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真相——隐埋在『水浒传』中的几条暗线》
第16节

作者: 方律师
收藏本书TXT下载
  然而,晁盖的死活,最后并不是由燕顺的积极程度来决定的。而在晁盖死后,宋江在人事安排方面也的确没有给燕顺好果子吃,原文如下:“金沙滩小寨内,令燕顺、郑天寿、孔明、孔亮四个守把;”曾经护送宋江上山、曾经奋力抢救晁盖的燕顺,最后居然只能和孔明、孔亮之流一起镇守小寨,归根结底还是他的卧底身份在作祟。而且由于燕顺的牵连,来自清风山的三大头领此后都不是很受重用,在最后108将排定座次时,三人的排名都比较靠后。除此之外,宋江安排一丈青嫁给矮脚虎的决定,其实也有分化瓦解清风山系统的意味在里面。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此前在剿灭清风寨、干掉了刘高之后,王英原本有机会霸占刘夫人,结果燕顺却偏要出面除掉这个女人。为什么呢?因为刘高和他同属于蔡京集团,所以很难说刘夫人那里掌握了多少内幕,此时不杀不行。通过这样一个小细节,其实也反映出,王英他们其实并不是蔡京集团的卧底,但对于多疑的宋江来说,王英和郑天寿肯定是再也不会被重用了。

  那么,在燕顺的身份早早暴露之后,难道蔡京集团就没有安排其他的卧底吗?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稍后再说,还是先看看晁盖死后的政治格局。此前说过,燕顺在新的人事安排中受到了冷落,可对于宋江来说,运作这些人事安排可不只是为了报复一个燕顺。事实上,宋江在晁盖死后立即进行了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完成了对于政治格局的一次彻底洗牌。

  三十
  关于宋江在上台之后推出的改革措施,先来看一下原文的记载:
  聚义厅今改为忠义堂。前后左右立四个旱寨,后山两个小寨,前山三座关隘,山下一个水寨,两滩两个小寨,今日各请弟兄分投去管。忠义堂上,是我权居尊位。第二位军师吴学究,第三位法师公孙胜,第四位花荣,第五位秦明,第六位吕方,第七位郭盛;左军寨内:第一位林冲,第二位刘唐,第三位史进,第四位杨雄,第五位石秀,第六位杜迁,第七位宋万;右军寨内:第一位呼延灼,第二位朱仝,第三位戴宗,第四位穆弘,第五位李逵,第六位欧鹏,第七位穆春;前军寨内:第一位李应,第二位徐宁,第三位鲁智深,第四位武松,第五位杨志,第六位马麟,第七位施恩;后军寨内:第一位柴进,第二位孙立,第三位黄信,第四位韩滔,第五位彭,第六位邓飞,第七位薛永;水军寨内:第一位李俊,第二位阮小二,第三位阮小五,第四位阮小七,第五位张横,第六位张顺,第七位童威,第八位童猛。——六寨计四十三员头领。

  原文内容比较长,但其中的技术含量绝对不低。首先是聚义厅的改名,曾有高手分析,认为“聚义厅”改为“忠义厅”关键在于突出一个“忠”,反映出宋江希望接受招安的心态。这种说法可能很有道理,不过呢,也许这次改名更为本质的含义,在于宋江以此树立起自己的权威。
  在前任老大离别之后,继任老大总是面临着如何确保自己绝对领导权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办法有很多,比如杀鸡儆猴地处理几个前任老大的亲信,又如任人唯亲地提拔几个自己的亲信,但在这些办法中,对于权力机构进行改名,可能是负作用最小、同时效果有更显著的一招。既然名字都改了,就证明机构已经和以往有所不同,也就要求所有人都走出前任老大的影响力。所以说,如果这个地方在晁盖时期就叫做“忠义堂”,那么到了宋江手里,也可能被改为“忠勇堂”之类的名称。其实名称并不重要,改变本身才是意义所在。

  当然,改名只是一个程序上的小手段,并不是本次机构改革的核心。宋江真正的关键举措,其实是改变了整个梁山的政体。
  在晁盖死前,梁山在处理各个头领的地位和关系时,采取的是如下方式:首先,中间的位置留给四巨头;然后,其他头领按照派系不同,按照一定顺序分别坐在左右两边。
  这样一种政体,更像是议会之类的立法机构,每一个头领都相当于立法委员,并且按照党派不同分为多数党和少数党。但问题在于,这个立法机构并没有太多的实权,真正的行政权力都被掌握在四巨头组成的常委会那里,后者更像是一个行政机构。也就是说,在这种“两权分立”的格局中,行政权明显大于立法权,大多数立法委员并不具备真正的政治影响力,而是只能成为行政机构的工具。这样一种制度设计,显然更有利于在常委会中占据多数席位、而在全体委员会中占据少数的晁盖集团。

