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悲情的皇朝,一个让无数人哀叹的朝代》
第26节

作者: 吴名之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对于任何一个乡民而言,这绝对是梦寐以求的财富。
  谁也没有想到,小公爷张启阳竟然把这片地拿出来做彩头儿!但这还不算完。紧接着,张启阳又当场宣布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丁字队成员,每人每月额外多领七百个钱。夏三月还有两缗的消暑钱,冬三月给两缗的炭火钱。”
  这个待遇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这是当官才有的待遇啊。在县城看守城门的九品小官,才有这样的待遇,而且总是不能及时发放。给张小公爷当民兵,就能拿到这么多银钱,这可比种田要好太多了。

  “你叫啥名?”丁字队那个五短身材的队长回答:“回张大人的话,我叫张三儿,大名张万三。”
  “丁字队能打出这么好的水平,完全就是你指挥有方,以前是行伍出身?”
  “小人以前在宁远当过刀盾手,干了四年多。”
  “那为何不当兵了?”
  “因伤。”张万三摘下那顶破破烂烂的棉帽,露出自己的脑袋。
  一条硕大的伤疤一直从耳根延伸到了后脑,后脑部的头皮缺少了一大块,让他的脑袋出现了个触目惊心的凹陷。
  年深日久,新生的赘肉和碎骨长在一起,形成好几个看起来很恐怖的肉瘤。这明显是巨斧之类的重型武器产生的伤害,很难想象,要害部位受到这样的伤害之后他竟然还能活下来。

  “怪不得能够指挥乡民打出如此精妙的协同配合,原来是为国杀敌出生入死的壮士。”张启阳说道:“若你愿意帮我训练民团,我马上就给你报一个教习队正的前程,薪酬待遇翻三倍,你有没有兴趣?”
  队正!小吴庄民团可是皇帝陛下批准的让张启阳养的私兵,只要他把告身给官府送过去,官府没有不批准的道理。
  这是要当官啊,虽然仅仅只是一个从八品的芝麻官,好歹也算是有了个正经的出身,这可是平日里做梦都不敢想的美事。
  一个因伤退役的大头兵,竟然可以当从八品的军官,而且能拿到三倍的薪酬,张万三要是再不答应的话,就真的成傻子了。

  “啪”的打了个标准的军礼,张万三把胸挺起来半天高,用非常兴奋的语气高声回答:“卑职愿为张大人效力。”
  当场封官儿,还给出三倍的薪酬,乡亲们全都傻眼了。早知有这么好的待遇,就应该拿出十成十的力气去训练,这可比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田种地要好太多了。
  看着乡亲们越来越热切的眼神儿,张启阳哈哈大笑着说道:“大家也别光顾着眼红,粮米、田地诸般好处有的是,只要你们有本事,尽管来拿。我最稀罕的就是有能耐的英雄好汉,我手里还捏着五六个九品八品的空白告身,想当官的就攒本事吧!”
  “小公爷以前当过兵的吗?”一旁的吴大伟颇有些羡慕的问道。
  “当兵?没有啊,为什么会问起这个?”张启阳很纳闷儿。
  “可小公爷说了很多和当兵有关的事情。”比赛的时候,吴大伟就在张启阳的身边,亲耳听他说起“支援策应”“分进合击”“战斗队型”等等和当兵打仗有关的新鲜词儿,所以才会有这么一问。
  “我看小公爷细皮嫩肉的,也不象是个粗鲁的丘八,为何知道那么行军打仗的事儿哩?”
  “这个嘛!可能是我平日里看过一些兵书的缘故吧,其实我对行军打仗也是一知半解而已。”
  “仅仅只是看过几本兵书就能说的头头是道,难道说小公爷就是诸葛武侯、岳武穆之类兵家奇才?”
  “我算什么兵家奇才?充其量也就是个纸上谈兵的赵括而已,动动嘴皮子还行,真要是打起来就差远了。”
  这话绝对不是张启阳自谦,而是事实。带兵打仗这种事情,光凭理论绝对不行,就算是把兵书翻烂了也不如身经百战的阵前士卒。
  张启阳很清醒的知道自己绝对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军事天才,所以在这个事情上只能借助他人之力。

  要想训练出一支能打的军队,凭自己这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水平是万万不行的,必须找到合适的教官。
  振臂一呼就有无数英雄人物、历史名人前来投靠,只有三流穿越小说才会出现这样的蹩脚剧情,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张启阳的身上。
  这个风云激荡的时代,确实有很多名动天下的大人物,比如说李闯,比如说自己的结拜大哥张献忠,比如说黄台吉、多尔衮,单纯以军事水准做比较的话,这些人当中随便拉一个出来都能胜过张启阳一百倍。
  但这些人有可能来到小吴庄投靠他吗?
  绝对没有这个可能!
  在小吴庄这一亩三分地当中,张启阳确实是个天大的人物,但若是和那些真正搅动风云改变历史的角色比起来,他这个穿越来的宅男真的不值一提。
  没有历史名人英雄豪杰前来投靠,那就自己创建班底。
  比如说今天的那个张万三,已经显露出一些基本的军事素养,把他用作民团的教官,肯定是不会错的。
  而且张启阳深信一个道理:高手在民间。
  那些拥有丰富战斗经验的人,应该不比所谓的历史名人逊色,只要运用得法,一样可以打造出一支强军。
  当年的李闯也不过是个下了岗的邮递员,历练了几年之后照样成为搅动天下风云的大寇。

  凭我领先几百年的智慧和见识,他李闯能做到的事情,我张启阳一定可以做到,而且会做得更好。
  自从训练民兵以后,为了少去一些麻烦,张启阳在张之极强烈挽留下还是离开了国公府,跑到了小吴庄的大宅子里。
  其实他并不想离开那吃的好住得好的国公府,只是张之极对他太好了,好到他这个冒牌弟弟都不好意思待下去了。张之极劝不住,就把小吴庄的宅子,地都划拉给了他,还塞给他一堆仆人。
  今天是一个好日子,对小吴庄的村民来说,的确是个好日子,家家户户起得早早的,没有吃饭,空着肚子,就为了去张府吃顿好的。虽然基本上小吴庄每户人家都有男丁在张启阳手下当民兵,但有便宜不占,乌龟它亲戚嘛!
  吴大伟换上了久不曾穿的长衫,踏上一双新鞋,领着家里的三个娃娃朝着村东口走来,一边走一边小声的叮嘱着不懂事的孩子们:“等到开饭的时候,都给我长些眼力,莫要傻乎乎的端碗喝汤,汤汤水水的有甚么意思?要捡着肥厚的肉片子吃,吃饱之后别忘记揣几个白面馍馍回家,尽量多拿几个,记住没?”
  对于这三个半大的孩子来说,“白面馍馍”“肥肉片子”这些东西就是世间最大的诱惑,全都是平日里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也只有在今天才能敞开肚皮吃个痛快。
  刚刚拐过村口的老柳树,迎面撞到了陈寡妇。
  三十多岁的陈寡妇穿上了陪嫁时的大红棉袄,还特意在鬓角插了一朵红的耀眼的纸花,正在小声的叮嘱着身后的那四个孩子:“娃儿们,一定要记得多吃肉,张大人家有的是老肥肉,错过了今天可就吃不到了。”
  两位拖儿带女的老街坊摆明了就是到张启阳家来蹭吃喝的,却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而是故意把带来的寿礼拎的高高,表明自己不是白吃白喝的那种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