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发布了“杀官兵、安百姓”的军令。
大军所到之处只杀贪官污吏和抵抗的汉军,从不惊扰百姓。
蒙恬规定:
“凡是占领之郡县,义军只能入住郡县衙门或露天野营。”
“军饷粮草以汉军的现有储备补给,实在补给不上时,也要拿银两钱币去百姓家中购买。”
“禁止一切烧杀抢掠百姓的行为,否则一律问斩。”
蒙恬的安民举措,很快得到了齐地百姓的一致拥护。
他们纷纷主动拿出家中的余粮和生活物资,慰劳义军的官兵和将士。
这大大增强了义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蒙恬还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他细致分析韩信部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作战策略,赢得了战斗中的先机。
但汉军中的大将军韩信岂是等闲之辈。
他身经百战,对蒙恬之众有点不屑一顾。
翁仲是这场反汉复秦战斗中的原动力。
没有他在汉军中的基础作用,便没有如今大好的局面。
但翁仲审时度势,他主动将蒙恬推举为义军的首领。
自己则作了一名副将,甘愿听从蒙恬的统领和指挥。
正是有了像翁仲一样的秦朝旧将,他们对前秦的热爱和对始皇陛下的忠诚,
才点燃了义军战斗的导火索,形成了燎原之势。
而汉军一开始的麻痹大意、行动迟缓,又从另一方面推动了义军前进的步伐。
现在长安城中的刘邦,再也坐不住了。
“来人!”
刘邦在宫中大声叫道,
“韩将军可有战报?”
“回皇上,韩将军尚未传回战事的消息。”
内宫太监怯懦地答道。
刘邦忧心忡忡。
他已派出了二十万大军,并由常胜将军韩信亲自统帅,浩浩荡荡地开赴齐地战场。
而汉军一开始并不顺利,他们在几场小战斗中,屡屡受挫。
将士的士气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同样受挫的是不可一世的韩信。
他的自信心和优越感第一次受到了打击。
心中也对前秦名将蒙恬,产生了几分敬意和重视。
“蒙恬真乃神人也!”
韩信感叹道。
韩信开始仔细听取部将的汇报,认真分析战事的进程。
并亲自视察前线的部署和军队的实际情况,渐渐的心中也有了明确的对策。
同样在加紧备战的蒙恬,也在研究着汉军的动向。
他每天都坚守在战斗的第一线,亲自指挥着将士战斗。
这种战时的作风和胆气,极大地鼓舞了义军的气势。
两朝的名将正在齐地演绎着精彩的博弈。
他们在斗智斗勇,他们在为各自的忠诚而战。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将会是一场艰苦卓绝而又旷日持久的战争。
煦暖的阳光普照着大地,同样也照耀着茫茫大海中,那一座忙碌而闲散的海岛。
三丫正在海岛的山坡上沐浴着阳光。
她在漫山的野花丛中,嬉戏追逐着翩翩起舞的蝴蝶。
三丫又长高了一截,越发显出少女苗条美丽的身姿。
她的一头长发如黑瀑般披散在肩上。
一双灵动的大眼睛里倒映着斑斓旖旎的海岛风光。
三丫坐在山巅,她深情地仰望着远方的天空。
那里不会再有大鸟出现了,她每日只能看到些自由飞翔的海鸥。
“它们怎能与神奇的大白鹤相比呢?”
三丫怅然若失。
自从徐福走后,三丫便每日来到此处,坐在那里痴痴地望着天空。
她会独自想想自己的心事,然后静静地走回去。
现在三丫必须帮家里干活了。
大姐和二姐已经嫁给了两名军士,她们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也很少回来看望家人。
而她成了父母身边唯一的陪伴,自己好像一下子长大了。
三丫的父亲李石匠在一次干活中,意外受了伤,他的腿断了。
母亲只能整天伺候着卧床不起的父亲。
而她就要承担起给军中几十人每天做饭、送饭,并照料他们的饮食起居等杂事的任务。
这些沉重的劳动,三丫倒不担心。
使她无法容忍的是有些将士会动不动欺辱她,并有猥亵她的意图。
三丫还小,她不想把自己早早地就嫁出去。
她更不想嫁给一名军士或一个干着杂活的苦力。
两位姐姐已经身不由己地嫁给了他们,成为他们“身体的奴隶”。
而自己的梦想就在远方,在宽广的碧海蓝天之中。
三丫倔强地咬咬牙关。
她目光坚毅地看着远方,决定要顽强地和命运作斗争。
“大白鹤一定会回来的!”
第五十四章 战略转移
现在不断有前方齐地送回岛上的伤病员。
说明齐地的战事出现了不利于义军的情况。
也向后方昭示着战事的惨烈和无情。
赵明开始不断向齐地增派将士。
他一方面要向前方输送新的战斗力,另一方面要及时救治被送回来的伤兵。
小岛变得拥挤和嘈杂起来。
各种救急的医药渐渐也出现了短缺,医者只能加紧赶制药品。
还要不断出海,在附近的岛屿上搜寻可用的药材。
食物和各种生活物资也出现了匮乏,每天往返齐地和岛屿的船只是有限的。
现在只能满载着士兵,来回往返,根本无法运送粮食和生活上的所需。
妇女和儿童以及老弱病残的百姓,成为最大的利益出让者。
他们要从自己的口中挤出有限的食品,供应给伤员。
还要让出自己的房屋,供伤病员居住。
“奶奶,我们不住这了吗?”
小孙孙拉着奶奶的衣襟,茫然地问道。
“是的,孩子。”
奶奶抱起孙儿,蹒跚在搬家的路上。
这是一家普通的百姓,他们原本宽敞的住房,现在要让给伤病员住了。
齐地的战事出现了急剧地反转。
汉军已经赢得了战斗的主动权,开始收复失地。
他们利用人数上的优势,和装备上的有利条件,展开了大反击。
蒙恬现在尽显大将风度,他沉着冷静地组织义军撤退。
已经提前安排翁仲在海边建造了大量的船只。
现在陆续有将士和百姓,包括各种物资,都开始乘船向海中有序地撤退。
蒙恬并不急躁,也不灰心。
他知道仅凭现在义军的实力,很难撼动强大的汉王朝。
他们之间的战争会是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但是义军的首次亮相,令他十分满意。
蒙恬也更增强了将来卷土重来的信心和决心。
现在义军的首要任务就是保存实力,安全快速地撤离齐地,开赴到他们海上的基地之中。
从齐地撤离的将士共计一千多人,他们陆续到达了海岛。
汉军追到海边,也只能望洋兴叹!
汉军本来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水兵,更没有像样的战船,怎么可能将义军全部消灭掉呢?
“秦军逃矣!”
韩信勒马站在海边,他望着茫茫的大海,慨然叹息!
即使自己有更宽广的胸怀,也绝难盛得下这无法限量的海水。
韩信知道,蒙恬就在这无垠的大海之中。
“你还会回来的!”
韩信确信。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