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亡汉兴的那些年》
第6节

作者: 秋风故国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既然秦国代替了周朝,周朝是火德。根据五行之说的原理,水灭火,秦朝自然就是水德,水对应的颜色是黑色,黑色对应的数字是六。
  所以,秦国上从秦始皇下至低级官吏,都穿黑色的衣服,至于内衣丨内丨裤是不是黑色,这个不好考证。旗帜,帷帐也用黑色的。
  黄河的水虽然不是黑色的,是黄色的,没法改,但名字可以改,没把黄河改成德水。

  当时秦朝人民出行必须带的符节,长六寸(约23.8cm)。
  男人头上带的冠统一长度,也是六寸。
  马车的宽度为六尺(约1.38m),这就是所谓的车同轨,车全国上下一样宽,那么路也一样的宽。
  日期:2019-07-10 15:03:02
  秦始皇费心劳肝的弄这一切,只是想告诉世人秦国统一天下,替代周朝是顺天承运。
  这种流于形式的自圆其说的逻辑,并不能解决任何的实际问题。
  骗骗老百姓还行,六国旧贵族根本不会听你瞎扯,他们的亡国之恨,复国之心从未停止。
  秦帝国看似无比的强大,实际存在很大的隐患。
  发现这个隐患的人是丞相冯绾。
  日期:2019-07-10 18:15:29
  准备写的是从秦朝灭亡到汉朝兴起这段时间的历史,刘邦只是出场的顺序不一样。以后会提到刘邦,其中的涉及到的各种史料都是真实可考的。比如:秦朝规定做小吏的考试要识5千字(一些资料上说),<说文解字>中提到要识9千字。我认为常用字不过3千,古代又多通假字,5千已经不少了。故取5千之说。
  日期:2019-07-11 08:04:19
  冯绾向秦始皇进言,希望秦始皇挑选几位公子,立他们为王,燕国、齐国、楚国地方遥远,民心易变,需要去镇抚。
  秦始皇虽然倾向于郡县制,却不表态,把这个问题带到会议中,让手下去讨论。

  廷尉李斯第一个反对。
  他认为:刚开始分封,大家血缘关系近,都是自家人,谁当皇帝都一样,逢年过节,走亲戚串门,关系相处融洽。时间一长,年代久远,血缘关系淡薄,为了利益,彼此互相征伐,周朝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支持李斯的郡县制的建议(廷尉议是)。
  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实行郡县制。
  两种制度的孰优孰劣,应该在十二年后,才能做评。
  李斯堪称智者,他看的太远,看的太远的人会忘记当下。
  古希腊有位天文学家——勒斯,有天晚上在旷野中散步,抬头望向天空,漫天星光,他只顾看天,一不小心掉进了坑里,摔个半死。别人把他救起来后,这位兄弟对救他的人,脑抽式的说了句:“明天会下雨”。救他的人哭笑不得。
  李斯在这次制度的辩论中,如同泰勒斯掉进坑中,他只着眼与未来,却没有看到脚下。

  日期:2019-07-11 10:20:31
  对于后世都说李斯的见解深,封建制与郡县制比较是腐朽与落后的象征。
  唐朝的大文豪,柳宗元曾专门写了篇“封建论”,来说明郡县制优于封建制。
  他认为郡县制是最优秀,最先进的制度(那时候还没有社会主义)。
  知今是而昨非,制度的选择像找对象一样,好的并不一定合适,需要时间来检验。
  汉朝初期,刘邦实行分封制,用同姓诸侯王,剪灭了异姓诸侯王。在吕雉死后,又是同姓诸侯王首先起兵,稳固了刘汉江山。
  日期:2019-07-11 13:55:32

  分封制的便利是国家有难,诸侯王能够同仇敌忾,敢和造反者拼命。
  缺点是,诸侯王有兵,有封地,一旦心里不高兴,或者想当皇帝,就敢抄家伙和朝廷对着干。
  郡县制的优点是,郡守和县令属于合同工,拿工资干活,没必要也不敢和朝廷(老板)对着干。
  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讨论者往往会忽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也是柳宗元所发出的提问:汉初的七国之乱,有诸侯国的叛乱,而没有郡县的反叛。唐朝的藩镇之乱,有叛将之乱,没有州、县长官反叛。

  产生这种后果,一个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是官员的思想和信仰的问题。
  日期:2019-07-11 16:32:21
  自汉武以后,用儒家治国,为官的人多是儒家信徒,忠君思想根深蒂固。有人在他们地盘上造反,他们多数人,肯定会玩命镇压。
  秦朝时期,官员没有信仰,都是优秀的法务工作者,是有血有肉的执法工具,都身通趋利避害之法。
  有人在他的地盘上造反,他们会看清利害关系,选择镇压或者协同造反。
  在秦末的农民起义中,很多都是秦朝地方官所领导,这是秦朝独有的造反现象。

  如果,秦朝实行王绾的提议,历史也许会改写,起码不会出现忽喇喇大厦速倒的局面。一旦发生叛乱,所封的诸侯国可以迅速的做出反应。李斯和赵高的沙丘之变也可能不会发生(后面会说到)。
  物无美恶,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日期:2019-07-12 08:12:55
  李斯没有完全理解王绾的话,王绾在奏书中提到:燕国、楚国、齐国距离咸阳远,不置王,不易镇抚。王绾的另一层意思是,一旦这三个地方发生叛乱,中央不能及时平叛。
  从后来农民起义的过程看,证明王绾卓越的军事眼光。
  秦始皇没有完全否决王绾的话,对于故楚国、齐国、燕国,人心不稳的说法深以为然,领导就是领导,看的远。
  对此秦始皇有自己的解决方式和办法。

  秦始皇的办法是通过巡游,宣德扬威,让百姓产生恐惧之心,因而不敢反叛。
  日期:2019-07-12 14:00:32
  秦始皇终其一生都没能明白,让国家安定靠的是让百姓的拥护,不是让百姓恐惧。
  巡游说白了就是旅游。秦始皇旅游的癖好,应该是遗传所致。他的父亲、祖父在位时间短,一位三个月,一位三年,没来的及有大动作。他的曾祖父昭襄王、武王,再往上有惠文王这几人,都可以算得上资深的“驴友”。
  以昭襄王为最,有十多次。主要原因是这位兄弟活的时间太久,足足七十五岁,在那个医疗条件下,算的上超高寿,活活熬死了他的太子。
  从巡游方面讲,秦始皇和他们不一样,秦始皇是有追求的人,那时候没有宝马、奔驰、劳斯莱斯等豪车。轿子的工艺还不完善,只有两人抬的露天(没有轿顶)的轿子。这种轿子秦始皇肯定不能坐,太掉价,安全性也不高。那样只能选马车了。
  坐马车,一路上摇摇晃晃,颠簸不已,对于奢侈习惯的秦始皇肯定不能容忍。
  既然交通工具无法选择,只好改变行驶的道路——修路。
  日期:2019-07-12 16:06:01
  修路的事情由李斯全权负责。(李斯在自述中,有制驰道,兴游观之说)
  李斯了解秦始皇的心思,在建筑上,秦始皇一直的标准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极尽奢侈之能事。为让秦始皇顺利巡游,全国上下开始轰轰烈烈修路。修好的路,称为驰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