  然而随着宋江的上台,他立即对于原先的政体进行了改革,核心措施就是打破了原先那种立法权与行政权分离的局面,而是让更多立法委员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行政权力,从而发挥出宋江集团在头领人数上的优势。
  所以与原先那种相对松散的机构设置方案相比,宋江推出的新制度在权力分配上更为分析。具体而言,就是取消了原先那种常委会与全体委员会分别存在的情况,而是在中央设置了一个行政院,同时分别在四个陆军军区和一个海军军区建立了行政区划,分别明确了各个军区的领导人名单。
  我们先来看看中央行政机构的情况:“忠义堂上,是我权居尊位。第二位军师吴学究,第三位法师公孙胜,第四位花荣,第五位秦明,第六位吕方,第七位郭盛。”其实在晁盖死后,梁山上的常委会还剩下宋江、吴用和公孙胜,蔡京集团仍然拥有人数上的优势。但这次宋江却对此进行了改革,推出了一个类似行政院的机构,并且安排了更多来自高俅集团的头领,从而确保了本方的人数优势。

  看看这份名单,会发现吕方和郭盛的出现有点蹊跷。如果打个比方的话,宋江相当于行政院院长,吴用和公孙胜应该是副院长,资历很深的花荣和秦明可能也有相当于国务委员的级别,他们一起出现在全体会议中还有一点合理性。可是吕方和郭盛,充其量不过是保卫处处长或者负责保卫工作的办公厅副主任,凭什么和最高层的领导们坐在一起?究其根本,不过是宋江利用了自己作为一把手的特权,允许两人列席会议,从而进一步扩大高俅集团在行政院内的势力。

  再来看看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尤其是五个军区的一把手人选。第一军区的司令是林冲,以他的武艺、资历乃至在晁盖集团中的地位而言,坐上这把交椅都是毫无争议的;第二军区的司令是呼延灼,一位刚刚接受高俅集团指派上山的中央军将领;第三军区的司令是李应,这个选择显然让人有些不服气,武艺平常、而且毫无功劳的扑天雕,凭什么超越鲁智深、武松以及杨志等蔡京派系的头领呢?所倚仗的其实就是他曾经担任高俅集团驻杜家庄情报站站长的身份;第四军区的司令是柴进,更像是文职人员的柴大官人,为什么在军区里面排在蔡京派系的孙立之前呢?所倚仗的其实就是他曾经担任高俅集团驻柴家庄情报站站长的身份。最后确定海军军区一把手的时候,李俊为什么能够战胜阮氏三雄?他们之间难道比试过水战能力?其实,关键还是因为李俊是高俅集团的人,所以才能压住阮氏三雄荣登海军司令的宝座。

  这样看起来,在全部五个军区里面,高俅集团取得了4比1的明显优势。再加上行政院内部的5比2,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宋江都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事实上,如果简单的比较两大派系的头领人数,高俅集团此时的优势最多也不过是5比3或者3比2这样的程度,但由于宋江获得了一把手的位置,从而获得了整个政治体制的设计权,从而才能制定出令本方政治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这里稍微岔开一下话题,来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在民主选举的制度下,如果对于一件议案的表决只有赞成和反对这两种,在所有选民人数是25人的情况下,如果你希望通过这项议案,那么最少需要争取到多少票呢?
  13票?这是一个数学意义上的答案,但却未必在政治上正确。事实上,如果我有权制定整个民主选举的程序,那么其实只要9票就够了。怎么做呢?我就仿效美国式的选举人制度,将25人划分为5个选区,每个选区内部实行少数选民服从多数选民的原则,而整个大区则实行少数选区服从多数选区的原则。在这种制度背景下,我只需要在其中三个选区分别拥有3张赞成票,就能以3比2的优势同时赢得这三个选区的支持,而在整个大区比较选区的投票时,我就可以凭借这三张选区票,压倒另外两个反对票都是5比0的选区,最后以3比2的选区优势,赢得整个大区。

  看到了吗,这就是程序的威力。而对宋江来说,由于坐上了一把手的位子,有权制定、修改程序,也有权对于程序作出自己的解释,所以一下子就为高俅集团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有利局面。相比之下,吴用和公孙胜在晁盖死后显然是慌了手脚,没能及时利用在常委会中的人数优势,只能在宋江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一退再退。
  但是在已经无路可退的情况下,蔡京集团终究会采取反击措施。这次,他们打出了一张王牌——蔡京集团驻大名府情报站站长卢俊义。
  三十一
  当年看《水浒传》,阅读到卢俊义出场之后的那些情节时总觉得有些别扭,因为其中有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现在就列举如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