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鬼片,如果不按剧本的剧情演,就会被瞬间杀死》
第39节

作者: 展哥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对啊,接下来这部剧到底要怎么演,根本没有人知道。对于这种不确定的事情的发生人能预料到它的未来走向?大家看聊新剧是聊不下去了,就将话锋一转,聊到了兜里发现的小物件上。李然先说起,他发现的是他妈妈一直带的戒指;任远发现的是绑着圣诞树吊坠的家门钥匙;阮静发现的是自己小时候在河边捡到的石头;还有徐柱和李静,李静的是自己大学参加比赛得到的奖品—一根派克的钢笔,徐柱找到的则是李静送给他的一个刻着字的纪念币。

  大家把自己找到的东西都放在桌子上,戒指—钥匙—石头—钢笔—钱币,这几个东西之间能有什么关联?还有那个带密码的小盒子,打开它的密码打底是什么?
  正当几个人低头想这几件事情嗯前因后果的时候,李静突然想起了李然在车上打的那个电话,就问李然刚刚是和谁打电话呢?李然想了想,不不如就将爸爸告诉他的事告诉大家,这样还能看看任远的反应,没准套出什么话呢。
  李然就告诉大家关于他打的那个电话,还有电话里里爸爸说的李然的尸体还有假李然撕皮这件事。李然说完之后,大家都纷纷表示惊奇,难道现在可以自由打电话了么?李然想了想,毕竟是自由发挥演技嘛,那我们遇到疑问打个电话应该是符合剧情的。几个人听完之后,也表示赞同,说要一会回去也给家里打个电话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
  除此之外,李然看了看大家的反应。可以看出徐柱和李静是不知道任远也撕皮这件事的,而阮静倒是倒是一脸平静。任远也没有太大的反常,只是一直用左手握住右手的手腕不停的扭动着。偶尔还搔搔耳朵后面的皮肤。李然看到他总用手挠他耳朵后面那一会,都给挠红了,不由的多看两眼,以为那里有什么蚊子包之类的。
  李然凑近看了半天,什么都没有,只有几条红印儿。嗯?不对,那红印儿在慢慢发生着变化,一点一点变成了他熟悉的那个图案……
  没错,就是那个不断重复出现的图案,多边形包着八卦图案。

  李然拍拍任远的肩膀:别挠了,都挠红了。显然任远根本知道耳朵后面已经开始出现东西了,还一脸无知的问李然:“都挠红了么?我也不知道怎么搞的,这里突然特别痒痒。”李然也没有多说什么,他不想让这一发现给任远带来困扰。
  讨论了半天,几个人也没有想出什么头绪,就把自己的东西收好,继续吃饭了。吃完饭后,李然就先行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插好门,李然从衣兜里掏出了那块用纸包裹着的皮就看。
  虽然李然觉得这样把玩别人身上脱落的皮肤是件很恶心的事,但是想想没准可以发现什么也就没那么在意了。这是一块细长条的皮肤,上面还黏带着几根汗毛。呈现一种健康的肉粉色,上面还有毛孔和肌肤的纹路。
  虽然李然不是什么专门的皮肤课医生,但是他也知道一般的病变是不会引起脱皮的。但是皮肤皴裂可能会引起皮肤脱落,但是不会导致这样大块和持久性的脱落出现。所以李然排除了脱皮或者撕皮皮什么疾病导致。那如果是因为饮食或者是生活习导致,那么他们几个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李然突然想到,既然家里那个也有这样症状的“李然”是假的,那这里这个任远会不会也是假的?难道真的任远已经回家了么?那又是谁把任远送回了家,把这个假的换了回来?而且为什么会选择任远?难道任远是死亡剧组的人么?不行,李然得把自己的发现告诉阮静。
  李然正想着,一阵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路。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导游小董来叫他集合了。
  李然穿上衣服就跟她下去了。到了门口,大巴车早早的就等在门口。李然上车的时候,司机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李然真是哭笑不得:辛苦找了半天以为自己找到了什么有用的线索,结果非但没有任何作用,还被人怀疑成贼了。导游小董见大家都上齐了,吩咐大家坐好,司机要开车了。
  一路上导游卖力的介绍武汉的风土人情还有什么风景名胜。李然对武汉了解的不是很多,他只记得高中甩了他的那个女朋友大学好像是在武汉,不过已经好多年没有见过面了。
  武汉毕竟是国内的一线城市,车水马龙的,马路上都十分拥挤,到处都是高楼耸立的繁华地带。大巴车驶上宏伟的长江大桥,大桥下面,滚滚汉江水从桥下匆匆流过。看不到哪里是头,哪里是尾。真是应了那句李白的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奔流到海不复回。”只不过这里是长江。
  大巴车又走很长一段路,才到了武汉的第一站,著名的黄鹤楼。有些游客一看是到了黄鹤楼,满脸不悦,嫌弃黄鹤楼没有意思门票又贵。李然倒是不赞同这样的观点。他听导游说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最后一座建于1868年,毁于1884年。如今的黄鹤楼是1985年6月落成的,经历过这么多,后人应该尊重这个景点而不是谩骂。想着就跟着导游下车参观去了。

  日期:2019-08-13 18:56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