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小吏》
第50节

作者: 路途无尽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五十九章:我不许死,谁敢死
  似乎有些江洋大盗、豪门死士,会在口腔里植入一颗掏空了的假牙。

  或者是将原本的牙齿拔出来,然后掏空内部,存放了剧毒的毒药,然后再次安装在口腔里。
  曾阿牛说过,这类人为了防止毒囊破裂,是以在种植了毒牙之后,都会使用一边牙齿吃饭的。
  若是种植毒牙几年后,因为长期使用一边牙齿咀嚼,所以脸庞的肌肉会显得一边大,一边小的。
  张书堂仔细看去,却见这些刺客的脸颊,果然呈现出一边咬肌多一点,一边脸颊肉稍少的姿态来。

  “不好,快卸了所有人的下巴!快!”
  张书堂大惊失色,急令侍卫们赶紧卸掉俘虏的下巴。
  自古汉人的朝廷,从不禁武,纵然是扬文抑武的宋朝,也只是压低武人的地位罢了,甚至还曾数度颁布诏令,号召百姓修习武艺,比较出名的就是宋时,乡间多有弓道社!
  到了蒙古时期,因为统治者人数稀少,为了防止汉人造反——不,准确的说,有元一朝,汉人的造反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正是因为汉人的不断反抗,蒙古朝廷害怕汉人重新夺回了江山,就颁布了禁令,禁止民间习武。
  适逢元朝时期戏曲的出现,因此汉人修习武艺者,便多以打生的面目出现。

  明朝太祖起于微末,正是驱除鞑虏、的得国最正的朝代,是以,到了明朝之后,汉人习武的风气,便再次兴盛起来。
  作为陈奇瑜身边最精锐的侍卫,他们自然都是好手,而卸关节这一必杀技,乃是武人都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听闻张书堂的呼喊,侍卫们顿时觉得不妙,纷纷冲向最近的刺客,卸掉了他们的下巴!
  “检查他们口中,可有毒囊!”
  张书堂抹了一把冷汗,若不是路途寂寞,他要曾阿牛将锦衣卫中——那些难得一见的江湖手段,讲出来消遣,怕是今天就要惨了!
  “不好了,大人!”

  侍卫大惊道:“有四个人已经咬破了毒牙!”
  侍卫们拿着四颗破碎了的牙齿,递给张书堂看,侍卫们满脸懊悔。
  “去唤曾大人下来!”
  张书堂脸色发冷,这曾阿牛的瞌睡实在是太大了,刚才的搏杀声这么大,都不曾惊醒了这厮!
  若是这厮在场,必然早就发现了弊端!
  “书堂,可是有何不妥?”
  身后响起了陈奇瑜的声音。
  张书堂扭头一看,陈奇瑜在护卫的陪伴下,走了过来。
  看着一身白色素衣的陈奇瑜,张书堂就知道刚才的搏杀发生的太迅速了,陈奇瑜必然是来不及换衣服。
  “大人,末将一时疏忽,竟然让被活捉的四个土匪,咬碎了毒牙!”
  “毒牙!”
  陈奇瑜好奇道:“这是什么东西?”

  “毒牙乃是江湖大盗,以及豪门篆养的死士,用来自杀的东西,他们将镂空的牙齿,藏在牙龈上,到了一定的时机,则会咬破毒囊,服毒自尽!”
  曾阿牛也下了楼,他一边穿衣,一边开口道。
  “阿牛你睡得太死了!”张书堂皱眉道。
  陈奇瑜也是看了曾阿牛一眼,眼神里却是平静的很,就像是一个陌路人一般。
  张书堂暗自苦笑,身为文官大佬的陈奇瑜,本来就对曾阿牛这种锦衣卫之人抱有成见,这一次的搏杀,这厮又在呼呼大睡,想来陈奇瑜怕是对曾阿牛反感到了极点了!

