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闲散王》
第26节

作者: 驷马迁
收藏本书TXT下载
  周慎顿感自己的脖子凉飕飕的,一点都没安全感。

  “主公,城外世家要求何谈。”
  长安城,李默急匆匆地赶到了孙扬府邸,这次,他带来了好消息,关中剩下的那些世家们已经决意和谈。
  “和谈?”孙扬嘴角轻轻一扬,笑得极为怪异,孙扬想到了他们要和谈的真正原因。
  是那场屠杀让他们害怕了吗?
  “和谈啊!让他们拿出点诚意来,老子打生打死,数万大军疲于奔命,这是一句和谈就能够轻易将仇恨放下的吗?”
  孙扬放下了手里的竹简,脸色逐渐变冷:“老子要不是兵力不足,灭他们这些家伙就跟玩儿似的。”
  “主公,这可是和谈啊!”李默神色微苦,他身上的压力极大,刚刚组建的特一旅虽然见血了,但他们还只能算是游兵散勇,和城外的世族大军几乎不相上下!要野战吗?只怕还得阿九率兵前来才是
  “李默!你怕啦?”
  孙扬眼神凌厉的剜了一眼李默,这就是提拔上来的军官啊!胆魄终究还是差了一点。
  “不怕!”李默瞬间就挺直了腰杆。
  “好,你既然不怕,那你手下那群兵应该也不怕,这样,你去城外与他们谈判,就说只要他们彻底放弃关中的土地,举族迁往北地或者安定,我孙扬绝不会为难报复他们。”

  孙扬用刻刀狠狠地在竹简的一角刻下了一个小小的杀字。而这些,李默并没有看到,他在得到明确的指示之后,默默地退出了孙扬府邸,前往城外和谈去了。
  “来人,快去安排一下,某要出城。”
  李默拿出了孙扬随手甩给他的令牌,递给了看护城门最后一道防线的三师团五大队。
  “这…”五大队队长自然认识孙扬的腰牌,他明面上虽然是队长,但他暗地里已经加入了锦衣卫,不可能连自家主公的腰间饰物都不认识。
  “这什么这?不认识吗?”李默本来就有些烦躁,心下难忍,语气便冲了些。
  “不是,不是!”队长连连摆手,看了看左右,轻声道:“旅帅,军师与七姑娘都来了,要你去见他们,军师来时,七姑娘就给我们下令了,一旦看到您,就让您速回军营。”
  “什么?”李默大惊失色,连忙环顾左右,发现那些大头兵们都目不斜视的盯着城外,这才放下心来。
  “军师来长安不先去见主公,反倒先见我?”李默不淡定了:这事要让主公知道,还不扒了我这身皮啊!
  “一切为了民族。”五大队队长长肃然道。
  “这…!好吧!”
  李默终究是瞒着孙扬去见了贾诩,这名头便是为了民族。

  孙扬建军伊始就明确了这一点,任何人的利益一旦与民族利益发生冲突,民族利益就必须要高于一切,即使你违令反叛,孙扬也会给反叛失败之人一条活路,乃至于孙扬在军官学院又重复了一番这样的言论: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意识形态。
  这一次,贾诩偷偷前来长安,并没有通知孙扬,为何?因为孙扬这段时间的做法已经令他产生了一定的想法,贾诩本就是世族旁系,跟世族有着扯不断的关系,而孙扬在关中所为,那是摆明了车马要实行一条鞭法,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结束关中历时数百年来的土地垄断,这可能吗?
  贾诩认为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得关中元气大伤,不利于以后武威军夺取天下,他心思的转变,正是因孙扬的暴虐行为而改变。
  李默他在军营见过小七和贾诩之后,三人就目前长安局势做了进一步交流,最终,贾诩给出了一条比较好的建议,关中的世家依然留在关中。
  和谈之后,不容许再兼并宗族以外的土地,也必须按照孙扬之前制定的一条鞭法缴纳税赋。
  贾诩等人的到来给了李默很大的缓冲空间,原本愁眉苦脸的李默在得到贾诩的许诺之后,终于舒展了苦涩的眉头,喜滋滋地去了城外。

  “军师,您这样做,能得到大哥同意吗?”小七神色担忧地问道。
  “主公会同意的,主公嘱咐李默的话不过是他义气之举罢了,世族在这件事上做得确实有点过了,不过剩下的这些小鱼小虾翻腾不起什么大浪,只要不给他们滋生野心的土壤,世家也会变成绵羊。
  主公曾给将士们讲过温水煮青蛙的故事,主公他不会不懂过犹不及的道理,主公只是不懂政治,政治最需要的便是妥协,就目前关中的形势,我们杀也杀够了,现阶段最重要的便是稳定关中局势,让关中的动乱尽快平复下来。若不然,明年的春粮下不了地,我们这么多的军队就成了累赘。”
  贾诩叹了口气,他自认为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人,为了自己的安全,他可以鼓动匈奴人、鲜卑人都来劫掠汉室,但他认为自己做不到孙扬一样,有着破釜沉舟的勇气彻底清洗关中的世家势力。

  随后,贾诩去见了孙扬,他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更说出了与李默的相见。
  话毕,孙扬死死地等着贾诩,贾诩此举已经侵犯了他作为势力头领的绝对权威,两人大眼瞪小眼地看了半晌。
  最终,孙扬妥协了,他苦笑道:“军师啊军师,若非你来,我这春粮可是没着落咯!”
  “主公,某怎么听着这话这般不对味!酸溜溜地。”
  贾诩吸了一口空气,嘴角露出了一丝轻笑,颇为无奈地摇了摇扇子。
  孙扬神色尴尬地摸了摸鼻子,二人落座后,再次就关中治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时,孙扬给出了几个人名,其中有长安京兆杜陵人杜畿字伯侯(此人是三国末期大将杜预的祖父);长安冯翊高陵人张既,魏国长安令钟繇的朋友;长安扶风人法衍、法真、法正,这是一家人;北地泥阳人傅嘏,傅介子后人;扶风人孟达(法正挚友)。
  这数人皆是一时之人杰,孙扬将他们的明细表给了小七,这些人都要由锦衣卫负责去找出来,如今他孙扬占据雍州,手底下却没几个可以用的人,那怎么成?
  其次,孙扬还列出了一系列名单,其中排在首位的便是颍川学院郭嘉郭奉孝,其后依次是寿春富平人鲁肃鲁子敬;颍川人荀攸荀公达;彭城人张昭;原长沙太守张机;北海人孙乾孙公佑;北海人孙邵、国渊、管宁;巨鹿人田丰田元皓、冀州人沮授、洛阳令周异之子周瑜,徐州琅琊人诸葛玄以及其家族所有嫡系成员。
  这些人中,有些人孙扬并不记得他们的表字,但无论如何,这些人都要尽力掌握在手中,孙扬下令生死不论也得让他们来凉州。
  最后,孙扬又列出了一批可杀名单,排在首位之人让贾诩心头一颤,此人是谁?颖川人荀彧字文若。
  为什么孙扬想要杀荀彧?
  首先,孙扬认为荀彧是一个君子,君子都是有气节的人,并不容易屈服于自己;其次,荀彧此人毕生忠诚于汉室,然而,他又服务于曹操,最后却疑似自杀,这是一个游走在政治悬崖上的人物,绝无可能因为自己的家人而屈从于自己,孙扬是这么理解的。
  荀彧此人,他孙扬很有可能得不到,荀彧便成了孙扬心里的一根刺,不得不拔去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