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传到李渊那里,李渊吓得半死,如果自己的威望再高的话,恐怕隋炀帝真的想要他死了,为了自保,李渊不再表现的那么积极,天天在家喝酒度日。
但是现在起义军愈演愈烈,正是用人之际,隋炀帝于是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留守是古代一种负责管理地方军民事务的官职)。
日期:2019-05-29 18:40:56
第4节 李渊开始起兵
隋炀帝虽然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但是他留了一手,任命亲信王威、高君雅做李渊的副职,暗中监视李渊。
李渊有自己的想法,当时多地都有起义军兴起,而隋炀帝却躲到了江都(今天的江苏扬州一带),眼看天下将乱,李渊于是暗中准备,打算招兵买马,自己起兵。
但是有王威、高君雅2人在监视,自己招兵买马必须要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啊。
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正在李渊想办法的时候,一个叫刘武周的人给他创造了理由。
这个刘武周是个什么人呢?他原先是马邑校尉(马邑在今天的山西省朔州市一带,隋朝的校尉是一种低级军官)。
马邑太守叫王仁恭,这个人是个庸官,当地老百姓对他不太满意,而刘武周是当地豪强,人脉很广,眼见局势不稳,刘武周就想拿下王仁恭。
当时马邑有很多饥民,刘武周声称王仁恭不肯开仓放粮,不顾百姓死活,成功地激怒了大家,然后刘武周带人来到官府,杀死了王仁恭,刘武周自称马邑太守,起兵反隋,占领了隋炀帝在山西的行宫——汾阳宫。
刘武周的造反,给了李渊招兵的理由,李世民找到王威、高君雅,要求招兵买马,去消灭刘武周,汾阳宫是隋炀帝的行宫,事关重大,王威、高君雅不得不同意招兵。
于是李渊名正言顺的让李世民和他的亲信刘文静去招兵,同时让大儿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也赶回太原,李世民和刘文静办事效率很高,不久就招来了一万多兵马。
随着李渊兵马的越来越多,王威、高君雅开始觉得不对劲:打个刘武周需要招这么多人马?看来你是想图谋不轨啊。
但是王威、高君雅手里人马不多,直接开打不行,于是他们想了个办法:当地长时间没有下雨,请地方长官李渊为老百姓去晋祠祈雨,在那里干掉李渊。
日期:2019-05-30 17:06:41
隋炀帝安插的亲信王威、高君雅请李渊去晋祠祈雨,准备在那里干掉李渊。
这个计划如果成功,李渊就危险了,好在他人缘不错,有个叫刘世龙的人知道了王威的计划,把他们的计划告诉了李渊。
李渊知道之后,决定先下手为强。
一天,李渊请王威、高君雅开会,说是有要事相商,他们2人还被蒙在鼓里,就去了李渊那里。
会议期间,突然有人告王威、高君雅谋反,他们二人还没来得及辩白,就被李渊下令斩了。
消除障碍之后,李渊正式起兵,任命李建成为左领大都督,李世民为右领大都督,从太原起兵三万,目标直指首都长安!
当时隋炀帝躲在江都(今天的江苏扬州一带),留守长安的是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
面对李渊的进逼,杨侑做出了相应的部署:让宋老生率军守霍邑(今天的山西霍县),名将屈突通率军守河东(今天的山西永济一带),在黄河东边筑起了2道防线。(黄河在陕西和山西之间是南北流向)
让我们来看看李渊和他们的精彩对决。
李渊部队走到霍邑(今天的山西霍县),遇到了第一个对手——隋朝将领宋老生。
宋老生虽然名字里有个老字,但打起仗来一点也不老练,李渊略施小计,就把宋老生部队引出城来,两边包抄,斩杀宋老生,大败隋军,拿下霍邑。
消灭宋老生之后,挡在面前的是隋朝名将屈突通。
屈突通军事能力很强,当年消灭杨玄感时就曾经立下大功,而且他为人刚正不阿,秉公办事,连亲人都不能通融,所以当时民间流传一句话:“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屈突通是个厉害角色,非宋老生可比,李渊会怎么应对呢?
李渊没有直接来打屈突通,而是先派人招抚关中的起义军首领孙华和白玄度,让孙华部队和自己的部分军队先渡过黄河,来到黄河西边,插入屈突通的后方。
日期:2019-05-31 18:51:04
李渊没有直接攻击屈突通,而是先招降了关中起义军首领孙华,让他和自己的手下王长谐各自率部渡过黄河,插入屈突通的后方,这样屈突通就陷入了很不利的局面。
如果屈突通率军渡过黄河,进攻李渊已经过河的部分部队,李渊就会率军进攻屈突通在河东的基地,河东难保;如果屈突通不追击李渊的过河部队,那些已经到达黄河西边的部队就会破坏屈突通的后方补给线。
屈突通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派出一支数千人的部队,由手下桑显和率领,去进攻李渊手下已经过河的王长谐部队。
桑显和利用夜幕的掩护,悄悄靠近王长谐部队,发起突袭,王长谐猝不及防,部队陷入苦战。
关键时刻,李世民率领骑兵赶到,包抄桑显和的后方,桑显和部队遭到骑兵突袭,顿时大乱,各自溃散而逃,屈突通的进攻计划被挫败了。
进攻失败之后,屈突通只能坚守河东,李渊大军压上,把河东团团包围,想要一举拿下。 但是河东城池坚固,屈突通也不是泛泛之辈,防守有力,李渊白白死了很多士兵,依然无法攻破河东城。
在这种情况下,李渊决定留下部分部队包围河东城,自己率领大部队渡过黄河,挺进关中!
由于当时隋朝的统治已经接近崩溃,而李渊素有威名,所以李渊大军进入关中之后,关中很多人都纷纷向李渊投降,李渊实力进一步壮大,不过他没有得意忘形,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派得力干将刘文静率军去守住了进入关中的重要通道——潼关。
事后证明,李渊的这一步安排非常重要,而刘文静也不负所托。
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刘文静。
刘文静,原先是太原县令,李渊那时是太原留守,二人早有交集。
刘文静眼光很独到,他很早就觉得李世民与众不同,曾经说李世民的能力可以和刘邦、曹操相提并论。
巧合的是,李世民也很欣赏刘文静的才能。
后来刘文静因事被投入狱中,李世民前去探望,二人探讨对天下形势的看法,刘文静认为天下将乱,李渊应该抓住机会,凭借手里掌握的部队,首先拿下地理位置重要的关中,然后继续发展,大事可成。
李世民深以为然,从此开始积极准备,刘文静也靠自己的才能,逐渐成为李世民父子的得力干将,他在狱中的这段分析,可以说是唐初版的“隆中对”。
日期:2019-06-01 18:21:47
关中,指的是今天的陕西省中部一带。
之所以叫关中,因为这一区域北有萧关,南有武关,西有散关,东有潼关,位于四关之中,故称之为关中,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秦汉都是以这里为基地统一天下,现在李渊也率军进入关中,直指首都长安,并派刘文静镇守交通要道潼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