  曾阿牛苦笑道:“还请陈大人见谅,书堂哥也不要责怪小弟了,昨晚小弟第一次在船上过夜,竟然有点晕船,是以直到半夜才睡着,确实没想到竟然迷迷糊糊的,连刚才的拼杀声,都没有听到……”
  此时,地上先前咬破毒囊的那个刺客脸色已经开始变青。
  “阿牛快说说,可有什么办法给他们解毒?”
  曾阿牛从侍卫的手上,拿过毒牙,仔细闻了闻,皱眉道:“这里面藏着的乃是鹤顶红!”

  “鹤顶红!”陈奇瑜大惊,他顾不得曾阿牛的锦衣卫身份,开口询问道:“可是砒霜之王的那个鹤顶红?”
  鹤顶红就是砒霜里面毒性最强者的称呼。
  “正是!”
  曾阿牛解释一句,对着侍卫吩咐道:“给他们灌水,多灌一点,然后反吊起来,控干胃里面的东西,如此反复四五次,至于能不能救活,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曾阿牛身为锦衣卫的内部人员,祖上又一直都是锦衣卫,因此,他的办法,想来就是锦衣卫常用的手段了。
  侍卫们纷纷看向了陈奇瑜。
  陈奇瑜知道,虽然论身份,在场的所有人加起来,也不及他尊贵。
  但是若论专业能力,他陈奇瑜就不够看了。

  “照曾大人的吩咐去做,锦衣卫就是这一行的祖宗,他们的办法,自然是最为有用的!”
  有了陈奇瑜的允许,侍卫们立刻打来河水,对着咬破了毒囊的四个刺客灌了下去。
  而曾阿牛则来到刺客面前,一一检查着,又在来不及咬毒囊的刺客嘴里搜出来了三颗毒牙。
  找出了活着土匪嘴里的毒牙,曾阿牛又一一搜着,最后竟然在所有死尸的嘴里都发现了毒囊。
  曾阿牛拿着装满了托盘的毒牙,脸色很是难看。

  张书堂小声道:“阿牛可是有什么不对吗?”
  就连陈奇瑜也发现了不对,他挥手让侍卫们散开,低语道:“曾大人,可是有所不妥?”
  “这是死士的培养方法!”曾阿牛提了一句。
  死士?

  这里的人不就是死士吗?
  陈奇瑜还没有反应过来,张书堂却是低语道:“你的意思是——一次性培养这么多死士,有点不合情理?”
  “是的!”曾阿牛道:“陈大人、书堂哥,你们想想看,若是一次性培养这么多的死士,需要花费多大的精力啊!毕竟一百个精兵,也难以训练出十个死士出来!”
  他皱起眉头:“大明立国以来,只有在宁王造反的那一次,才一次性抓获了十几个死士,这里的死士可都有二十多个了……”
  陈奇瑜浑身一震,难以置信道:“曾大人的意思是唐王府?”
  第六十章:猜测

  他不由得开始猜测——朝廷在南阳设立锦衣卫分点的意图起来。
  难道,真的是锦衣卫发现了唐王府有异样的心思?
  这时候,早已被惊醒的船家才战战兢兢的走了过来,见到一干人等都明甲执杖的,又见到一船的死尸,当即腿都酥了。
  “大,大,大王,小,小的,就,就是……”
  张书堂见到船家哆哆嗦嗦的样子,甚至结结巴巴的话语之间,都能清晰听到牙齿的磕碰声。
  “阿牛!”张书堂使了个眼色。
  曾阿牛会意,他掏出腰牌,让船家仔细的看清楚了,这才说道:“老丈勿惊,本官乃是锦衣卫将军,并非歹人!”
  后人常言锦衣卫残暴,甚至多有强拆房屋,占地毁矿,强征税收的流言蛮语。
  实则不然!
  有明一朝,锦衣卫捉拿人犯,是必须要拿着驾贴经过兵部刑科的批定,才有抓人的权利的。
  “驾贴”指皇帝下发的逮、系或赐死臣民的专用诏敕,是一种公文类型。
  锦衣卫缉捕必须要有驾帖,以表明其特权源自皇帝本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