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7-29 01:03:08
陈馀算一个,就军事能力而言,虽然在韩信面前不太拿得出手,但好歹也是辅佐赵王歇的,算是有点能耐。
当然赵国也有让韩信忌惮的高手,广武君李左车是也,此人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但他的爷爷却无人不识—李牧。李左车多少还是继承了一点他爷爷的天赋的,可惜他在赵国人微言轻,颇有当初韩信在项羽帐下的感觉(可能强一点)。
在韩信这种高手眼里,李左车就是高手,而在陈馀看来,李左车并无太多过人之处,所以陈馀不是高手。
汉军要攻赵,就得过太行山,过太行山就要过井陉口。
井陉口,在今河北石家庄西部的井陉地区,是山西通往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也在两地交界处,地势险要,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要过井陉口,就必须要过狭长的井陉道,那行军队伍就必定很长,这对高手来讲就是机会,比如李左车,但有人认为只要守在井陉口那里就可以了,比如陈馀。
李左车的意思很简单,汉军远道而来,粮食不多,而且路也窄,队伍又长,给我一点人马,绕到后面去截断汉军的粮草,这样汉军就进退不得,几天之内,定当奉上韩信和张耳的首级。
可那陈馀却不屑于这些奇谋诡计,他希望与汉军来一场光明正大的对决。
陈先生难道是从春秋穿越过来的,都什么年代了打仗还讲这一套,或是他没读过什么兵书,看来多读点和专业相关的书籍是很有必要的。
韩信得知陈馀没有听李左车的建议后,大喜。就担心有人给你出这个主意,但我也知道你不会听。
待破了赵军之后,我一定要一个活的李左车,你不用,我用。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初,韩信带领汉军大摇大摆的走出了狭长的井陉道,来到了宽阔的井陉口。
出了井陉之后,前面就是几十里的宽阔地带,再往前就是井陉口,陈馀和赵军就守在井陉口外:你们终于到了,今天我就在这包你们的饺子。
谁曾想饺子没包成,自己连人带厨房都被人给端了。
刚才说过,出了井陉道就是一片宽阔地,前面就是井陉口,可忘了交代井陉口外还有一大块地方,这里有条河。这条河将决定双方的生死。
此战的过程就不详述了,但还是得捋一捋,毕竟“背水一战”的名气太大。也有必要了解一下,各方面都处于劣势的汉军是如何战胜以逸待劳的赵军的。
为了防止赵军偷袭(毕竟李左车还在),韩信选择晚上行动,出了井陉口,过了河,天亮以后,汉军背靠河水列阵于赵军营前。
看到汉军的列阵,赵军大笑,汉军却想哭,哭和笑都是因为一个原因:这是怎么个打法!?
韩信知道就好。
他可是跟项羽经历过巨鹿之战的,知道一个人在没有退路的时候,便会爆发沉寂的小宇宙。当整支军队陷入绝地时,求生欲会让他们的战斗潜力发挥到极致。项羽知道,韩信当然也知道。
背水一战和破釜沉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却又更胜一筹,因为韩信还有后手:在激发自身斗志的同时还会去削弱敌方的斗志。
此时的敌方还暴露出了一个弱点—轻敌,这当然逃不过韩信的眼睛。
第一步,韩信和张耳率先头部队出击,双方大战,韩信败退,假的。
看见汉军败逃,赵军倾巢而出进行追击,倾巢,真的。
机会来了。
韩信的汉军退回来之后就与河边的汉军合兵一处,力战赵军主力,此时的另外一支汉军已经开始了第二步行动:
在赵军倾巢而出时,韩信提前安排好的两千骑兵就绕到了赵军的大本营,插满了汉军旗帜,以扰乱赵军军心。现在只要河边的汉军能撑住就大功告成了。
河边那些背水一战的兄弟们当然没问题,退又不能退,不撑住还能怎么办!其实这边只要能顶住赵军的攻击就好,顶住了。
赵军久战不胜想回营休息,也有可能是知道了大营遭袭而回军,能回军却无法回天了。
看到满是汉军旗帜的大营,赵军军心大乱。
汉军抓住机会,两边夹击,赵军的结果可想而知。陈馀被杀,赵王歇跑掉了,没掉多久,也杀了。
日期:2019-07-31 01:46:18
