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烈录,国人跪进!(写在抗战胜利纪念日前夕)》
第8节作者:
贰级风 此话经宋美龄转告蒋介石后,蒋又急得连续向薛将军打电话,但薛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接电话了,只让参谋人员回话说,“薛长官上前沿阵地了,不知道何时能回来。”
第一次长沙会战就是在这样情况下,由薛岳将军一声“日本鬼子,看你往哪里逃”的怒吼下亲自指挥打响的。
我顺便再加上一段楼上一位朋友的回复吧,我觉的写的很好。
=========================================================================
一寸河山一寸血很多我还记得——最敬佩的是薛岳,蒋介石命令他暂时撤离长沙让开日军锋芒,薛晚上给蒋打电话说,薛岳决心抗旨死守长沙,与日军死战,打输了守不住则以身殉国,打赢了也是抗旨,请蒋枪毙他。何等军人血性!!我最佩服就是这个人,lz怎么没有说啊。——记忆最深的是一个参加淞沪会战的老兵,那个时候蒋调临近的很多部队来打淞沪会战,大概他所在的一个师在阵地上顶了日军两天一夜,后面来了一个增援师,他们就撤下来吃饭,结果饭还没有吃完,这个师就打没了,那个老兵说起这些哭的泪流满面,话都说不出了。
==========================================================================
下面让我们看看薛岳将军在抗战中立下的汗马功劳吧!
1937年8月20日,国民政府在滇黔组建第三预备军,以龙云为司令,薛岳为副司令。这期间,薛岳三次电呈蒋介石,请缨出征。9月17日,薛岳在赴沪参战的请求获准的当天即出发直奔南京。22日,薛岳到达南京后面见蒋介石,后被任命为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24日,他即驰赴上海指挥作战。
9月24日——11月12日,薛岳参加淞沪会战。
12月,薛岳率部撤到浙皖赣边界。27日,升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
12月——1938年5月,薛岳先后建立了黄山山脉和天目山的游击根据地,指挥第三战区各部挺进苏浙皖敌后,对京杭、沪杭等各交通线及长江航道展开游击战争,牵制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稳定了江南战局,有力地配合了徐州会战。
5月11日,徐州吃紧,蒋介石调薛岳出任第一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火速赴豫东指挥作战。
5月14日——6月1日,薛岳指挥兰封会战,重创日军土肥原师团。
5月30日,薛岳晋升第一战区前敌总指挥。
6月18日,武汉会战迫在眉睫,薛岳调任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负责鄱阳湖西岸及南浔线防御。
8月4日——11月2日,第九战区第一兵团进行南浔作战,粉碎了敌在行进间攻占南昌的企图。其间10月1日——10日,薛岳指挥部队取得了万家岭大捷,几乎全歼敌106师团。
11月25日——28日,薛岳出席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
12月初,薛岳晋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代司令长官职。
1939年1月17日,薛岳兼任湖南省主席。
3月15日——5月8日,指挥南昌会战。
9月14日——10月7日,率部进行第一次长沙会战。
10月28日——11月5日,出席第二次南岳军事会议。
12月12日——1940年1月20日,组织实施第九战区冬季攻势。
4月9日,组织20个师发起夏季攻势,至6月27日攻克奉新、靖安、西山万寿宫及高邮市等重要据点,击毙敌混成第16旅团长藤堂高英少将,有力地配合了第五、六战区同期进行的枣宜会战。在战区主力冬季攻势遭受惨重损失之后,还能取得如此战绩,实属不易。至于苏联顾问福尔根向蒋介石报告所称“宜昌沦陷系薛岳按兵不动所致”,实为不了解情况的不实之辞。
10月——1941年3月,指导第九战区各部进行反扫荡作战,先后取得陈山船埠、九岭、奉新等战役的胜利,收复通城、武宁等县城。
3月15日——29日,指挥上高会战。
9月17日——10月8日,进行第二次长沙会战。
12月24日——1942年1月10日,实施第三次长沙会战。
6月初——7月中旬,率58军、4军、79军等部增援赣东,参加浙赣会战。
1943年11月——1944年1月,率99军、10军、58军、72军等部驰援常德会战。
1944年5月27日——10月2日,率部参加长衡会战。
1945年1月——3月,率第九战区主力参加了湘粤赣会战。
6月——8月,组织实施赣江追击战。
8月——9月,在南昌接受日军投降,并指挥暂2军、37军等部在赣南和湘南击败了八路军南下支队,破坏了中共建立五岭根据地作为即将爆发的内战中的南翼的战略计划。
虽然薛岳将军也有很多缺点,例如为人骄狂,每遇大胜,必产生轻敌思想。也治理湖南却颇遭物议,为了谋取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广东,结果使湖南百姓在丰收之年饿死无数,百姓编民谣骂他。
纵观薛岳上将的一生,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在抗日战争中,他屡挫倭寇,扬中华之国威于域外,更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创下了辉煌业迹。
薛岳将军,敬礼!
