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真相——隐埋在『水浒传』中的几条暗线》
第18节

作者: 方律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撇开石秀的疑问继续往下看,此后的情节,围绕着梁山攻打大名府展开。但我们可以发现,这段情节进行得十分拖沓,始终处于打打停停的状况,宋江似乎并没有一鼓作气攻城救人的决心。对于这种局面,可以理解为山上两派对于营救卢俊义的积极性本来就不一样,来自于高俅集团的那些头领,此时可能只是出工不出力,所以没能在短时间内结束战斗。

  但在这种僵持局面下,蔡京集团也并非毫无作为。仿效高俅集团当初安排呼延灼上梁山的做法,这次蔡京则亲自举荐了关胜,其实也是为了增加本方在梁山上的势力。除此之外,梁中书那里也“贡献”了一个索超。如果这场仗一直拖下去,搞不好闻达、李成这些干将也会陆续上山。面对这种情况,宋江意识到自己不能继续装病了。算了,还是先把卢俊义搞出来吧。

  暗线二之番外篇——百岁老人董超、薛霸
  董超和薛霸,这并不是两个仅仅出现在《水浒传》中的名字。在清代小说《万花楼杨包狄演义》中,包公麾下的四大差役就是董超、薛霸和张龙、赵虎。也就是说,他们两人在宋仁宗年间就已经干起了差役。
  或许有人会说,毕竟这是两个不同作者写的小说,能够用来比较吗?好吧,那我们就来看看《水浒传》两作者之一的罗贯中的另一部作品《三遂平妖传》,这部小说同样发生在宋仁宗年间,结果也有董超、薛霸押解犯人的情节,
  或许又会有人说,那么会不会是同名同姓呢?当然不是,距离宋仁宗年间相隔几十年之后,同样在开封府,同样在差役行列中,出现了一个同样名叫董超或者薛霸的人还有一点点可能性,但同时出现了董超和薛霸两个同名同姓者,而且两人还继续成为老搭档,其概率恐怕不会高于百万分之一。所以说,这几部作品中的董超、薛霸应该就是同样的两个人。

  在此基础上,我们来计算一下两人的年龄。
  根据史书记载,包拯从1027年开始做官,一直到1062年去世。也就是说,董超、薛霸开始担任差役的时间应该在此期间,或者更早,但不可能更晚。
  然后,既然是充当差役,那么董超、薛霸肯定应该是成年人,那么就假设他们充当差役时都已经年满十八岁。
  再来看看他们押解卢俊义的时间,此时已经是宋徽宗年间,宋徽宗从1100年开始即位,书中没有明言此时到底是他即位后的第几年,但根据常理推断,按照《水浒传》剧情的发展,估计此事至少发生在他即位三五年之后。
  好了,在上述基础上,让我们来计算一下。首先计算一下两人年龄的下限,假设他们是在包拯去世前的最后一年才开始当差役,也就是说,在1062年时是18岁,那么到了1100年,他们的年龄就是18+38=56。如果押解卢俊义发生在宋徽宗即位5年之后,那么他们此时的年龄就是56+5=61岁。
  至于两人年龄的上限,那就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假设他们两人在包公做官的第一年就已经跟随包大人,假设当时还是18岁,那么他们在押解卢俊义时的年龄就是96岁。更何况,如果他们做差役时已经不止18岁呢?如果押解卢俊义时宋徽宗即位已经不止5年呢?这样算起来,被燕青干掉的很有可能就是两位百岁老人。

  三十三
  或许,正是因为宋江终于同意救出卢俊义的关系,他的绰号也从“及时雨”变成了“呼保义”。事实上,只要宋江一表态,接下来的程序工作就变得很简单,大名府方面自然会很配合地被梁山攻破。当然,几个蔡京集团的关键人物还是不能受伤害的。所以非但梁中书在手下保护下成功脱险,就连他的夫人,最后也逃过了一劫:“梁中书的夫人,躲得在后花园中,逃得性命。”或许围绕着梁夫人的安全问题,梁山内部还有过一番明争暗斗,也就不在这里多展开了。

  卢俊义这次终于上了梁山,可他的位置往哪里摆呢?宋江再一次提出要让出首领的位置,玩的其实还是老一套,反过来将对方一军,在提出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方案的同时,也就堵死了对方的其他几条道路。由此达到的效果,就是吴用所说的:“且教卢员外东边耳房安歇,宾客相待。”也就是说,卢俊义此时在梁山上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宾客”。

