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价值,有时是无价的》
第32节

作者: 三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关云天也意识到,校园砖厂既然还要继续存在下去,就应该有个认真干事的样子,原来委托给一位外聘的吴姓经理,表面上倒还过得去,实际上管理松散,效率低下,砖厂产生的效益只能勉强维持。
  这回周媛媛直截了当地提出来让她父亲管理校园砖厂,而且校园砖厂也的确有加强管理的必要,关云天觉得让岳父周福山去校园砖厂帮助管理也未尝不可?但要把整个砖厂交给他,关云天更不放心。

  “媛媛,你想让老父亲去校园砖厂帮助加强管理,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明后天你就可以通知他去砖厂上班。”
  “真的?那就把姓吴的撵走,我父亲管理砖厂,保证干的比他好。”周媛媛显得很高兴。“不,我说的是让老父亲帮助加强管理,而不是撵走老吴,让他全权管理。”关云天再次强调自己的意思。
  “你是说让老爷子跟老吴共同管理?”
  “对,让他俩共同管理,你认为不好吗?”
  周媛媛想了想,“也挺好,以前老吴一手遮天,真把校园砖厂当成他自己的企业了。”
  “那好,你通知他去砖厂上班就行,明天我让公司办公室下发个通知,以公司名义任命他为砖厂后勤经理,老吴为生产经理,砖厂的总经理还是我来兼任。”
  安抚好了周媛媛,后院的火熄灭了,关云天又可以将思绪集中起来,考虑昌达公司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

  跨行业经营对于关云天已经不是新鲜事,从生产红砖到帘子布,那是关云天面对的第一次挑战,如今企业又站在企业发展的十字路口,根据关云天的分析,他认为再次跨行业已经不可避免,因为企业目前从事的两个行业,已经没有发展空间。
  这段时间关云天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第一次跨行业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既有幸运的成分,更主要还是当时得到了好心人的指点,否则依靠误打误撞,说不定早就碰得头破血流了。
  再次选择跨行业发展,关云天慎重了许多,没有一定的了解,他不敢轻易涉足。县联社主任老孙那次提到的轮胎制造,这些年因为业务往来,跟那个行业倒是打过不少交道,对其多少有些了解,除此之外,关云天对其他行业几乎一无所知。
  要想对轮胎制造业进行深入了解倒也容易,除了有恒源橡胶公司总经理老王那样管理企业的朋友,还有李长津那种轮胎行业的技术专家。考虑到同行的竞争关系,关云天怕轮胎行业的老板不说实话,在作决定之前,他想跟李长津做一次深入交谈,应该算是一次详细咨询。
  李长津虽然对帘子布的生产技术并不在行,但在建厂初期,关云天还是聘请他为昌达公司的技术顾问,毕竟关云天从前没有接触过工业技术,对外交往在涉及技术方面的问题时,有个懂技术的人在身旁,关云天觉得心里踏实。
  昌达公司正常运转后,李长津觉得没有自己什么事了,即使在关云天的一再挽留下,他仍然执意辞去了顾问职务,自那以后,只在年终岁尾,跟关云天每年才有一到两次相聚。

  当关云天把电话打到李长津就职公司的办公室,李长津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出差。“李工你好,现在忙不忙?”
  “关总啊,你好!我正在收拾物品准备出差。”
  “哟,你要出差?去几天?”
  “估计得十天半个月吧,关总你有事吗?”
  “哦----,也没什么事,等你出差回来再说吧。”
  听出来关云天的语气中好像有点失望的情绪,李长津追问道:“关总,你一定有事,我不着急走,有事你请讲。”
  跟李长津是老朋友,关云天和他也没有必要过分客气,“李工,我有件事想咨询你,在电话里又说不清楚,还是等你出差回来,咱们见面再说吧。”
  “等我回来得十天半个月以后,不怕耽误你的事吗?我明天早上的火车,要不今天晚上咱们见个面?”老李办事向来干脆。
  “今天晚上----?也好,那就六点左右,老地方见。”
  傍晚,在他们相聚常去的那家酒店,关云天跟李长津在一间小包内见面了,李长津酒量很小,他们相聚以交谈为主,喝酒多少并不在乎。
  安排好菜品酒水后,关云天回到桌前,也许想早一点结束,李长津开门见山道:“关总,你要咨询什么事?”

  “我想向你咨询轮胎行业的发展前景。”关云天也开门见山。
  “轮胎行业发展前景?你怎么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了?”老李用奇怪的目光看着关云天。
  “李工,你知道做企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根据行业特点,我们现在做的帘子布行业几乎没有上升空间了,要想企业往前发展,我打算跨行业经营。”
  “难道你想涉足轮胎行业?”
  “不瞒你说,除了帘子布,我只对轮胎行业多少有些了解,根据金融界一位朋友的观点,他认为轮胎业的前景还不错,但你是业内专家,我想听听你的见解。”
  “关总,在介绍情况之前,我想先提醒一句,轮胎行业是个资金、技术和人才密集性行业。”
  “看来李工是在担心我的实力,我知道按企业的现有条件,昌达公司不适合涉足轮胎行业,但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当初你鼓励我进入帘子布行业,那时我只是个制砖烧砖的,对工业企业的管理经营一无所知,经过努力,最后也做起来了,而且现在做得还不错。我们的企业在不断进步,情况也在发生变化,你说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我觉得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将来一步一步地得到解决,你只需给我介绍行业前景就行了。”关云天非常直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了解关总的能力和魄力,那好吧,我就谈谈自己对这个行业的一些理解和认识。”
  李长津从行业性质、当前所处发展阶段和行业前景谈了对轮胎行业的看法,然后总结道:“从广义角度讲,轮胎也属于汽车零配件,但它跟其他零配件又有所不同,它属于一个专门行业,有一套独特的标准和生产管理体系。总而言之,随着汽车行业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轮胎行业也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那就是说,如果昌达公司下一步想继续发展,抛开企业现有条件,单纯从投资方向而言,选择轮胎行业是可行的?”
  “我认为可行。”
  在李长津的引荐下,关云天请国内一家著名橡胶设计院做了一份“年产五十万套车用子午胎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对比昌达公司的现有条件,关云天要逐条逐项地找差距,为新项目做准备。
  从大的方面讲,筹备新项目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不外乎资金、土地、人才和技术。
  这几个方面,难度最大的工作是项目融资,将来的管理和经营人才当然也很重要,但只要肯花钱,在人才市场总能找到合适人选,至于项目用地,富源县经济开发区正在面向全国招商,如果昌达公司有新项目大项目,那是开发区管委会求之不得的。技术方面,可以从橡胶设计院成套引进,只要谈妥价格,具体事宜根本用不着关云天操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