背水一战完全展现了韩信的军事才华,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军事思想及特征—谋。
韩信的作战特点是不以硬碰硬见长,也不一定要靠人多,人多了当然更好,不多也可以打。也不一定要很精良的装备,有了就更好,没有也照样打。韩信注重的是激发将士潜在求生的渴望和必胜的决心,当军队具备这种力量的时候,再去寻找对方的破绽,如果没有就给对方制造破绽,是为谋也。
当然,所谓的军事思想,除了源自于他对军事的热爱以外,还有就是他的天赋,在数年后,他与刘邦的一次对话就能窥得一二。
刘邦问韩信:“我可以带多少兵,”韩信:“十万;”又问:“你能带多少,”答:"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刘老大当时是什么表情和感受就不得而知了,这次对话对韩信最终的结局有没有影响也不说了。但可以总结一点就是,对普通或是有点能力的将领而言,三万、五万或十几万都是有区别的,但对天才韩信而言,只是数字不同而已。
“兵仙”的称号可不是白送的,背水一战后,韩大将军正式开启了他开挂的人生。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此战虽然精彩,但只是整个灭赵之战的一部分,汉军对赵的战略是南北夹击,韩信此战之后也是打了不少硬仗的,最后往南与经邯郸往北攻赵的汉军会师,而南路汉军的行动是由刘邦率周勃等人进行的。
两军会师之后,赵国基本上解决了。
问题来了,刘邦离开了荥阳、成皋一线来打赵国了?
如果真的去了,至少得有两个前提,第一是秘密进行的,没让项羽知道,这一点基本可以排除。因为项羽坚信,只要解决了刘邦,就解决了汉军,其它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了,在这种环境下,刘邦想要悄悄的离开是没那么容易的,而对刘邦来讲,这种冒险程度就相当于开玩笑。
第二就是项羽消失了,这可不是搞笑,从汉二年五月荥阳对峙到现在也有小一年了,项羽却被史学家给搞丢了,刘邦到处打得热火朝天,项羽却像出了家一样,杳无音讯。
这两点当然都不成立。
现在应该明白了吧!项羽当然没出家,他一直都在这里坚守岗位,因为刘邦也在这里,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刘邦派人去干的。
项羽太执着:你不动,我也不动。而事实是项霸王真没动,但楚军在动,小动;刘大王也没动,但汉军却在四处动,天翻地覆的动。
楚汉双方的对峙从汉二年五月到汉三年五月,项羽的忍耐也到了极限,开始行动。
目标直指汉军的咽喉—到敖仓的粮道。刘邦终于撑不住了,使出了他的绝招—谈判。
刘邦的意思就是,你看我们两家打了这么久,也没个结果,还搞得天下不得安宁,不如以荥阳为界,东边归你,西边归我。
世上最痛苦的事就是,明明觉得不对的事情,却经不住一些人的三寸不乱之舌,或是某些因素的影响而选择了妥协,最后都酿成了悲剧。天下事皆是如此,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以事业和感情为最。
项羽也是个感性的人,心动了。在所有的史料上,凡是项羽在面对该怎么处理刘邦的问题而犹豫时,一个人的声音就出现了:一定要杀了他,要不然后患无穷。
范老头又来搞事情了。
这次项羽很听话,就按亚父说的办。
好好的事情又被这姓范的给搅和了,既然如此,那就留不得你了。
范增的好日子到头了,在刘邦眼里,项羽很强,如果有人辅佐,那就是强大,所以…即使是像范增这种不是很厉害的谋士,也不能放过。
结果奇人陈平使了一个并不高级的离间计,项羽就开始怀疑范增了。
说好听一点,此计甚是低级。但很多只要涉及到人性的事情,低级的处理方法似乎更有效,所以是人都吃这一套,只是程度不同。
这个计是怎么使的就不介绍了,总之,项羽开始怀疑亚父了。
犯老头当然气不过,那就…项大王,我要回家养老去了,剩下的路你自己走吧!祝你好运。
好走,不送。
结果走到一半就一命呜呼了,史书说是发病而亡,估计是心病,一口气没缓过来就去见阎王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