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说鬼话、鬼言鬼语》
第49节

作者: 王一学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后来呢?后来怎么着了?”看小九拿捏着不说,反而是端起茶水抿了一口,虎子催促着问。
  “虎子哥你别看他嘚瑟,后来的事我说。”狗子接过话头,“那个什么圣母的,被张大仙吓了一跳,反说张大仙磊落,当场就烧黄纸宰公鸡,在大街上拜了把子!”
  “没打起来呀?”虎子脸拉了下来,“那你们还说得神神叨叨的,多没意思啊!”
  小九放下茶碗,捻起个花生来指着虎子说:“虎子我告诉你,你要知道张大仙以前干什么的你就觉着这事儿出奇了!”
  “他不就是个弟马么?有什么好稀奇的?”
  “那他出马以前呢?干什么的你知道吗?”小九又问了一句。这下虎子犯难了,他不是昌图土生土长的,再往前的事也没人告诉,他只知道来自打他们师徒来昌图府起,张大仙就是做这一行的了。于是虎子就问:“那张大仙以前到底是干什么的?”
  小九瞅着虎子问了,这才一乐,说:“这张大仙说是他家以前也穷,没像现在住的这么好的房子,打他爹往上捯饬六七辈,也都就是将就着没上街要饭。”
  “那他哪来的钱?”狗子问,“他家房子看着比我家房子还好呢!”
  “狗子你别打岔,听小九说。”虎子轻怼了一下狗子胳膊,又转头对着小九,“你说,你接着说。”

  小九又说:“别着急,听我慢慢讲……”
  这张大仙虽然是家里穷,但是人家胆子大!一个人,找着朋友借了点盘缠,说要去北边做生意!他这个朋友既是可怜他,也是打发他,给了他半吊不回头的钱,便是让他往北去了!
  张大仙一路走,居然就挺到了海兰泡,在那儿做起了老毛子的买卖!据说是跟当地的地痞搭上了线,从老毛子那边往回偷运各种洋货。一开始是套娃、怀表一类有钱人喜欢的稀罕物,再后来心眼活泛了就开始运福寿膏!
  “一来二去,八年的光景,也着实挣下了一番家业,那年回府城的时候也很是风光!”小九点着桌子说,“找人起了个看着不大,却是着实值钱的宅子不说,还给了他当初借钱给他的朋友不少的银子!”说到这,小九四下看了看,转回头压着嗓子说:“这个小酒馆就是他那个朋友拿钱盘下来的,也就是这里的老板。这间小馆张大仙占两成干股!”
  “那他现在怎么穷成这样?”虎子问道,“他给人看事儿那可是吃拿卡要的把势,没有一点有钱人的气度!”
  “这事儿你应该比我们明白啊!”小九故作夸张地说,“磨得呀!仙家磨弟马是怎么个事?张大仙命里不该有,他家先人的堂口,磨掉了万贯家财,磨跑了老婆孩子!”
  虎子听了小九的话都不觉一乐,听这张大仙倒霉,虎子觉得是个挺开心的事情。
  义和团走了得有小半个月了,虎子打坐修行的功课被彭先生给停了,于是每日早上练完了外家功夫,一整天可着他撒欢,就是偶尔不回山上,只要是打了招呼,彭先生也是不管的。
  以前哪有这么松快的时候,虎子现在也是玩得开了,有事没事就往山下溜达。这家小馆子虎子与狗子、小九三人吃得惯了,也是日日在此厮混。
  “小二,拿碗清水来!”

  虎子要了碗清水,打袖子里掏出一个纸包来,打开来里面叠的整整齐齐是数张画好的符纸。他取了一张点在水里,那纸符遇水竟烧了起来,化成了符灰漂在水面上。
  虎子端着碗沉吟了一会儿,皱着眉头一闭眼把那掺和了符灰的水都咽下了肚子。
  “滋味怎么样?”小九还开着虎子的玩笑。虎子也是不恼,龇牙咧嘴地回道:“你尝尝不就知道了么?”
  这符纸,就是彭先生给虎子开的药。到底管什么?彭先生没说,虎子也没问,反正是每日午餐后与水吞了便是。
  狗子招呼着小二算账,查了查,共是八个大子儿。
  这几个孩子说起来都不算是穷人家。彭先生是有钱的,可是彭先生不曾与虎子拿来花销,虎子也不傻,彭先生一个给人看事儿没有正经营生的,钱多了才是出事了。小九是戏鼓楼的少班主,那戏鼓楼即是戏院也是科班,养着不少卖身来学戏的子弟,能没钱吗?只与狗子?他家是昌图府数一数二的富户,若不然哪来在这么个年月喂了个小胖子出来?
  八个大子儿,放到穷苦的人家那也得是一日的饭伙钱,这几个孩子却都是不心疼。狗子和小九是平日里大手大脚惯了,虎子却是因为那五两的银锞子在手,也过了把富户的瘾,这两天走到什么地方做什么花销,都是虎子掏得钱出来。
  狗子他爹赵老板,本名叫赵文升,人送外号赵佛爷。能得这么个称呼倒不是因为他念经吃斋,而是因为赵老板身宽体胖,走到哪儿都是带着一副笑盈盈的脸,做一个一团和气的样子,比得那大肚的弥勒佛一般。
  家里经营着一家门脸,是昌图最大的一家杂货铺。说是杂货铺,只因为当年刚开张起了个“同街杂货”的名字,可没人真拿它当杂货铺。这店面里很少做零卖散买的生意,多是在店里商量的好价钱了,到后院仓库提货搬运。做什么呢?什么都做!最大一宗乃是食盐。
  自古以来盐铁官营,赵佛爷有个好爹,给他留下了一个雷打不动的金饭碗。打赵老板他爹那一辈起,赵家就和官府搭上了线,自此以后官盐昌图府直辖的村镇只认这一家。赵佛爷从官府进完了货,鴜鹭、古榆、双庙、大兴、八面、四面城等等等等这些地方,想要吃上盐,就得打赵佛爷家进货。赵佛爷做生意也是讲究,就和官府这边对个水缝,绝对不买“霸王盐”,故此生意才算是长久。

  可是话又说回来,老话讲“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三日不食盐,口中无味;十日不食盐,身倦体乏;月余不食盐,肿胀难消,由此可见盐这个东西对人来说到底有多重要。而且关东这个地方冬季苦寒,越冬就靠着土豆、萝卜、大酱、酸菜,后两样可都是耗盐的大户。
  这样的生意,哪怕捞得是衙门的水缝,那也得是赚得盆满钵满!赵佛爷置得起宅子、养得起下人,在昌图府那也是顶有钱的一号人物。
  赵小狗身为赵佛爷独子,那可真真是被佛爷宠溺的上了天。自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赵小狗,不晓得家业艰辛,作为孩子来讲花钱颇是有一种“不拿钱当钱”的样子。遇见要饭的给两三个铜钱,碰上卖艺的给上十几文也不是稀罕事。据说在私塾读书的三十几个学童,都拿过赵小狗买来的吃的玩的。
  打过年以前,虎子是没结交过花钱这么阔绰的人物的,和狗子交了朋友以后也是被狗子大手大脚的花钱吓了一跳。小九却不以为然,他给虎子讲过他跟着陈班主去盛京给大财主唱堂会的事情。说那堂会上一盘糕点要几十文,是从海上运来的瓜果做的,大菜一道就是几钱银子,客人们却碰也不碰一口,最后都便宜了这些干活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