日期:2009-07-29 08:12:09
1937年8月13日 晨9时15分,日舰重炮向我闸北轰击。日海军陆战队一部,由天通庵及横浜路方面,越过淞沪路冲入宝山路,向我驻西宝兴路附近的保安队射击。国军为自卫计,予以抗击。“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开始。
“一寸山河一寸血”是曾率军参加“八一三”淞沪抗战的国民党军师长黄维的感叹。
提起淞沪会战,有人会说,为了面子,付出那么沉重的代价,这场仗打的不值!
但是这场惨烈的战场却为国军(请勿批毛求疵,我说国军也包含功军)换取了宝贵的90天时间。究竟这场悲壮惨烈的战争打的值不值?
因为最近比较忙,这个问题交给大家讨论。至于淞沪会战始末,以及在淞沪会战,上海这个战场又是何等惨烈。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如果哪位有心,可以自己编辑一下资料。我最近实在太忙,很少有时间更新,网速也不好。
对于淞沪会战,我在这里先提几个人!
一个是冯玉祥,当冯玉祥被任命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后,冯玉祥就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的情绪中。1937年8月20日,冯在无锡锦园就职,多年来与蒋介石的恩怨似乎已经一笔勾销,“七七事变”后他一直主战尤力,外界甚至谣传他在中央会议上因抗战要求为蒋所不赞成而欲拔枪自杀。
第二个是吴克仁。吴克仁是抗日战争中殉职的第一位中将级的将领!
第三个,既然提到淞沪会战,那么谢晋元和八百壮士就不得不提!
这八百壮士为了掩护10万军队的撤退,而孤受大仓库,虽然最终是壮志未酬,在英国使馆内过了两年非人的生活,那种悲壮为国的精神,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在此祭拜一下!
如果哪位有心,倒也可以编辑一下八百壮士的始末发出来。
我这里有几段话,发给大家看一下。
谢晋元:“余一枪一弹誓与敌周旋到底,流最后一滴血,必向倭寇取相当代价。”
谢晋元:“全体壮士早已立下遗嘱,誓与四行最后阵地共存亡,但求死得有意义,但求死得其所!”
英国驻中国司令员史摩莱少将:我们都是经历过欧战的军人,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比中国“敢死队员"最后保卫闸北更英勇、更壮烈的事了。
第五个;陈诚。
第六个:太多太多,大家补上吧!
网络实在太差,没办法去网上再搜集资料,如果记得没错,死的团级以上的将领有22位。记忆中比较深的有杨杰,吴继光,谢志恒。。。以及参战的六个集团军的战士们。敬礼!
关于这场战争以及殉职将士,希望大家补上吧!这段时间忙,基本上没有时间。网络又不好,开了贴没时间好好整理资料及时更新,对不住了!
敬礼!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