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可以知道,希腊神话是何等的重要。只有这些美丽而绚烂的故事,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划出一道微弱的光芒,得以穿过无边黑夜,被保存下来。蕴含其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成为迈锡尼文明仅存的硕果,深刻地影响了即将出现的雅典文明。
公元前11世纪
让我们从爱琴海边开始,拿起手中的聚光灯,向东一个个地扫过去,看看欧亚大陆的其他文明发生着怎样的故事。
我们向东走,首先来到尼罗河畔。战火频仍的埃及帝国怎么样了呢?北面的海上民族曾数次攻击这里,而后弃之向东北方移动。但埃及西边的利比亚人却无处可去,他们只能向东面这个曾经强大,现在仍然富庶的近邻持之以恒地进行骚扰。埃及被拖得筋疲力竭。公元前1069年,统一了两千年的古埃及重新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
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被认为是埃及衰落的标志。的确,从今以后,埃及人再也没能自行统一起来。作为持续时间最长,创造辉煌最多,在农业、水利、科技、建筑等领域全方位领先于世界的古埃及文明,就这样头也不回地沉沦下去。
在公元前20世纪,我们悼念过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尓人。又过了千年,我们目送着人类文明开篇大戏的又一位头牌明星从历史舞台上蹒跚走下,缓缓消失。心中很不是滋味。
苏美尓消失在四面开花的战火里,古埃及分裂于持续不断的入侵中。我们不妨来稍稍分析一下,为什么如此灿烂辉煌的文明就如此经不起蛮荒落后的游牧民族的冲击呢?
我们可以设想,在一个高度发展的农耕社会里,人民生活安定富足,实在没有什么太大的必要去打仗。所以,为法老修金字塔时,劳工以十万计,图特摩斯、拉美西斯的征伐,区区一两万人而已。充斥军营的,大都是一些对财宝有着热切欲望的人。可这些人,面对资源匮乏,生存条件恶劣,对富饶土地、耀眼金银有着比他们还要强烈的欲望的游牧民族时,他们还能有多少战斗力呢?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曾经是最为富庶的,苏美尓人是人类文明的第一先行者。可是,诸多在那个时代高度发达的苏美尓城邦,经不起半游牧的阿卡德民族的雷霆一击,顺从的成为阿卡德帝国的子民。可阿卡德人进入这块富饶土地之后,便开始幸福地发展自己的阿卡德文学,很快,成为彻底的农耕民族。接着,古蒂人、阿莫里特人、喀西特人,无论你是多么蛮荒的民族,只要进了这里,便被文明的魔力所吸引,终不免被更加蛮荒的民族所消灭。而两河流域这片四通八达的一马平川,使得蛮族入侵文明的历史,毫无阻力地循环着。
相比之下,古埃及人的确要幸运得多,趁着交通欠发达的年代,在一块封闭空间里平稳地发展自己的农耕文明。公元前18世纪,喜克索斯人入侵埃及。可古埃及有着纵深的国土、深厚的文明,喜克索斯人只不过在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一时逞逞英雄罢了。待到阿莫西斯率领埃及人将他们赶跑,喜克索斯的战车技术却全部留给了埃及人。向来爱好和平的埃及人有了趁手的武器,并利用得天独厚的长期发展所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帝国。
但埃及人终究不是好战的民族。我们很难想象一些安居乐业的人民会长期支持自己的君主四面征伐,即使他是神一样的法老。埃及人累了,但敌人却来了。公元前12、11世纪之交的几任昏庸的法老折腾的埃及国内怨声载道,古埃及政治组织方面的优势已不明显。铁器时代的到来,使得游牧民族全副武装,埃及人在军事科技方面的优势更是荡然无存。
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长期顺风顺水的发展在客观上也是有害处的。那就是埃及人无论是危机意识,还是面对危机时所体现的能力,都严重不足。他们习惯了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们自己,或者自己总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危机到来之时,他们无计可施。终于导致埃及文明的衰落。
再见,古埃及。
继续向东,在杰出君主提格拉·比利萨一世的率领下,亚述帝国已经占领了半个美索不达米亚。或许是总结了这片土地上一个接一个民族消亡的教训,当亚述在这里称雄之时,他们完全抛弃了浪漫富足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个彻底的穷兵黩武的帝国。他们不停地向外扩张,在本世纪初就已经到达地中海沿岸。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对周边的民族来说,亚述这个名字,将成为恐怖的代名词。
