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浮世录》
第54节

作者: 华太师
收藏本书TXT下载
  “幸好,我在这古稀之年能收得如此聪慧的徒儿。”周桐把那本兵书交到了岳飞手上,肃然道:“鹏举,为师为你取这个字,就是要让你为国为民效力,你取得这份兵书下山后,不知有何打算?”
  岳飞双手颤抖着接过了武侯遗书,用布包上放入怀内后,才用坚定的语气回答:“徒儿打算去东京参加武举,为朝廷效力,驱逐外寇,还我大宋一片锦绣河山!”
  “此举不妥!”周桐目光一沉,直接否决了岳飞的话。
  岳飞一时也不知道如何应答,看向周桐的目光中终于流露出了几份少年人的迷茫。
  “你可知天下是谁人之天下?”周桐面色凝重,一脸慷慨激昂的神色:“不是那赵宋皇朝,更不是那皇帝一人,而是我等汉人,这份身上的血脉,脚下的这片土地!”

  岳飞听得心潮澎湃,全身是热血沸腾,想起了自己背后母亲刺下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大喝一声:“师父说得极是!”
  “师父的意思,可是让徒儿去延安府老种经略府处投军?”岳飞说完,便更加坚定了心思,师父应该是想让自己到边军历练,为国家,也是为自己一刀一枪搏出些功名来,而不是在朝廷的派系斗争中混的失去自我。
  周桐没有回答,只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心中一动,岳飞突然想到了什么,又开口道:“师父不是说我有四个师兄,那……”
  “此事,我原本不打算提的。”周桐沉默了半天,还是嘴角动了动说了出来:“北地神枪史文恭,便是你那三师兄。”
  说到这里,周桐又停了下来,目光中带着一丝悔意。
  “那史文恭叛师反国,愧为汉人,早已成了金贼的奴才!”

  原来如此!这个史文恭愧对了师父的一番教导,既背叛师门,又是叛国通敌,难怪师父不愿提起他!
  岳飞想到这里,也是咬牙切齿道:“师父放心,徒儿终有一日会擒得那叛徒,让师父亲手杀死他!”
  “行了,你有这份心便好,事不宜迟趁早出发。”周桐拍了拍岳飞的肩膀,嘱咐道:“徒儿切记,人的一生不可叛国害人,若是朝中奸臣腐蚀拉拢,务必坚守信念!”
  岳飞重重地点了点头,再次双手抱拳,大喝一声:“师父保重,徒儿先行告辞!”
  说完,岳飞转过身去,拿起一旁的铁枪,往后方的峭壁下纵身一跃,双腿往石壁上一踏,呼吸间已经平稳落地。

  “高俅,你可曾想到过,我周桐在这山野中还能为大宋培养栋梁之才?”周桐双手后背,看着下方的云层,面色略微有些阴沉,“你和你的时代,马上就要毁灭,到时候你就准备好付出代价!”
  东京开封府,华仁堂内。
  “孔神医,不知她的情况到底如何?”
  董平坐在床沿边,看着躺在床上的程婉儿,她的脸色没有任何变化,那片淡紫色也始终没有消散。
  “若是我救不活的,便是阎王也只能看着。”孔厚头也没抬,语气淡然:“董先生不如先准备好银两,此毒不是寻常之疾,药材花费可不少。”
  董平呵呵笑道:“先生只管用最昂贵的药,钱财不必在意。”
  孔厚又诊疗了一会,才抬起头来,取下了手中的手套,摇了摇头,沉声道:“此毒名为“九幽翠墨毒”,世间无人能解,我只能勉强吊住这位姑娘的性命,实在无能为力,还请见谅。”
  九幽翠墨毒?

  董平眉头一皱,这种毒一听名字就像异域的毒药,自己对那个宇文令的怀疑顿时又加重了几分。
  不过,别人毕竟始终都在帮自己,怀疑归怀疑,现在也不能怎么样。
  况且,无人能解?那可不一定,你孔老二那个天下第二的帽子可还没摘掉!
  “那么,先生还请告诉在下能作些什么?”董平笑了笑,将手装作往包裹内一探,从次元空间内取出黄金一百两放到了一旁的桌案上。
  孔厚也不答话,只是叫人收下了黄金,拿出一张纸来,写了几个药材的名字,递给了董平,“先生按这上面的药找齐,我就能配出续命三个月的药来,不过你可要想好了,要是找不到人治疗,三个月后她还是活不了。”
  董平接过单子看了看,目光从纸上快速扫过,不禁眉头一皱。
  看来,今晚要去一趟皇宫了!
  皇城外围,是一圈宽大的护城河,在高大的城墙之上,往来的是数以百计的禁军士兵。
  皇宫内,垂拱殿。
  赵佶身着龙袍,端坐在龙椅上,这个天子的脸庞,却一改前日的烦恼,尽是得意之态。
  朝中的大权如今尽在掌握,连禁军的大半也在自己或者李纲一党的直接控制下,这一切,都让赵佶一扫颓态,对于朝中党争也再没有了以前的力不从心。
  对于高俅,他原本倒是想直接将此人找个借口革职下狱,但是李纲和宿元景二人再三相劝,高俅掌管禁军多年,威望俨然,若是将其斩尽杀绝,必然为患不小。

  再加上高俅一直表现的十分顺从,对于自己提出的一些政见,高俅也从来不再说话,所以,他决定给高俅一次机会。
  目光往下方的群臣扫去,赵佶心中豪气顿发,这一刻,仿佛自己已经有了当年太祖之风。
  如果高俅今天面对自己下达的命令无有二话,那么,赵佶就会对这个高太尉的过去既往不咎,把他当成一颗棋子来掌控。
  对于这一点,又是李纲在极力反对,对于控制高俅,他是想都不敢想,这个人的老谋深算,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够驾驭的。
  李纲和宿元景一致认为,把这人晾在一边就可以了。
  但赵佶只是笑着摇了摇头,自己现在权倾天下,高俅之流引为爪牙有何不可?

  “众位爱卿,近来前线告急,边境三镇送到朕这儿来的公文是堆积如山,数以百计啊。”赵佶用威严的声调对下方发着话,目光中透着一股绝对的自信。
  “朕听闻百姓死伤,大宋城池破损严重,仓库辎重被掠,边民流离失所,每天一想到这些,朕是痛心疾首啊。”
  赵佶一说到这里,跟眼眶真的有些湿润了一样,用手装模作样的擦了擦,众臣见皇帝性情大变,也是纷纷闻者落泪见者伤心。
  “圣上爱民如子,臣等是感激涕零啊。”童贯激动地双膝一跪,语气激动道:“微臣童贯不才,愿领西军前往破敌,为圣上分忧。”
  “童枢密忠心可嘉,但此举妥实不当。”李纲在一旁笑了笑:“西北边军得防御西夏,地位举足轻重,我看不如听圣上发落。”
  赵佶见童贯如此忠心,已是心中暗喜,目光一转,只见高俅也是始终闭口不言,沉默了片刻,赵佶开口道:“如今朝中国库耗费巨大,出兵实为不易,以朕看,就诏安梁山宋江一派人马去讨伐辽国,不知如何?”

  说话的同时,赵佶也一直在关注高俅的神态。
  果然,赵佶话音刚落,高俅就动了。
  只见高俅干脆利落的跪了下去,语气淡然道:“圣上此言极是,臣愿亲自前往梁山,替圣上分忧。”
  赵佶听了,顿时大喜过望:“高太尉如此为国为民,朕甚为高兴,传旨,太尉高俅带禁军三万前往梁山主管诏安一事,随行将领自由挑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