  但这显然不是蔡京集团当初在安排卢俊义上山时所期望达到的效果,于是,他们找到了一个让卢俊义有机会上位的机会——攻打曾头市。作为这次战役的战术指挥官,吴用专门安排卢俊义在平川小路埋伏,而且从结果来看,卢俊义又恰恰在这个地点活捉了史文恭。在了解卢俊义和吴用政治背景的情况下,谁会认为这只是简单的巧合?当然,吴用对外的说法,肯定会说自己本是为了帮宋江而安排卢俊义去不可能抓住史文恭的地方,基本上,这只能算是一种外交辞令吧。

  好了,现在卢俊义捉住了史文恭,那么根据晁盖的遗言,他是不是就有资格取代宋江的老大位置了?政治斗争不会这么简单。要想当老大,最重要的还是实力。所以当宋江再次装出一副推让老大位置的姿态时,卢俊义再一次被逼到了无路可退的地步。
  好在关键时刻还是吴用出面解围,他用目光暗示同属蔡京派系的鲁智深、武松等人,让他们出来闹一下。表面上看,似乎是反对卢俊义取代宋江,可实际上,是给双方找到了一个下台阶。于是宋江随即提出了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的方案。接下来从梁山派遣头领的情况来看,也能继续嗅出政治斗争的味道,吴用和公孙胜这两位老常委此时都与卢俊义一路,显然是一个基于政治派系做出的选择。

  根据宋江与卢俊义之间的约定,首先攻克城池的将成为山寨之主。那么我们都知道,最后是宋江率先实现了这一目标,所以保住了自己的老大地位。可问题是,之所以宋江比卢俊义先得手,难道只是因为董平比张清好对付吗?
  让我们来看看书中对于卢俊义攻打东昌府这一段落的介绍:
  卢员外提兵临境,一连十日,不出厮杀。前日张清出城交锋,郝思文出马迎敌。战无数合,张清便走。郝思文赶去,被他额角上打中一石子,跌下马来;却得燕青一弩箭,射中张清战马;因此救得郝思文性命,输了一阵。次日,混世魔王樊瑞引项充、李衮,舞牌去迎,不期被丁得孙从肋窝里飞出标叉,正中项充,因此又输了一阵。
  这里面存在着两个疑点:一,卢俊义为什么有整整十天时间不进攻?二,首次交兵,为什么出场的居然是郝思文?若以武艺而论,这一路人马中至少有关胜、呼延灼、索超、杨志等四人是一流战将,怎么也轮不到一个郝思文打头阵吧?
  由此可见,卢俊义根本就没打算抢在宋江之下攻克城池,一开始就只是摆出应付的态度。至于他这样做的理由,显然不是出于义气,而是一种权衡实力对比之后的理性选择。

  白白送出当老大的机会,卢俊义是不是很吃亏?错!恰恰相反,其实他才是这次出征计划的最大受益者。在此之前,他在梁山上的地位其实只是一个宾客,但通过出征,他迅速获得了军事指挥的实权,并且顺理成章地在宋江就任老大之后,坐上了梁山的第二把交椅。可以说从当初吴用邀请卢俊义上山开始,斗争主线其实一直集中在他的定位问题上,而现在,这个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卢俊义的问题解决了,于是,《水浒传》也来到了全书最令人激动不已的章节——第七十一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至于这份座次表,从政治斗争的角度来看,自然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而我在这里首先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最后评定的五虎将就是那么五个人呢?
  三十四
  “五虎将”并不是一个专属于《水浒传》的概念,事实上,最有名的“五虎将”出现在罗贯中的另一部名著《三国演义》那里。但如果比较一下这两部名著的“五虎将”,还是会发现一些明显的区别。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在平定东川之后册封了“五虎将”,依次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我们可以发现,这五人都属于超一流武将,也许黄忠给人的感觉稍逊一点,但考虑到他在平定东川过程中的赫赫战功,应该说还是配得上这一荣誉。而且在去掉这五名战将之后,其余武将的武艺明显就要差上一截。在这些人中武艺最高的魏延,显然还不是黄忠的对手。所以说,根据当时的人才配备,刘备册封“五虎将”在数量上是非常合适的,如果要搞出一个“六虎将”或者“八虎将”之类的概念,那么新增人选肯定会给人以滥竽充数的感觉。

  回过头来再看《水浒传》,就会发现情况明显有所不同。除了入选的五人之外,人们还能找出不少武艺大致相当的头领,比如曾与董平战平的徐宁、曾与秦明战平的花荣和索超、曾与索超战平的杨志、曾与呼延灼战平的孙立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凭什么只选出五个人、而且是现在的这五个人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