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岂是哭来的——正说刘备》
第30节

作者: 罗衾不耐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从刘表给老师上课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刘表是一个有主见,实事求是,也敢于用世的人。为此,他很早就卷入了历史的漩涡中心。何进刚做上大将军,就征辟刘表为掾(文字秘书),后升为北军中候。在诛杀宦官之役中,刘表与袁绍的名头不相上下,而曹操的名气还比不上刘表。
  紧接着,大乱之世到来,刘表随即从何进那儿领到一个肥差,出任荆州刺史。以前所有的努力为刘表争得了这个机会,但能够坐稳这个刺史那绝不是一件易事,像刘岱那样在兖州任上随随便便把命丢了的封疆大吏有的是。
  与其他各州一样,那时荆州也乱出了圈,而使荆州陷入混乱的罪魁祸首,不是外人,就是未来东吴国的开创者孙坚,当时他的职务是长沙太守。孙坚举兵讨董后,即借故杀了荆州刺史王睿,接着又杀了南阳太守张咨,与后将军袁术合兵一处。由于孙坚和袁术两个朝廷命官开了无法无天的头,荆州各地于是大乱。这里倒没有黄巾,不过荆州各地的世家大族不听王命了,同时各路豪强也自己当上了草头王:一个吴地姑苏来的苏代学孙坚的样自己做了长沙太守,一个叫贝羽的人则自己做了华容县长,并拥兵作乱。

  年届五十的刘表单人独骑来到荆州,面对这样一个局面,假如刘表是一个弱者,他在那里一天也呆不下去。但刘表的确有两下子,他到荆州做的第一件事是取得当地最有势力的蔡、蒯两大家族的信任和支持,并接受他们的建议,让蒯越派人诱骗当地的宗族首领五十五人,全部处决,并收编了他们的部众,由此一举稳定了荆州的大局。蒯越也不是外人,他跟刘表是何进府里的老同事了。蒯、蔡两家也不是吃素的,不过是借刘表之手灭了自己的对头,不过他们好歹肯拥戴刘表,刘表也乐于与他们合作。于是,各地纷纷归附,荆州八郡基本平定。

  斩除一些不听话的世家大族只是一振作间的事情,但真正的考验是来自袁术和孙坚这两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袁术讨董卓不成,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谋取荆州,于是让孙坚“跨江击刘表”。荆州这块宝地,袁术想要,孙坚又何尝不垂涎三尺,于是拼了命来打刘表,一路打到襄阳城下。也不知是天意,还是刘表的运气好,孙坚在战斗中竟被黄祖的手下乱箭射中,一命呜呼。袁术失去了手下唯一的人才孙坚,自然也不能奈何刘表。正是在打败孙坚以后,刘表才得以在荆州坐稳。后来,在长安把持小皇帝的李傕、郭汜封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刘表得以名正言顺地坐镇荆州。再后来,刘表又夹击袁术,并把袁术赶到九江。

  此后,刘表又成功抵御了董卓部将张济的侵扰,并收服其众,更令张济的族侄张绣归附。接着,刘表又平定了长沙太守张羡的叛乱。短短几年,刘表“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单从地盘上看,刘表在三国诸侯势力排行榜上,已跃居第三位,仅次于二袁。
  刘表掌控荆州以后,不是花天酒地,而是励精图治,施行仁政,把荆州治理得有声有色。之前“人情好扰,加以四方震骇,寇贼相扇,处处糜沸”,此时已是“万里肃清”,“沃野千里、士民殷富”,成为东汉后期一片王道乐土,荆州百姓“大小咸悦而服之”。
  刘表的成绩,在三国乱局中是独一无二的,他不仅让那里的百姓能够吃饱饭,睡好觉,而且还有书读。刘表“起立学校,博求儒术”,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使文化没有中断,而且得以发展,“五载之间,道化大行”。由于政通人和,除了各地难民纷纷拥入,各路人才也不断迁来,后来帮助刘备成事的水镜先生司马徽、徐庶以及大名鼎鼎的诸葛亮都在其列。事实上,值此大乱之世,刘表却以自己的努力在荆州开创了一个以讲《易》为主的荆州学派。

  此时的荆州,北可伐中原,西可定巴蜀,对下游的东吴也构成顺流而下的战略优势,如果刘表胸怀大志,是可以干一番大事业的。
  第三章困顿荆州
  第二十一回:蛰居荆襄(下)
  但刘表只是一个文人,对他而言,能够尽职尽责地看护好荆州,已经完成使命了。难道只有图谋天下,才是最伟大的事业吗?在袁曹争霸之时,大概他还看不到天下只有打出一个真龙天子才能重新定于一统的局面,他幻想着只要维持袁绍和曹操之间的均势,让他们谁也吃不掉谁,刘家的天下就不会易主。在他眼里,袁绍跟曹操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乱臣贼子,选择与袁绍联合,只是因为袁绍是可以制约曹操的唯一力量。因此,刘表并没有尽力帮助袁绍,让袁绍取得胜利也不是刘表的初衷。现在离均势还早,明显是曹操一头独大。刘表现在不进取,而搞什么“爱民养士,从容自保”那就是短视了,任由曹操发展,自保也很难做到。

