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无悔》
第27节

作者: 王大炮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杨立民还真看不出来,马莹在他印象是一个很温婉类型的姑娘,而且做得又是后勤这样的闲活儿,在他看来应该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虽然偶尔能帮着家里做做饭啥的,但是象征意义绝对大于实际意义。
  然而现在马莹给他说她居然晚下班回去还要帮着家里做鞋,这无疑让人有些惊讶。
  “那是当然,我七岁的时候能帮着我妈折边了呢!”马莹笑了笑,说到做鞋她的眼睛里顿时散发出一道异样的光芒,那是一种对做鞋喜爱到了极致的热情。
  这个时候,她那儿还有半点儿娇羞的模样?口若悬河的说道:“而且我爸我妈他们年纪也开始大了,晚灯光不好,他们都看的不是很清楚,我弟弟又要做作业,如果我不在我妈穿针都困难。而且我家今年又买了自行车,今年还准备买一台长虹牌电视机呢!”

  看着马莹严重充满的希望,杨立民不禁也被深深的感染。
  这个时代真的是一个黄金的时代,但又是一个无奈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着希望的时代。
  不少人在这个时代之所以成为富翁,并不是他们有多大的能力,而是他们赶了这趟开往成功的列车。
  可以说,在这个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只要敢想敢干能发财!他作为一个后世有着诸多先进理念、技术和国家动向的人,难道只是窝在一个国营厂当个副科长吗?
  虽然即便是当个副科长也很有前途,甚至通过努力杨立民相信即便是当个厂长他也并不是没有机会,但是他的初衷呢?
  甚至在这一刻他都还记得那张高高在,拿着国外怎么怎么样为借口往他头扣帽子的那个女人,甚至到现在他都还记得那位英国采购商走进他设计室鸡蛋里挑骨头的场景.....
  不!
  绝不!
  决不能像辈子一样窝囊的活着!

  这一刻杨立民心里突然有了决定,老天让他回到了这个充满着机遇的年代,他必将勇往直前!
  俗话说农妇、山泉、有点田,这种生活非常值得人向往。
  当满载着一大堆蔬菜、肉食以及一应厨房用品回到了宿舍的杨立民此时有点儿这种小满意。
  只不过看着衣兜里剩下的那不到两块钱的钞票,杨立民有些感叹。这钱用的还真利索!
  “杨科长,我不进去了,你先把东西那进屋吧!”推着自行车进了厂门,马莹一路随杨立民到了宿舍,她终究是个大姑娘脸皮薄自然是不肯进杨立民宿舍的,她站在门口将杨立民的东西一一从自行车放到屋檐下对杨立民说道:“如果是午请我的话,我...可能有时间!”
  话音刚落,也不知道怎么的,马莹一溜烟的骑着自行车狼狈而逃,弄的是杨立民不住的郁闷,难道自己是野兽还能吃了她不成?

  下午技转科也没别的工作,因为是在生产期间,而轻工厅的下一步任务也没分派下来,所以还算清闲。
  当然,这个所谓的清闲无非是以彭刚为首,带领着技转科的技术员们前往生产现场指导工人生产。
  这种不用亲自动手的事情,而且还有点儿小领导视察工作的意思,无论是彭刚或者是技术员们都有点儿小兴奋。
  毕竟技转科不用大货生产,而唯一能够体现他们存在感和价值的机会也那么点儿平台。

  至于杨立民,他早已经被彭刚安排了工作,那是按照目前爱民厂生产的这款军胶制作一个看板出来。本来按照彭刚的意思是他和杨立民一起来做的,不过被杨立民拒绝了。
  废话,这种事情怎么能让领导来做?而且他刚刚马,为了服众也必须拿出点儿干货来,不然的话技转科的那些牛气哄哄的技术员们还真以为他是来混干饭的了。
  做起实际工作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不是杨立民不会做,或者眼高手低,而是做看板的材料实在是有些难找。

  整整一下午,愣是没做出什么模样,不是缺订书钉是缺美纹纸,忙来忙去真正做事的时间不过超半小时,可找东西的时间却占了几乎一大半,再加来来回回的跑腿走路,这工作进度无疑和蜗牛差不多。
  “立民,做的怎么样了?”
  到了下午下班的时间,在现场溜达了一下午的彭刚这回到了技转科,看他满面笑容的模样杨立民有理由相信彭刚对现场的生产很满意。
  “还好!”杨立民抬起头朝彭刚点了点头,下料部分他已经完成了,虽然做的没有德国看板那样标准,但是按照厂里边的实际情况也算是差不离,当然案部分的工序也全部设计了出来,因为时间不够只做了一小半。杨立民指了指正在做的看板,笑道:“加点儿班的话估计还要一天吧,一天时间估计够了!”
  一天时间真的不长,按照国企的班制度也是八个小时,当然如果加班另算了。事实如果不用跑来跑去,所有时间全部用来制作看板的话,杨立民最多需要半天时间。
  只不过现在想要推行看板,以看板带动工厂的生产质量和效率,在杨立民看来如果大兴土木劳师动众....那样的话很有可能被提前抹杀!
  好在他技术全面,不用借人之手完成,即便是辛苦一些也是值得的。
  “一天时间,嗯,不错啊!”

  彭刚仔细的查看了下杨立民正在做的看板,以他的水平自然可以轻易的看出看板里面的信息。他本来对杨立民的技术较佩服,毕竟一个工位的技术那是需要很长时间学习的,可杨立民偏偏是个怪才,不仅精通鞋厂各个工位的技术,关键是还会设计,连德国的这些先进管理经验都知道。
  但是佩服归佩服,彭刚作为技转科的科长还是有点儿小骄傲的。能够通过技转科协调全厂生产,这么多年也这次犯了点儿小错误,他还是有些资本的。
  可是看着看着彭刚觉得有些不对味儿了!
  甚至他觉得以前自己带着技转科的技术员在车间里跑跑下像个表演的大马猴,完全是丢人现眼!
  因为光是从下料部分的看板他可以看出,只要下料车间的工人都看一遍看板,下料根本不需要技术员浪费口舌去解释。
  如面料部分,看板详细将军胶所需要下的面料按照格板的大小顺序共计6块格板都列了出来,哪里是鞋头,哪里是后跟,哪里是内腰,哪里是外腰....完完全全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不仅如此,杨立民甚至还将这些格板对实际物料进行了拼画,给出了如何摆放位置下料才能节约用料,并且给出了实际用量。

  要知道,厂里以前是没有实际用量的。
  当然,也没有人去核算过。
  毕竟在所有人看来自己是给工厂干活,又没有浪费.....虽然偶尔拿了点儿边角料回家搞乐点儿副业,可那不是边角料吗?
  所以,在用量一块像是一个谜团,本来该2.4的用量有可能3.2能够,3.8也行,又或者4.5也能用完。
  因此到朱红军这位老厂长,下到基层的工人,都对用料这块不怎么感冒!
  毕竟....咱们以厂为家不是?
  反正没材料了不是有供应科嘛,大不了让马向前再到四处跑跑.....
  这尼玛!

  彭刚只觉得自己这几十年技转科科长真的是当到狗身去了!
  他相信,只要有了杨立民的看板,那么下料车间的出错率绝对会降低到一个他都无法想象的程度,甚至...甚至有可能0出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