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个朝代》
第32节

作者: 过河卒
收藏本书TXT下载
  郭致远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对徐光启这样有风骨的知识分子,你若以利诱之,他绝不会动心,只有以国家存亡民族大义动之,才能真正触动他的心,而他刚才的话也是故意夸大了的,此时的欧洲虽然已经出现了民主制度的萌芽,但三权分立制度的真正建立却还早得很,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发表都要到1748年以后了。
  而他这样做就是要激发起徐光启的民族危机感,同时也在徐光启这位学习西洋文化的先驱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即使徐光启不能为自己所用,至少能早些唤醒这个时代的先进知识分子,或能让鸦.片战争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就站起来朗声道:“徐先生也不必太过心急,我华夏人杰地灵,而西洋诸国与华夏远隔重洋,要兵临城下也非易事,只要我们能从现在起发愤图强,师夷长技以制夷,未必就没有一战之力!……”。

  “师夷长技以制夷!”郭致远的话仿佛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迷茫中的徐光启的心灵,也让徐光启陷入了久久的震撼中,以至于连郭致远起身告辞都没有反应,郭致远暗叹了一口气,看来自己是没可能将徐光启招入麾下了,好在种子既已埋下,总有一天会要生根发芽的。
  本来郭正域是希望郭致远能过了春节再去赴任的,但吏部却连续下了两道公文,要求郭致远务必在春节前到任,否则就要问其懈怠之责,不用说这又是沈一贯捣的鬼。
  不过郭致远对此倒是无所谓了,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立刻启程了,人在京城,心却已经飞到了古田,那里将是他在这个时代崛起的根据地,他将在那里开启自己的王图霸业,想到这些,他就感觉自己的热血都快要沸腾起来了。

  但真要赴任要准备的事情却很多,首先这一路上的盘缠就不是个小数目,之前为了救郭正域,郭致远把家里的现钱都用得差不多了,而郭正域春节后也要赴任,同样也需要盘缠,最后郭正域只能将名下的一些田产卖了,凑了八百两银子,给了郭致远五百两,自己只留了三百两。
  可就是这五百两也有点紧巴巴的,置办马匹、马车及一路上的用具就用去了近两百两,还有这一路上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睡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估计到了古田就剩不下三瓜两枣了,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之前郭志远为救郭正域打点的时候,一出手就是几百两银票,现在想起来真有点肉疼了。
  幸好这时有人雪中送炭来了,太子朱常洛派人送来了一千两银票,说是送给郭致远的盘缠,很明显朱常洛还没有死心,想继续招揽郭致远,这一千两银票郭致远自然是老实不客气地笑纳了,至于朱常洛这位未来“一月天子”的招揽却是浑然没放在心上,有了自己这只小蝴蝶的出现,朱常洛最后能不能当皇帝还两说呢。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郭致远去吏部取了自己的官身公文印信,置办了官服,选了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就正式启程了。达观和沈令誉果然守信来投,此时驾着一辆马车跟在队伍后面,张承腰佩长刀骑着马威风凛凛地在前面开道,王喜带着几个家丁手提哨棒护卫在马车两旁,让郭致远这支队伍看起来还有那么点气势。
  郭正域一送再送,拉着郭致远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虽知这是便宜老爹的一份拳拳爱子之心,心早已飞到千里之外的郭致远多少还是有些不耐,而且他也很不喜欢这种离别伤感的气氛,强笑道:“爹,您别再送了,再送就出城了,您的嘱咐孩儿都记下了,孩儿已经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了,爹爹无需担心孩儿,倒是爹爹你自己要保重身体……”。
  郭正域欣慰地望着儿子,硕大的喉结激动地上下颤动着,是啊,儿子已经长大了,再不是以前那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了,自己不能永远让他生活在自己的羽翼之下,现在他有了更广阔的天空,这只雏鹰终究要独自经历人生中的风雨才能成长啊!终有一日,儿子将成为那展翅高飞的雄鹰,成为自己最大的骄傲!
  一直送出宣武门外,郭正域停住脚步,向郭致远依依挥手告别,这才让郭精忠扶着自己回转,望着便宜老爹有些蹒跚的背影,郭致远的眼泪就下来了!

  擦干眼泪,甩掉伤感,郭致远毅然地转过头,前路上还有着太多的艰难险阻等着他去超越呢,突然他的眼神一下子凝滞了,露出了不敢置信的神情!
  只见前方徐光启一身青衫,背上背着个大大的棉布包袱,正站在城门外的大树下微笑着望着郭致远,见到他就大步走了过来,恭谨地施了一礼道:“公子,在下在此等候多时了,前日听公子一言,方知子先实乃井底之蛙,空活四十余岁亦不过虚度春秋,在下已经考虑清楚了,愿追随公子左右,效绵薄之力……”。
  郭致远嘴巴张得大大的,欢喜得心都快要跳出来了,好半天才缓过神来,哈哈大笑道:“若先生乃井底之蛙,则天下间再无明白之人了!先生愿助我,实天助我也!哈哈!……”。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芳香,温柔的阳光洒在脸上,说不出的舒适惬意,郭致远骑在马上,身体随着马蹄声微微起伏,行走在这个没有雾霾,PM2.5绝对达标的时代,些许的离愁别绪也随着徐光启的到来彻底烟消云散,让郭致远心情好到了极点,颇有点春风得意马蹄急的感觉,几乎要放声高歌起来。
  徐光启坐在马车上,手中拿着一卷书,望着骑在马上意气风发的郭致远,嘴角微微翘了起来,想不到这位语出惊人见识不凡,总表现出与他年纪完全不符的沉稳有些令人看不透的郭公子,居然也会有这样天真率性的一面。而令自己最后做出决定,决心誓死追随的,除了他那远超今人的见识,或许也正是因为他有着这样一颗在这个时代不多见的赤子之心吧!
  不过郭致远的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长时间在马背上颠簸让他的胃有点受不了了,大腿内侧也磨得有些生疼了,再也顾不上耍威风,下了马改和徐光启同乘一辆马车,即便如此,还是有些恶心反胃的感觉,显然这是晕车的前奏。

  突然一匹快马如闪电般从他们身边一闪而过,还险些惊了拉马车的老马,郭致远刚要出言相斥,对方却已跑远了,那骑马的背影居然看着有些眼熟,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了。
  郭致远与徐光启在马车上聊了一会儿,只感脑袋昏昏沉沉,最后竟然睡了过去,再醒来已是太阳西下,倦鸟归巢之时,肚子也已饿得咕咕叫了,这时在前面探路的张承纵马回驰而来,禀报道:“大人,前面有一小镇,我们可以在小镇上落脚,歇一晚再走吧……”。
  小镇上只有一间客栈,想必平日在此住宿的客人并不多,见郭致远一行这么多人,知道是大生意上门了,客栈老板娘,一名浓妆艳抹的中年妇女赶紧迎了上来,涂得鲜红的血盆大口笑得合不拢嘴,脸上的粉簌簌往下掉,“哎呦,今儿一早就听树上喜鹊叫,就知道肯定有贵客要登门,这位公子长得可真俊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