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正好》
第45节

作者: 红颜未老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诶……刘婶儿,蒋阿姨,还有顾姨,你们都坐着,我一个人忙得过来,都弄好了,方便的很。”
  将她们“摁”在四方桌旁坐下后,李亚东就开始端菜。
  首先是四道凉菜:凉拌三丝、拍黄瓜、蒜泥白肉、酱牛肉。
  “小东,这些菜是你做的?”
  四盘菜一摆上桌,在座的七个人全部傻眼了。
  这些菜不仅颜色亮丽,看着就有食欲,关键还有摆盘。譬如那道蒜泥白肉,就是将猪肉弄成一个卷,里面卷有蔬菜丝,然后井然有序的码放在盘子里,上面再淋上一勺火红的酱汁。
  这哪里是寻常人家能做出来的菜?
  “不瞒各位,我学过一点厨艺,就是好久没做了,有些手生,大家将就着吃。”
  “就这,还叫将就着吃?”刘伯眼珠子一瞪,三女儿结婚的时候他有幸去过一次附近最有名的东南大饭店,那些菜顶多也就这副模样。
  “呵呵……”李亚东笑了笑,从旁边的小木柜里提出一瓶古井贡,“刘伯,蒋叔,也不知道合不合口,你俩凑合着走几盅。”
  “这是好酒啊!”蒋叔一看屁股都坐不住了,敢情他们院里进了一位土财主,这种好几块钱的名牌酒,居然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就给提出来了。

  刘伯毕竟老成持重,诧异的打量了李亚东一眼后,就将酒瓶接了过去,“得,都是一个院儿里的人,那我就不客气了,这种好酒有些日子没尝到了。”
  “老头子,少喝点,现在不比年轻那会儿,天天喝得找不到北……”刘婶儿在一旁抱怨道。
  “知道了知道了。”刘伯不赖烦的挥挥手。
  “那行,你们先吃着,我再去端菜。”李亚东会心一笑,转身走进厨房。
  “小东啊,少弄点,就看有这几个菜就可以了。”蒋阿姨在堂屋里喊道。
  “知道了蒋阿姨,没几个菜了,烧都烧了。”
  随后上来是六道热菜:鱼香肉丝、麻婆豆腐、油淋茄子、酸菜鱼、回锅肉,外加一个九转大肠。
  李亚东一道一道的摆上桌,也不看桌上几人瞠目结舌的眼神,回到厨房继续端菜去了。

  “这是大厨子的手艺啊!”刘伯都没抬筷子,光看看就下了结论。
  “可不是?就这手艺,国营饭店里的那些个厨子,只怕拍马都赶不上,你们闻闻这味儿。”蒋叔吞咽着口水说道。
  江晓晓鼻子里嗅着香气,手里的筷子不自觉的就伸向了离她最近的一道酱牛肉,被她妈一下给拍了回来,“这孩子,有没有点礼数了,猴急个啥?”
  江晓晓撇了撇嘴,悻悻然的收回手。坐她旁边的蒋婉也是忍得够呛,这么大一桌美味,这辈子都没吃过,差点没馋死她,好在她年龄够大,不然指不定还没有江晓晓沉得住气。
  “好了,最后两道了,一个四喜丸子汤,一个冬瓜排骨汤。”
  李亚东将两道汤菜上来后,也就落座了,见大家都没抬筷子,刘伯和蒋叔也就抿了一点酒,就知道大家在等他,于是抬起筷子先夹一块拍黄瓜放进碗里,然后说道:“行了各位,我真的不懂太多礼数,大家也别见外,就当在自己家一样,起筷吧。”

  “好,吃吃吃……”
  七个人大快朵颐,吃得不亦乐乎,直夸李亚东的手艺高,用刘伯的话说“要甩宫老爷子家的小保姆十里地”。
  这位宫老爷子是草帽胡同里的一号人物,身份有些特殊,十分博学,深受大家敬重,如今儿女在外,家里请了个手艺不错的小保姆,刘伯有幸去蹭过两顿饭。
  大杂院里热闹非凡,如同过年一样,众人推杯换盏,李亚东也被灌了几杯酒,一顿饭接近尾声的时候,门外乌漆墨黑的夜色里突然摸进来一个虎头虎脑的小伙子,一脸懵逼的望着屋内的场景。
  “马大爷家两口子回来住了?”
  “臭小子,成日不着家,又跑哪里晃荡一天了?”蒋叔看见他就来气,红着腮帮子骂骂咧咧道。
  李亚东心里亮堂,八成是蒋家的儿子蒋腾飞无疑了。
  “这位是腾飞吧,赶紧过来吃饭。”说着,李亚东又从卧室里搬出一张椅子,硬是插进了本就拥挤的四方桌中。
  “你是……”
  “这是新搬进来的东哥,人家可是北大学生,还不赶快叫人。”蒋阿姨没好气的瞪了儿子一眼,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人家孩子也就比自家儿子大一岁,你说咋就这么有本事呢,不仅能考上北大,还会一手好厨艺,这将来搁哪里不能混个好前程啊,可怜自家儿子连个工作都找不到。

  “啊,东……哥。”蒋腾飞约莫不太习惯这样的叫法,不过迫于父母的压力,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叫了一声。
  “我去……这菜……咋这么好吃!”
  其实桌上基本已经光盘了,这家伙捧着一碗米饭,就着一点九转大肠的汤汁都吃得津津有味。
  李亚东感觉有些不合适,不顾蒋家两口子的阻拦,刚好厨房里还剩点小青菜,给他单独炒了个蒜泥小青菜。这倒是让蒋腾飞着实感动了一把,随后再叫“东哥”,就半点压力都没有了。
  喇叭裤的生意算是正式进入尾声,今天李亚东又去了一趟东升服装厂,将最后的一批五百件货全部提完,历时十六天,比约定的一个月将近提前一半。
  厂长喜上眉梢,甚至直接拍板,以后厂里超计划的物资优先供应给他,李亚东含笑致谢,没说不要,也没说要,态度模糊。

  主要东升服装厂生产的服装他了解过,讲实在的就一个字——土。
  当然,赚钱还是能赚的,只是利润不高,他有点看不上。
  至于生产主任周长兴,就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还一个劲的旁敲侧击那批西裤的去向。如今生意已经做完,也不用指着他发货,李亚东会理他?
  “拜拜呢您呐。”
  这笔生意是李亚东名副其实的第一桶金,以前在家里做小吃纯属打发时间而已。三千条裤子,抛去成本和加工费,每条他净赚九块钱,也就是说,等将余下的裤子全部卖完,他将入账整整两万七千块!
  这无疑是一笔巨款,其购买力可以打个比方:自八零年小平同志提出住房改革的总体思路之后,八一年中国第一家房企——中房公司创办,标志着中国住房商业化道路开始,如今京城的房价大约在十几块一平米,两千块就能买下一个不小的院落,这笔钱足够买下十几处房产!
  日后京城动辄十几万一平米的房价李亚东是清楚的,按理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方向,但买房囤房?
  NO!
  他大概不会去刻意做这件事情,除非未来发展需要,添置一些必要的房产。一是时间跨度太大,二是他不想成为一个自己曾经讨厌的人。
  当年还在餐厅打工的那会,他结婚都是在出租房里草草举办的,中国的房价之所以这么高,人口基数庞大是一点,更重要的是有太多的炒房炒楼者。单是李亚东的人生阅历中,至少就认识三位手里拥有近百套房产的人。
  赚钱的方法千千万,何必为了这些身外之物去委曲求全呢?
  如今重来一次,那样的人生李亚东不屑。
  就是这么任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