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项工作做得非常出色,非常优异的当属魏征,别把纳谏认为是正事不做豆腐拌醋的事儿,它可是颇具水平的骂功,不是人人都具备此等素质。
按理说,人们都喜欢听好话,但是李世民深知:脑勺子后长疙瘩,肯定是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当你某个零件出问题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为什么出问题的时候,才是最可怜。
一句话坏话或者一万句好话,李世民都愿意听,他知道有一句话说得好: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大家的智慧肯定行。
所谓各花入各眼,一人一种脸,每种东西每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见解,有的像尼姑有喜,不可告人;有的如长江之水,连绵不绝。如果是领导人或者头目,开了口,大有发扬不怕口水淹没的精神的话,就会给人以“你吃鸡鸭肉,我啃窝窝头,大家都有奔头”的环境。
在此情境下,魏征是一个敢说皇帝不穿衣服的小孩,可以说每说一句话都是尿鳖子打酒,也不怕丢丑。
魏征曾经曰过:“我来放一个大炮,其实我不是一个忠臣。”
大臣们面面相觑:“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是一坨屎,老大就不敢踩你头上了。”
李世民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问道:“忠诚与奸佞是一对反义词,你不会说自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奸臣吧。”
魏征不是头脑发热,也不是环境顺利时迸发的小富即安的急热病,他令人取来一张纸,不紧不慢地写下了一个使人瞠目结舌的字。
大家看到的是一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良。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不是人生最高境界而是诚实稳重的表现,这才是大大的实话,没有半点儿掺假,没有半点儿废话,活像酒席上不用多说,只管吃喝一样的潇洒。
李世民当然没有停下好奇的心,问了一个看似无聊的问题:“良臣难道就比忠臣好吗?”
魏征具有一颗勇敢的心,说道:“忠臣是一日三餐饱,在家是领导,出门都说好;而良臣是说一不二,冒死进谏,喜欢揭短,社会在发展人类在生仔都离不开良臣。”
李世民明白了些许,但是被他这么一个奇葩说,立马喜笑颜开,当即发给魏征奖品:五百匹绢,不愁没新衣服穿。
于是,魏征开始了专挑毛病、没病找病而又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谏言生涯。
俗话说牙齿总会咬到舌头,魏征果真在不久的将来,与太宗李世民玩儿有点过头了,甚至差点儿弄了个砍下头来当尿壶的境地。
头脑一直清醒的魏征总是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这不是高度的问题,而是角度的问题,他要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方式来彪炳史册,因为他遇到一个头脑和他一样清醒的领导,在这样的领导底下干活路,最低保障不是动不动就一句话杀头了事。
甚至,这位领导由于自己某些事做得超标了,反而在属下的面前显得像是做错事的小学生,实在是可爱极了。
有这么一次,李世民充当一个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训话的小学生。
原来是魏征有事出去,要个三五天才能回到皇帝身边,这时候李世民像没有人管束一般,开始调皮起来,准备游山玩水,而且排场极大,花销不小,可是正准备“你拍一我拍一满脸笑嘻嘻”地出发时,听说魏征提前回来了。
李世民像是屎壳螂遇到放屁的,空喜一场,立马命令撤销所有一切仪仗队,恢复和平常一样,让魏征都找不到蛛丝马迹而上升到大谈国家问题,只差点儿指着鼻子大骂一通了。
一个高高在上的首领,居然怕自己的下属到如此地步,不能不说李世民是个讲究原则性到极致的皇帝。
人懂事到此种境地,李世民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屁股朝天了。
这还不算狠的,魏征已经开启了铁匠铺卖豆腐,软硬兼施的模式,李世民想开小差的机会都没有。
有一种鸟叫做鹞鹰,是一种凶猛的鸟,体瘦,腿长,目凶,长得像老鹰,背灰褐色,腹白色带赤褐色,对于李世民来说,此鸟是英武的象征,领导的权威。
而这只鸟,有人为了讨好李世民,送给李世民一只,由于很少见,谁见了都不免把玩一番,何况是万人敬仰的大唐皇帝。
李世民当起了“座山雕”,时常把鹞鹰放在自己的肩膀上,但是大堂之上,大臣们觉得这是不和谐的一幕,要是它调皮地往李世民的鼻子上拉一泡屎,实在是狼狈至极。
但是,谁也不敢说个“不”字。
此时魏征进来了。
李世民非常慌张,连忙把鹞鹰保护起来,而保护鹞鹰的位置是李世民的胸口,保护伞就是穿在身上的龙袍。
要是魏征看到鹞鹰站在皇帝的肩膀上,一向口才极好的魏征哪能放过,决意旁征博引、含沙射影、小题大做一番,说什么玩物丧志,像老爸教训儿子一样,弄得你下不了台不说,万一此等丑事传得沸沸扬扬,那可就大失唐朝的威严了。
魏征反正是开水烫泥鳅,看你怎么耍滑,故意跟李世民说很久的话,不管假话真话废话屁话正话反话流话鬼话,一股脑地说了几个时辰,不消说,李世民的胸口把鹞鹰给“黄焖”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魏征和李世民之间的交锋也是讲究策略和手段的。但是,接下来的一件事情足以令我们君臣之间发生了面红耳赤的激烈冲突。
时间轴转到了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大唐的综合国力已经是两个哑巴亲嘴,好得没处说,已经出现盛世崛起的迹象。有人滋生享乐主义的思想,坐到甜美如蜜的温床,纷纷劝说李世民要标榜自己,宣传自己,学习以前的皇帝最喜欢歌颂自己的快速成名方式——游泰山,祭天地。
其实,那些大臣们是狼夸羊肥,不怀好意而已。
大家都知道,所谓的泰山封禅,一路游历过来,其实是很烧钱的,但是有许多大有作为的帝王将相,都把登泰山进行封禅大典作为终极目标,李世民也是心痒痒的,一直寻找机会前往泰山。
所谓跟着老虎吃肉,围着狐狸闻屁,大臣们和李世民一样,对于游泰山也是心向往之不谋而合了。
正好,有文武百官提出了建议,李世民立马露出了一副顺着大风划大船顺着梯子往下窜的表情:“就听诸位爱卿的。”
日期:2019-08-09 11:47:14
4、长孙皇后保魏征 忠臣谏言过一生
“有力的理由造成有力的行动。”前往泰山的仪仗队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李世民一声令下。
魏征不知道从哪儿像趵突泉一样冒出来,一副如丧考妣,一副哭天抢地,一副皱得像黄土高坡一样的苦瓜脸,就差像孕妇难产的模样,一步三倒地跑过来。
魏征大呼道:“陛下,使不得,使不得。”
李世民的脸犹如空调一开,冷却下来,劈头盖脸问道:“封禅第一标准是什么,你给老子说说?”
魏征严肃地说:“业绩。”
李世民又问道:“现在人均收入翻一番了,难道我的业绩不够高吗?我的名声不够好吗?”
魏征实话实说:“高,实在是高。好是好,但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