  对于刘备,刘表没有不收留的理由。这是那个时代的惯例,跟自己没什么仇怨,人家又没有什么十恶不赦的罪状,不但不能杀,而且还得客客气气地收留。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的深秋,刘备和他的几个兄弟以及不多的人马,在襄阳城外,远远看见一支浩浩荡荡的迎宾队伍——刘表亲自出城迎接刘备,并以上宾之礼款待刘备。
  在襄阳城中,刘表为传奇英雄刘备接风洗尘,酒席上二人共同抨击了逆贼曹操,刘备大概还掏出献帝的衣带诏宣读了一番。刘表从来没把曹操当过朋友,而刘备更是曹操不共戴天的仇敌,为此刘表交给刘备一个任务,那就是驻守荆州的北大门——新野,防备曹操。也就是说,刘表不仅接纳了刘备,而且继续让刘备作为一个独立的军事实体在荆州生存。对于这样的安排,刘备没有什么不愿意的。十几年前,当刘备来到徐州,陶谦不就是这样安排的吗?当年曹操不也是这样安排过他吗?对于刘备来说,这也是最好的安排,于是二话不说领着众兄弟上任去了。

  从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再到刘表,刘备已经更换了六个主人了。当然,大概连公孙瓒也没敢把刘备当铁杆部下来待,他跟其他英雄都看得出刘备其志不在小。刘备要做的事情,永远是借鸡下蛋。
  不过能够在荆州立足也是不容易的,刘备驻扎新野的转年就迎来了一个艰巨的考验。那是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刘备在南阳东北方向的博望与曹军发生激战。
  这场战争开始于一次攻势作战,是刘表派刘备“北侵”。刘备最初进展顺利,一直打到叶县,距离许昌也就是一百三四十里。此时曹操正在继续灭袁大业,于是令留守的夏侯惇、于禁、李典等大将领兵抵御。事实上,这不是刘备遭遇的第一次大阵仗,却是他第一次没有一触即溃的战斗。大概是因为刘备兵多而弱,而夏侯惇兵少而强,双方一时陷入僵持。刘备军事能力不强,但判断能力是很强的,打仗是很油的,赢得对峙的局面让他信心倍增,甚至看到了取胜的可能。

  与夏侯惇耗了很长时间,一日刘备突然自烧营寨,领兵撤退。刘备溃败是常态,能够对峙这么久非常罕见,于是夏侯惇也没多想,急忙率军追赶。还是李典机警,对夏侯惇说:“刘备也没战败,无故烧营撤退,其中有诈,恐怕是设下伏兵等我们往里钻呀。南去的道路崎岖狭窄,草木又深,要是中了埋伏,我们不好办呀,还是别追了。”夏侯惇说:“哈哈,这个刘备跟俺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了,哪次不是溃败,他还懂得打埋伏?”于是不听李典劝告,与于禁领兵追击。曹军追进山区,果然中了刘备的埋伏,在万分危急之时,幸得李典领军来救。刘备见曹军救至,也未再战,领兵后撤。可见,历史上并没有什么火烧博望,只有刘备自烧营寨;曹军虽中了埋伏,也不是什么大败,而且是刘备先撤出战场。刘备遭遇过无数撤退,大概都撤上瘾了。以前连被迫撤退都习以为常,这回主动撤退自然更是从容不迫了,捎带着玩了一把计谋,设了一把伏。不过,刘备自烧营寨以及遇援即退的举动都表明他的确是要撤退的,设伏不过是搂草打兔子罢了。

  博望之战大概是刘备可以稳坐荆州七年的奠基之战,这仗要是不胜,尽管那时曹军未必会继续进攻刘表,但刘备恐怕没什么脸面在荆州继续蹭下去,估计早早地就跑到交州了。这一仗的胜利,既不是靠诸葛山人的妙计,更不是靠还未到刘备帐下的徐庶,而是全凭刘备的游击战术。
  对于刘备的军事才能,刘表不知该高兴还是担心。刘备有才干,可以为之抵挡曹操;但太能干了,却成为自己的心腹之患。
  自从这次“北侵”之后,刘表似乎彻底放弃了制衡曹操的想法。最显著的事例是,他让刘备退到了樊城。樊城与荆州州治襄阳仅一水之隔,这实际上是刘表将刘备置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刘表这个人“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对刘备也是外宽内忌,厚待而不重用。正如郭嘉所说:“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其实刘表本无野心,也谈不上重用不重用刘备,能够厚待并控制住刘备就不错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