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时已到,三清将手中宝剑插入主鼎。
“点火!”
话音刚落,五鼎丹炉同时点燃了炉火,火势迅速在丹炉中蔓延开来。
等丹炉里的炉温升高后,三清才将精心准备的“神药”放入炉中。
这味神药便是从“千年雪莲”里提取的精华素,属极寒极阴之物。
其他炼制金丹的材料,都属阳刚燥热之体。
只有将两种物质组合在一起,才能够达到阴阳互补的最佳状态。
炉火渐渐平稳下来,现在要保持好炉内的温度,基本上要达到恒温的状态,不能忽高忽低。
三清注视着炉火,全身紧绷的神经也慢慢松弛下来。
看得出,他对开炉点火的过程,非常满意。
“接下来,就是尽心竭力地维持好炉温,并保持好道场内外的环境。”
“不能让飞禽走兽或邪风歪气进入道场,以免影响炼丹的过程和金丹的品质。”
三清早已命观中的护法师值守在道场的四周。
他们手执利器,可以对任何突发情况,进行处置,他们在全力保护炼丹的现场。
所有这些精心的安排,无不体现出三清道长,对这次炼丹的无比重视。
人常说“久病成医”,三清用尽毕生心血炼制丹药,从一次次失败中,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
这次,他是势在必得。
就在一切平稳有序进行的时候,道场上空突然出现了一团雪白的云朵。
这片云由远及近,渐渐就要降落下来。
众人十分惊惧,三清见状,连忙喝令大家保持冷静,千万不可慌乱。
他定睛观望着白云,脸上闪过了一丝笑意。
只见三清默念咒语,他的身体竟然慢慢升腾起来。
三清久炼成仙,虽尚未得长生之法,却也可以灵通天地了。
他知道,白云是九尾狐仙的化身。
狐仙这次造访,肯定也是为了“千年雪莲”之事。
自己曾答应过狐仙,借得神莲,助他完成“九还金丹”后,一定以金丹回馈大仙。
大家同求极乐,没想到这个性急的狐仙,居然亲临了道场。
“也好,这次就让狐仙亲眼见到炼丹的情景,也可使其放下心来。”
三清将身体定在空中,他与狐仙可以面对面相视。
三清拱手致礼!
他将如何找到了神莲,又如何使用神莲入药,以及现在炼制金丹的过程,向狐仙娓娓道来。
并重申了金丹炼成后,一定奉送给狐仙的承诺。
狐仙的身体仍包裹在云朵之中,只见云朵变幻着姿态,好像狐仙在舒展着筋骨一般。
不多时,云朵渐渐远去。
看来狐仙对三清的“工作”比较满意,最后便放心地走了。
道场内的众师徒无不对空中的一幕,感到瞠目结舌。
大家虽听说过“狐仙”的故事,可谁都没有亲眼见过。
尤其三清道长这惊人的“腾云驾雾”的本领,也是难得一见,实在令人惊羡。
虚无暗自惊叹:“这老道果然有两下子,可真不敢小觑了他!”
三清送走狐仙后,缓缓落下,他脸上的神情泰然自若。
他本不想在众位师徒面前,显露自己的神功。
但刚才情况紧急,他无法确定狐仙是否带有恶意,
万一搅乱了道场的清静,那又将是一场灾难。
所以,三清选择在“空中”距离道场较远处,与狐仙展开周旋。
没想到,狐仙也是“通情达理”的,并未纠缠不清。
想想也是,这神莲原本也是人家的东西。
现在“老板”来考察“市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嘛。
一场虚惊就此结束。
三清此刻虽然显得非常平静,但送走狐仙后,他忽又想起了一件事。
并决定马上去见一个人。
道场交由玄明全权负责,三清便带玄冰、虚无返回道观。
“玄明,要万分小心从事,不得有半点马虎大意!”
玄明一一应诺。
三清心中记挂的人便是后山的道婆婆。
他要把寻到千年雪莲,并将其入药炼丹的喜讯,一并告诉她。
第三十八章 问世间情为何物
原来道婆婆是三清的“师妹”,他们同出一门。
道婆婆道号为“迦惠”。
n年前,三清和伽惠同为南极仙翁的弟子,而且他们同为周朝的子民。
道婆婆伽惠原来是周赧王姬延的女儿,取名若云。
她虽贵为周朝的公主,无奈周王朝江河日下,在父亲手里就再也扛不住了。
各地诸侯国逐渐强大起来,周朝只是名义上的国家代号,其实早已名存实亡了。
若云公主三岁时,其父姬延已年逾七旬。
周朝王室仅仅苟且于皇都,偏安一时一地,再也没有臣子屈膝跪拜、三呼万岁的朝堂盛况。
大周的威仪早已不复存在了。
如今,周朝的天下,烽烟四起,各路诸侯逐鹿中原,战火连年。
没有人顾及周天子的安危,就连正常的供奉都无法保证了。
有谁听过皇帝会挨饿的?
有,周朝末代天子就这么悲惨。
皇室妻儿老小一同挨饿,天天要看着诸侯的“脸色”生活。
这让人情何以堪啊?
没办法,姬延只得遣散身边的妻儿,让他们随远戚近臣出宫求生。
这样不至于全部困死在皇宫之中。
就这样,若云便随姑舅散落到了民间。
三清原名志诚,便是若云的表哥。
他们同时流落在了乡间村落,幼年的苦难生活,可想而知。
后来,志诚和若云等孩子们在一次战乱中,流离失所。
他二人幸运地被一个云游的道士收留,才勉强保住性命。
这位道士就是后来得道成仙的南极仙翁。
南极仙翁带他们离开了满目疮痍的大周,漂洋过海。
最后在一处孤蔽幽静的岛屿上定居下来,后来仙翁给这座岛屿取名“庄周岛”。
若云和志诚二人便随仙翁开始日夜练功修行,参禅悟道,最终都有所成就。
若云生性孤傲冷漠,而志诚天性软弱善良。
二人打小时候就在一起,自然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若云越发地乖张专横,经常在师哥志诚面前无理取闹。
而志诚总是礼让着师妹,从未计较。
后来,南极仙翁决定云游四海。
他见两位徒弟终究学有所成,便勉励他们自创门派,广收弟子,将道家的思想发扬光大。
并分别赐给他们道号“三清”和“迦惠”。
仙翁走后便再也没有回来。
三清和迦惠就在这庄周岛上潜心修炼,渐得天地造化之功,万物生养之德。
然而,伽惠和三清始终格格不入。
伽惠一怒之下,便隐居在了庄周岛的后山,过上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三清多年来一直对伽惠念念不忘,无奈伽惠总是对他不理不睬。
就这样两个人若即若离地守望了近百年。
三清想起这段往事,无尽感慨:
“奈何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啊!”
而今他和伽惠都已是年过百岁的老人,自己也是德高望重的道长仙尊。
早就抛开了尘世的俗念和情感的羁绊,已到了清静无为的境界。
何须计较什么长长短短、恩恩怨怨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