更往东,来到印度次大陆。(所谓次大陆,本意是指由高山和海洋与周围地区几乎隔开的大陆。后来渐渐成为印度这块地方的专用后缀,又称南亚次大陆。)在印度的印欧人已经牢牢掌控了局面。推行了著名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婆罗门(神职人员),刹帝利(国王、贵族),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其实还有为数不少的连首陀罗都不如的贱民。
这些流窜到印度的印欧人,为了将自己与印度河谷的原住民分开,他们把原来的印度人称之为达罗毗荼人,给自己起了一个新名字——雅利安人(高贵的人)。所有的婆罗门和刹帝利都由“雅利安人”构成,吠舍不过是“雅利安人”中比较贫穷的那些。这片土地原先的主人,全部沦为首陀罗和贱民。
印度人就这么乖乖地听从着“雅利安人”的肆意妄为。可怜可悲的印度人啊!令人无法理解的是,他们居然完全忘记了被入侵之前,他们自己还有着仅次于苏美尓和古埃及的印度河谷文明!
连自己对自己都不了解,又怎怪得别人一无所知。直至上个世纪,欧洲人才帮他们考古出了惊艳世界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印度人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我们这儿那么早就有人了。难怪马克思不屑的指着这个古国说:“印度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
但印度这片土地上的印欧人,给印度文明带来的变化,倒也不能称之为倒退。他们建立了印度最早的宗教——婆罗门教。那些祭司所用的赞美诗,后被记录下来,成为印度最早的文献——吠陀经。从印欧人进入印度开始,一直到释迦牟尼出现之前,印度的历史又被称为吠陀时期。
由印度再向东,便来到了遥远的东方,来到了中华大地。已经平稳发展了五个多世纪的商王朝,终于也会被周边地区的一个落后民族所取代。由几代传奇的部落首领兴起的周族,即将推翻强大的商朝,登上历史舞台。
这个民族,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少,使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了彻底的改变。人类的思想史,开始明显地分为东方和西方。请看下集——周族崛起。
再来张地图,恰好是中文的,可以作为第19节提到的亚述帝国的一个注脚。
提格拉·比利萨一世时期的亚述帝国
【20】 周族崛起
公元前13世纪末的那股迁徙浪潮,并非只震动了西方世界。在中国西部,也先后兴起了一些游牧民族。成汤的第二十三代继任者武丁在位之时,西北边境已有(上工下口)方、土方、羌方、鬼方等等,民族林立,不断骚扰华夏边境,使商王朝不得不与之征战不休。在一次对羌方的征伐之中,武丁曾一次性调集一万三千人,已是中国上古战争规模的极限。
而这其中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民族,莫过于鬼方。“鬼方”这个名字,是商朝之时对这支游牧民族的称呼,对大家或许还有些陌生。但他们的后代,在中国之后的各个朝代中名气却越来越大。
于西周初年,他们被称为猃狁。这个名字,在诗经之中时常见到。其中,因为与猃狁的战争,还留下了传世的《采薇》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于西周末年,他们被称为戎狄。其中犬戎一支直接导致周王室搬家,引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东周列国时代。
到了战国之后,这个民族的名声大到了顶点。匈奴这个名字,将成为中原统治者永远的痛。匈奴将在几个世纪里活跃在中国北部边境,成为我们这部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商朝与鬼方的战争,持续了三年。鬼方终于败在了武丁的手下。在这个优秀军事统帅的努力下,中国大地成功地避免了像迈锡尼、古埃及一样的灾难,商王朝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功勋卓著的武丁大概不会想到,被自己赶跑的鬼方族转而去侵扰了另外一个部族,使得那个部族被迫搬了家,终于在公元前11世纪成为了五百多年商朝基业的掘墓人。
那个部族,就叫做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