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天、相地、相人、相物,无所不相》
第25节作者:
易天心 谁知怕什么来什么,一周前小两口因吵嘴闹分手,其男友随之离开,程皓月受不了刺激,彻夜难眠,就想起了其男友留下的那个安眠香炉,随即点燃,结果可想而知,这才有了郁良深夜探宅的这一幕。
唏嘘之余,郁良将嫌疑锁定在了程家老三,程枭的身上,但方玉竹听后却直接否定了他。
依方玉竹所说,程枭虽然狠辣,却从不暗地里使阴招,与之相反,当今藏得最深的,还数程家长孙,程权。
此人在程家以稳重,孝顺著称,所以人脉,势力犹在程枭之上,也是表面上对程皓月照顾最多的一个。
也恰恰因为无可挑剔,才被方玉竹锁定为第一嫌疑。
听了其解释,郁良不禁叹服。
他不得不承认,论及心机,阅历,手段,在方玉竹这个女人面前,他还差的远。
告别的时候,东方已露鱼白,方玉竹亲自送他到篱笆墙外,并将一本小册子递给了他。
“郁公子,这是方家产业分布细则,你回去之后好好研究一下,我建议你先不要急着去找清盈,以你目前的实力,还不能让方家低头,切记。”
说着,她又从兜里掏出一张银行卡,抚摸了几遍之后,双手递给了郁良:“这是我未出阁时积攒的一些家当,此去山高路远,你一定要将它花光花净,也算让它物用其所,但愿此事一了,我玉竹与方家再无瓜葛。”
话刚出口,已两眼噙泪。
“何必呢,总会有两全之策。”郁良也不禁为之伤感,随即从怀中拿出那个纸包,“方姨,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小妹,希望我走之后,你能帮我好好待她,也算省了我的后顾之忧。”
说罢,他在方玉竹惊诧的眼神中甩手而去。
良久,方玉竹的脸上才恢复平静,望着郁良远去的方向喃喃自语。
“郁家啊郁家,你何德何能,竟造出如此妖孽。”
“唉,要是月儿有清盈一半的眼光就好了。”
郁良出了小区之后,先是给程浩然打了个电话,将事情简单交代了一下,然后直接回了易天阁。
他这个郁总稀里糊涂的做了一个来月,今天总的说个明白。
上午八点半,四位员工准时报到。
郁良将其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将钱和账目都摊在了桌子上。
“好了,咱相处一个来月,也算有缘,今儿个我就把话说清楚。”
“营业额一共十九万,刨去刘菊派人送来的那五万,你们几个再人手一万的工资,剩下的这十万一分为二,算是我与她的分成。”
“你们拿了钱之后呢,给她带个话,人比人傻不了一半儿,做人要有底线,不然的话,她会有遭罪的那一天。”
“好了,散货!”
说罢,他揣了那五万块钱,哼着歌儿,吊儿郎当的上了街。
临上出租车的时候,他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竟有说不出的伤感。
石市一行,犹如梦幻,一切来的那么不真实,又是那么真真切切。
如今他已是初阶圆满的相师,身藏五行神韵,自问可相天、相地、相人、相物,却相不透人心,相不透这滚滚风尘。
易天阁,是他当初梦起的地方,以为遇到了贵人,能借此平步青云,摆脱贫困,给小妹一个安逸的生活。
而此时,这儿却成了他的梦碎之所。
钱财虽是养命之源,却又是万恶之本。
多少人因此放弃了初心,冷落了爹娘,错失了爱人,伤害了手足,将自身最大的缺陷给了至亲,又将自己最大的容忍给了外人。
这到底是凡人之苦,还是凡人之乐?
南下的火车上,郁良独自一人躺在软卧包厢里,享受着明月入窗的恬静,忽然听见有人敲门,没等他起身,就见一个文静的姑娘探进头来。
“大哥,能让我在这儿凑合一晚吗?”
郁良闻言起身,正要拒绝,但看着小姑娘那可怜巴巴的眼神,心立刻软了下来。
“谢谢,谢谢大哥啊。”小姑娘嘴里连连称谢,还没等郁良闪开,身子一矮就钻了进来。
此情此景,郁良不禁想起了自己刚辍学那会儿,不也是跟这小姑娘一样,为了找个能躺一下的地儿而满车厢出溜吗。
那年是十七,还是十八来着?
他苦笑着摇了摇头。
现在这套高级软卧包间的两个铺位都已经被他包下,如果这小姑娘没什么大问题的话,他倒不介意行这个方便。
“大哥,我能坐这儿吗?”
“行。”
看着小姑娘拘谨的样子,郁良爽快的应了声,主动帮其把对面铺位上收拾了一下。
小姑娘连声道谢,等郁良回了铺位之后才忐忑的坐了下来,而双眼则一直注意着郁良的一举一动。
郁良不傻,知道小姑娘是对他不放心,所以也没再刻意的去客套,自顾自躺下眯了起来。
时间滴答滴答过去,足足十几分钟之后,小姑娘才脱下鞋子,摆放整齐后才从小背包里掏出个日记本,铺在膝盖上看了起来。
郁良虽然眯着,但却将这些收入眼中,只见小姑娘一身长衣长裤,麻花辫长及腰际,透着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仿佛跟小妹当年一个模样。
他心头一暖,寒暄道:“妹子,饿了没?”
“不饿不饿。”
小姑娘似是被惊了下,连忙摆手,日记本自然的倾斜了一下,字迹隐约可见,还有个手工画成的太极图。
郁良稍感诧异,他没想到小姑娘不过十八九岁的样子,却喜欢上了这么传统的文化。
出于好奇,他随口笑了笑:“哎,妹子,看什么呢,那么入迷?”
“哦,这个啊,是我前几天学的周易笔记。”小姑娘当即应了声,并将笔朝郁良晃了晃。
“是吗?”郁良装出一副惊讶,“听说那玩儿挺玄的,一般人看不懂。”
“是啊。”小姑娘似乎找到了话题,话也多了起来,“大哥,你算是不知道,这周易简直就是天书,搞懂了之后能前知五百年,后知八百载,就那谁,对,诸葛亮,就是学了这个之后……”
看着其滔滔不绝,郁良不忍打扰。
这小姑娘明显受了太多影视剧的影响,将一些虚构的演绎奉做了神明。
他当年何不是如此,如果不是偶得郁家真传,又疯狂的搜集古典资料,估计他还不如人家知道的多。
《易经》,虽贵为五经之一,群经之首,却从没得到过系统性的传承,在汉武崇儒之后,更是离开了大众的视线,被权贵束之高阁,几近失传。
汉之前,河出图洛出书,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后天等,已无据可考,就连秦代多人合撰的《易传》十翼,都被儒家抢了去,成了儒家名典,而有据可考的,只剩下了《尚书》里的五行,老子的《道德经》,邹衍的阴阳说。
汉后,晋有郭璞注《葬经》。
唐有袁天罡的六壬课、李淳风的《推背图》、杨筠松的《撼龙经》。
宋有京图编撰《滴天髓》,徐氏的子平术,邵雍的《皇极经世》
明有万民英的《三命通会》……
等等先贤,虽然都是易学界丰碑似的人物,后世的风评却少之又少。
至于张良、刘基、诸葛孔明等,那是善权谋、巧计策的政治家、战略家,虽然留下了能掐会算、呼风唤雨的影视形象,但要是追究起来,在易学编年史中倒没留下多少足迹。
再说,以小姑娘这般年纪,更难了解得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