没做过,没什么把握啊。”吴瘸子搓着手,显得有些忐忑,寻思着这煮熟的鸭子莫不是要飞了。
“其实也没什么,别怕嘛,按我说的来,先改一件试试!”李亚东大手一挥,浑不在意。
对于风靡八九十年代的喇叭裤,他可不陌生,想当年为了买一条喇叭牛仔裤,他可是整整攥了两个月的钱,到手后穿在身上几个星期没舍得脱。
什么叫喇叭裤?
其实就是在西装裤的基础上改良出来的,立裆稍短,臀围放松量适当减少,使得臀部和中裆部位合身合体,再从膝盖以下放大裤口。
而喇叭裤又分大喇叭、小喇叭,和微型喇叭三种。
他这批裤子即便改不了大喇叭,但改个小喇叭还是绰绰有余的。至于微型喇叭就算了,那是二十年后的流行趋势。
这个保守了太久的国家,急需闷骚一把!
“放心吧老吴,这玩意儿虽然眼下京城里不多,但南方那边满大街都是,不瞒你说,我至少买过不下二十条,熟悉的很。我来说,你来做,一准行!”
李亚东的话给了吴瘸子极大的信心,既然雇主都不怕,并且承诺给他一条裤子免费练手,索性也就甩开膀子干了。
因为接了这个大单,下午裁缝店里已经全面停工,吴瘸子坐在一台缝纫机前手持剪刀,东咔嚓一下,西咔嚓一下,很有大师的风范。
李亚东就站在旁边给他出谋划策,他的五名女徒弟围成一个圈子,聚精会神的看着,表情都显得有些小激动。
毕竟喇叭裤现在很畅销,买都不好买,要能学会这门手艺,接点私活简直不要太轻松。
这一忙活就是老半天,主要吴瘸子改得十分小心翼翼,这一件样裤可关系到后面的一大笔生意,他在心里一遍一遍的告诫自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黄昏时分,样裤终于改好了,吴瘸子满头大汗的将它交到李亚东手上,表情显得有些忐忑。
“啧啧……可以嘛,大师级人物啊!”李亚东仔细端详片刻后,不得不被老吴同志的高超技艺给折服。
内行的师傅咱们不提,就说普通老百姓,谁要能看出这是一条西裤改出来的返工货,他就敢把这条裤子直接给吞了!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李亚东还特地去隔壁老吴的卧室里,把裤子给换上了,对着嵌在木柜子上的椭圆形镜面,转着圈打量好一会儿。实事求是的说,跟他过去买的那些喇叭裤真没太大区别。
唯一差点意思的就是,他的身子骨单薄了些,屁股上少了二两肉,穿不出喇叭裤的风*。
但他穿不出,有的是人可以穿出嘛。
“行了,就按这个样式改!”
老吴听罢,如释重负。
“啊!
我们也去吧,
去争夺天空。
或做一片小叶子,
回应森林的歌唱……”
胡须拉渣的孙卫国在宿舍里窝了两天,越发有种中年油腻男的既视感。自斟自饮了二两猫尿后,诗兴大发,站在窗台边,望着窗外朦胧的夜色一阵踌躇。
“舒婷?”李亚东试探性的问道,在七九年的时候他约莫听过这首诗,当时正值改革的试验田蛇口破土动工,闽省女诗人舒婷的这首诗可谓火遍大江南北。
“对,不过孙老大的情绪渲染有问题,太悲伤了,这首诗应该用激昂的语气去朗诵……”郭琦合上那本李亚东终于搞清楚名字的《国富论》,一本正经的说道。
“去去……有本事你来?”孙卫国一脸不屑。
谁知单纯的小琦同志还当真了,红着脸道:“要不……给你们来首我自己写的诗?”
“哟呵……不得了啊你!”孙卫国眼珠子一瞪。
李亚东哈哈一笑,附和道:“要上天了你。”
“我亲爱的同袍们,
塞罕坝沙漠已经开出嫩芽,
红旗渠的三千华里仍在奔腾不息,
先辈们用血肉和生命铸成美丽家园,
如今历史的号角再次吹响,
流淌着血液的旗帜怒吼飘扬,
到我们了,站在时代浪头的同袍们,
愿我们沿着前人的脚步继往开来,
愿我们能为后人做些什么吧!”
静!
惊!
“献丑了。”郭琦腼腆一笑。
“你确定这是你写的?”孙卫国瞪大眼珠子问道,仿佛发现第九大奇迹一样。
“是他写的。”
李亚东敢保证这首诗他从没有听说过,而且讲实在的,激情有余,韵味不足,多少欠些火候,不像大师之作。
“可以啊小琦同志,我感觉你待在咱们这个小宿舍太屈才了,应该去旁边22楼。”孙卫国这下是真对郭琦刮目相看了,想必以后再也不敢在他面前尬诗了。
至于他所说的22楼,那是文学系的宿舍。
“为什么会选经济系?”其实李亚东也挺好奇的,看得出来郭琦很有文学天赋,有这个底子似乎进文学系才算合情合理。
“如果早生十年,我肯定选了文学系。”
郭琦很认真的说道:“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稳步向前,我觉得过去的那套文化救国的方针已经失去意义,现在再弄什么文化思潮,说的好听一点是无病呻吟,说的难听一点就是给党和人民添堵。当前国家空前团结,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怎样走向繁荣富强才是我们这些大学生该思考的问题,在我看来,唯经济,可富国!”
“好一个唯经济可富国!”李亚东由衷的称赞了一句。
不简单的小子啊!
在这个年代里,给到李亚东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他在脑子里仔细搜寻了一遍,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同名同姓的人与眼前这个小眼镜对上号,结果失败了。
倒也不意外,毕竟前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的视野。但他十分笃定,眼前的这个郭琦,将来绝对不简单!
宿舍里三人的关系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言谈举止也不像刚来的时候那样有所顾忌,除了每个人心里总有的那点小秘密外,基本已经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
可令三人多少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是,他们最后的那名室友至今未到,眼看距离开学也没两天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李亚东出了趟远门,坐着无轨公交一顿瞎转悠,几乎将整个海淀跑了个遍,也总算寻到几家规模相对较大的百货公司。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