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他们的如意算盘并不如小黄门的三寸兰舌有力,HB的最高军事指挥官中郎将卢植此时已被凉州出身的良家子董卓所取代,董卓这人急于求成,带着他们打了场大败仗,最终还弄了个灰头土脸,之前卢植经营的一片大好局势就此毁于一旦。
转眼间已是十月,这本是一个果实丰收的好季节,此时的黄巾起义却是日落西山,起义之初拟定的所有战略目标几乎都没有达成,黄巾起义陷入了最低谷的时期,他们的最高精神领袖张角也已死去多时,剩余的黄巾军也翻不起什么大浪,大汉进入了短暂的和平时期。
“文和,最新的一份战报来了,看吧!如我所说,大汉百姓寄予厚望的黄巾起义已然失败。”
武威,一座寨主小楼里仅仅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以及一张胡床,极其简单的摆设,孙扬已经穷到了极致。
“嗯!寨主要文和怎么解说这份战报?”
贾诩微微眯眼,似乎还在与周公他老人家下棋!他加入孙扬军事集团已有了一段日子,渐渐摸透了孙扬的脾气,所以他才敢一次次的试探孙扬的底线。
他不会就这样甘心为孙扬这位年轻寨主出谋划策,他所想的总是他自己的利益,因而,即便孙扬有时能得到他的几手指点,但他也时常会做些让孙扬下不来台的事。
“文和,说了叫主公的!”
孙扬用食指轻叩着桌面,脸上露出了几分不快。
“主公!”
贾诩轻笑了一声,随意地应了一声,他已经将‘主公’二字叫得极为顺畅,一点都没有生涩感,似乎他还因为孙扬的‘小孩子气’觉得有些好笑,唇角都快咧到了腮外。
即便是来了这么久,贾诩依旧会感慨自己命运的不济,他害怕自己哪一天就真的叫顺口了,叫习惯了,所以他每天都会用调侃孙扬的方式来与孙扬完成一次对抗,也算是提醒一下自己不要忘记士人的身份。
“我的军师啊!不是我孙扬让你怎么说,而是你该怎样做好一个军师的本分。这么着吧!老规矩,你给我上中下三策,由我自己来选择,这总行了吧!”
这也是拿贾诩没办法,此时手里如果有烟,孙扬绝对会狠狠地抽一口!
若非脸皮足够厚,耐心足够好,只怕他早就输给了贾诩。
面对贾诩这样一个‘绝对服从领导的瓷娃娃’,孙扬也只能自己咽下苦果。
“上策,寨子里继续储存实力,等待时机坐拥武威,乃至于趁势袭取关中;中策,情报显示,现如今黄巾势弱,我们可以加入汉室,希望有围剿雍州黄巾残余势力的机会,并从中收获官职;下策,加入黄巾军,与残余黄巾势力合作,吞没凉州、虎视雍州,待天下有变,以绝对实力席卷天下。”
贾诩老神在在地看了一眼孙扬,眼皮都不抬地缓缓道出了自己的三策,他却暗中将上中下三策调了一下位置,他等着孙扬来决断这件事,这也是二人之间少有默契地一刻。
“文和,听说令慈与夫人近日身体皆有不适,不如我将小楼让出来吧!这里很是安静,最适合休养。”
孙扬忍着心中的愤怒,在听取了贾诩这三个建议后,他心中也有了自己的打算。
“不牢主公忧心,诩告退。”
贾诩深深地看了一眼孙扬,他毫不留恋地离开了小楼。
听着贾诩下楼的脚步声,孙扬霍然起身,朝着楼下扔了一个茶樽:“我艹!去你妹的贾文和!”
贾诩在楼梯口顿了片刻,他回头看了一眼楼上,嘴角边勾起了一丝获胜的微笑。
-------------------
新书驾到,请大家不吝收藏!感激不尽
孙扬很是无奈!贾诩未曾有一刻真心归属自己。
难道出身就这般重要?
不过,也有让孙扬心里稍微舒服点的事,比如曹操就是阉竖之后,那个身份怕是比自己也好不了多少!
有了对比,孙扬心理平衡了,他稍稍冷静之后,对贾诩给出的三个计略做了一番比较。
上策?
是保守的中策吧?
等待机会?
尽管孙扬自负有着近五千年的知识储备,但他也不敢断定说自己就一定能在乱世中摘取最后的胜利果实,这个时代豪杰辈出,根本数不过来,要是还等着所谓的机会出现,仅这资源贫瘠的凉州也是有着不下十位不甘寂寞地强人出现,自己又凭什么能够脱颖而出。
再说那中策,人人都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来的好,如今汉室平定了大规模叛乱,凉州剩下的也就只有小规模的黄巾军,这根本都不够官军塞牙缝,如何又能便宜了自己。
因此,这中策也是不行的。
最后,孙扬几乎是没了选择,能选的唯有下策。
下策最是难以决断,一入贼林此生便可能都是贼,想脱身都难。
不过,想一想却也不是没有机会,历史上羌人的叛乱马上就要开始,难道自己就真的任由羌族人在凉州肆意地屠杀汉人?那自己还是汉人吗?
汉人内斗可以,内斗必须安外。
在与羌人合作的这件事情上,无论是非成败,孙扬心知自己必定会被后世所诟病。
然而,他却必须要做出自己的选择,没有一个汉人会心甘情愿与异族合作,实在是偌大个汉朝保不住她的子民。
史册记载,凉州根本无力抵挡羌、氐的叛乱,甚至朝堂公卿们公然提议割让凉州。若非傅介子后人傅燮义正言辞地直斥当朝诸公,怕是三国时期的凉州也不会是魏国的凉州,而是胡人的凉州。
孙扬也曾想过要去洛阳揭穿此事,却深感自己处在底层,人微言轻。
生活当中也是有如此诸多的无奈,有时候选择会带来好处,有时候,生活却逼着你做下这样或那样无从选择的决定,这便是孙扬不能做,而又不得不去做的决定。
抱着能救一郡是一郡的想法,最起码自己所在的武威是不能让羌人霍乱的。
很久以前,孙扬也曾想过要做一个有抱负的汉人,一个为了民族的复兴而努力的汉人,只可惜......
几次三番的思想斗争之后,孙扬做下了最终决定,即使没有机会,也要去创造机会,好男儿不应该受声名所累,更不应该受外忧所扰,他应该更加坚定而执着地选择好自己的方向,并且不懈地为之做出努力,也只有这样的男儿,方才能够出人头地。
三日之后,孙扬的军事安排已然妥当,他便将贾诩的母亲、夫人以及孩子强迁进了自己居住的小楼,而他,则亲自带着十余个亲随,以及寨中的老三秦明、老八杨续、贾诩向着北地急行而去。
孙扬最后的抉择便是与北宫伯玉等人虚与委蛇。
在孙扬看来,现如今这个千疮百孔的大汉朝,‘贼’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业,最少现在是这样。
如今汉室大权由几个大势力执掌,如果自己有了足够的势力,只需投靠其中一方,便可以在凉州暂时站稳脚跟,并且,一旦有了自己的地盘,趁势崛起的机会也就随之而来。
预谋反汉的首领是北地的湟中义从首领北宫伯玉,孙扬正是为投效北宫伯玉而去,他准备趁凉州大乱之际捞上一笔,积蓄足够横扫武威郡的实力,这便是他的最终决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