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舟指出现有痕检最多可以认为是在“时空二元”坐标体系里进行,同时也介绍了一下自己心目的“时间、空间、动机”三维坐标体系,以及在这个体系,对“痕迹”、以及“痕检”的重新界定。最后,他重点谈了谈基于三维坐标体系构建的完痕迹模型,还说明了这个模型的价值和未来应用前景。
欧阳儒听完,看向孙大勇。
“陆舟说的这些,早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 孙大勇想了想说:“不过,他的这些设想如果真的能成为现实,确实是对刑侦工作的一项重大改进,甚至可以颠覆我们以往的破案思路。”
欧阳儒点点头问:“陆舟,你做这个设想的出发点是什么?”
陆舟不假思索的说:“提升现有痕检工作的效率,对疑难案件提供侦破思路。”
“嗯,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你的想法没错,也不枉我教了你两年。”欧阳儒收起笑,用他那特有的低沉嗓音说:“可是,像大勇说的那样,你这个步子迈的有些大,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看,作为你的老师,我觉得要把你这个设想应用于实际,还需要一个实践检验的过程。”
“欧阳大师说的没错,我们手正好有个案子,我也在考虑是不是可以用这个案子检验一下陆舟的设想,只是,哎……”
孙大勇叹息一声,不再说话。
听到孙大勇的叹息,陆舟的心头顿时蒙了一层阴影,他抬起头,向老师欧阳儒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欧阳儒见他还是一副沉不住气的样子,无奈的摇了摇头。
“大勇,你说的是海湾机场那个案子吧?前几天有人也和我谈过这件案子,听说在案发现场找不出一点犯罪痕迹。”
“是啊,我们对出事的波音787做了全年检查,始终没有什么发现,连那个机长是怎么死的,也理出个头绪。”
“有没有想过787根本不是案发的第一现场?”欧阳儒随口说了一句。
孙大勇心里一动,下意识望向陆舟。
“老师,这个可能性我也考虑过,我这两天一直围绕作案动机在做调查,并且广泛接触了一些和死者关系较密切的人。” 陆舟眉头微蹙,若有所思的说:“我之所以这么做,是想搜集到所有可能的作案动机,并且以此来推测案件可能的发生场所,也是您说的第一现场。”
“这个是不是你说的掌握案件的基本框架?”孙大勇恍然大悟,有些激动的说:“小陆,我现在才大概理解了你说的!”
陆舟有些无语,在心里嘀咕:“队长啊队长,你对我这么信任啊,自己还没怎么理解的东西,敢拿来让我的老师评估,真是够猛的!”
“案子是一种客观存在,只要你们不在案子面前迷失自己,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可以破案了。”欧阳儒微微一笑问:“还需要我说什么吗?”
“您对小陆的那个模型怎么看,能给个整体评价吗?”孙大勇有些着急。
“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试一试。”
说话的同时欧阳儒想起了另一个学生,他很想听听那个学生对这个模型的看法。
029
“队长,你可真够猛的!”
告别欧阳儒后,陆舟终于把憋在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怎么啦,被我吓到了?”孙大勇笑笑,意味深长的望了陆舟一眼:“实话告诉你,这次只是开始,更猛的还在后头呢,哈哈。”
在孙大勇的笑声,两人回到了警车里。
孙大勇并没有急于发动车子,而是坐在驾驶座点燃了一支烟。
“还记得次和你说的限期破案的事吗?”
乳白色的烟雾,在阴沉的天气里显得格外清晰。陆舟看着烟雾一点点扩散,点了点头。
“不知道连凯诚的伤恢复的怎么样了。”
“应该没什么了吧。”
“希望吧,这个人不好惹啊。”孙大勇感叹一句,眼神有些迷离:“机长们惹了他,压力恐怕会转移到我们身。”
一口浓烟缓缓呼出,孙大勇若有所思的说:“按照我对市局的了解,最多不过一星期,一星期后,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个案子给破了。”
“是啊,所有人都想要个说法,能拿出说法的人,是我们了。”
“你说作案的会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孙大勇望着前挡风玻璃影子,仿佛看到了一张五官模糊的人脸:“三天时间,除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关键线索我们竟然一点也查不出来,他的手段得有多高明啊。”
“也许是方法不对。”
“是,也许是方法不对吧。”孙大勇抽完整支烟,发动了车子:“你不用跟着我了,按你的思路继续往下查吧,明天早有可能要开案情通报会,你好好准备准备,我想让你在会发言。”
“好。”陆舟有些意外,看了孙大勇一眼,打开车门,下了车。
“小刘今天休假,用车找彭晶!”
丢下这句话,警车开了出去。
陆舟回头望着熟悉的母校,和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拨通了彭晶的电话。
一个小时后,两人来到了海湾机场。
苍白的天幕下,无数驾飞机安静的停放在既定的位置。除了少数几个穿着工作服的地勤人员,机坪十分的冷清。
然而,最惹眼的还是出事的那架波音787型客机。它像一个被孤立的孩子一样,从落地的那一刻开始,被固定在了跑道尽头,即将转弯的位置。它与其它飞机之间隔着足够远的距离,始终保持着一种被疏远,却又桀骜不驯的姿态。
787的四周放置着许多隔离杆,隔离杆与隔离杆之间又拉出了许多隔离条,这些用于隔离的物品连在一起,正好画出了一个不太标准的鸡蛋形轮廓。
在鸡蛋形轮廓的四周,有几名保护现场的工作人员。
陆舟和彭晶向他们出示了证件,这才挪开隔离杆,走进了鸡蛋轮廓的内部。
不知道是不是没有人维护的原因,机身落了不少灰尘,相三天前,似乎旧了许多。
在两名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陆舟和彭晶打开舱门,走进了飞机。
一股污浊的空气扑面而来,彭晶赶忙捂住口鼻,含糊不清的说:“我还是第一回这么飞机,没想到飞机的条件这么差!”
陆舟笑而不语。一名工作人员戴好手套和脚套,走进驾驶舱操作了一会儿,巨大的噪音响了起来,空气却好了许多。
另一名工作人员解释说:“飞机里的空气供应和清洁,以及温度、湿度、气压的调节,主要靠环境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工作起来了,飞机的环境条件好多了。”
听到这人的解释,陆舟不由得心一动,转头问:“您是?”
“奥,忘记介绍了,我叫陈连年,是海湾机场的级机械工程师,主要负责飞机检修方面的工作,他是小赵,我的徒弟。”
日期:2019-04-13 18:53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