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价值,有时是无价的》
第42节

作者: 三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本以为胜券在握的老吴得知这一报价,震惊的一时说不出话来,心想,这不是赔本赚吆喝么?他把这一消息迅速告诉了自己的朋友,对方干脆利落地回答:“这个价格没法干,再低就更不可能了。”于是,老吴的朋友决定退出竞争。
  最终,周福山的远房侄子得到了窑炉改造工程的施工合同,因为包工包料,合同签订的很详细很正规,除了价格,还包括材料规格、施工期限、甲方配合及付款方式等等条款。
  老吴作为主管生产的经理,对施工情况进行监督是他的权力和职责,也是公司总经理关云天希望他做的,当然,如果他对施工情况不闻不问,也没人说他失职。因为在招标过程中出现的别扭,老吴真就对窑炉改造的施工情况漠不关心。
  有一天正当老吴值夜班,下班后施工队运来了一车耐火材料,保管员验完货正准备办理卸车入库手续时,也许闲得无聊,对此本不关心的老吴走了过去,围着拉耐火材料的车转了几圈,看了看车上的耐火材料,告诉保管员不能卸车,不要办理入库手续,并让司机把货拉回去。
  周福山那位远房侄子和他的施工队,在施工期间都住在砖厂,耐火材料就是他订购的,一听不让卸货,还让把货拉回去,司机马上找到他汇报情况。
  老周这位远房侄子找到老吴,“吴经理,为啥不让卸货呢?”
  “我问你,合同规定的耐火材料厚度是多少?”老吴不用正眼看对方。
  “五公分呀!我定的就是五公分厚的耐火砖。”
  “我看你这些耐火材料也就四公分半。”

  “不可能啊!哪有这个规格的耐火材料呀?”
  “不信是吧?那我给你用尺量一量。”说完,老吴真的去仓库拿来一把尺,自己动手开始测量起来,一两分钟后,老吴举着手中的尺子,“四点七公分,不信你自己量。”并把尺子递给对方。
  老周的远房侄子结过尺子亲自测量,“四点八公分,跟五公分也差不多。”
  “嗬!差不多?合同规定五公分,你订购的材料才四点八公分,这叫差不多?怎么不是五点二、五点三公分呢?”老吴越说越气愤。
  “吴经理,你说怎么办呢?”对方无可奈何地问。
  “你问我怎么办?这耐火材料又不是我订的,工程又不是我承包的,我知道你该怎么办!啥也别说了,合同上耐火材料的规格写的清清楚楚,一切按合同来,不符合规定就得拉回去。你不是问我怎么办吗?我看就该这么办。”
  对方根本没有把货拉回去的意思,老吴又不让卸车,双方就这样僵持着。过了十来分钟,老周那位远房侄子到办公室给他打电话,把现场情况向老周作了汇报。
  老吴腰间的传呼机响了起来,他按显示的号码回了过去,才知道是周福山打来的。“耐火材料厚度究竟差多少啊?”老周问。
  “差两三个毫米。”老吴答。
  “哦,也差的不是太多,要不你让保管员先办入库,把货卸了吧。”老周以商量的语气说。
  “那可不行!合同上明文规定耐火材料厚度是五公分,他这才四点七八,与规定明显不符,还不知道前几批进来的耐火材料是不是符合要求。”老吴的态度显然没有商量的余地。
  “只有这一批从别的地方进货,他们以前那几批我都看了,没有任何问题,不行的话把这一车收下吧,让他们保证以后绝对合格不就行了嘛。几百公里路程,拉回去光运费就得好几千,这个工程他们本来就挣不了多少钱,再来回折腾,不就更没法干活了吗?”周福山压低嗓音,以近乎哀求的口气跟老吴说。
  “周经理,这项工程是他们自愿揽下来的,既不是你,也不是我,更不是关总央求他们,所以,工程挣不挣钱,挣多少钱,完全是他们的事,但坚不坚持合同条款,却是咱们砖厂的事。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老吴这话,看似不疼不痒,实则把老周噎的不轻。
  “是呀,可他们已经到了这个份上,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让老吴戳中了软肋,老周说话也没了底气。
  “当初的竞标价格是他们心甘情愿接受的,又没人逼迫他们,现在说这些没有任何用处。周经理你想想,如果不按合同办事,你认为公司和关总知道了会怎么样?”老吴有点不耐烦。
  老吴认为,竞标时对方故意把价格压得很低,以为别人不知道其中的奥秘?不就是为了不惜一切代价拿到合同,然后再从材料费上赚回来吗?注意打得不错啊!但是,这雕虫小技被我识破了,看你往下怎么收场!

  自从老周来到砖厂,老吴就感到处处不顺,因为老周的告密,前段时间老吴还被公司罚款一千元,既让他损失了金钱,又在职工面前丢了面子,老吴心存怨恨,一直想找个机会报复老周,这次总算让他逮着了,双方都心照不宣,老吴岂能放过这报复的机会?尤其是最后这句话,别看老周是关云天的老丈人,也害怕老吴把事情捅到总经理那里。
  周福山还想说几句软话,让这件事情过去,对面的老吴却把电话挂断了。
  回想老吴刚才说的那些话,再联系到自己跟老吴这一年多相处的关系,老吴拿合同原则说事,毫无通融余地,周福山更害怕他把事情向公司领导汇报。
  老周低着头,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试图想出个办法来,说啥也不能把已经拉到厂里的耐火材料再拉回去。

  过了十多分钟,周福山猛然掐灭手里剩下的半截烟头,他抓起电话,拨出了一串号码,然后放下电话等待回电。
  不到五分钟,老周面前的电话响起铃声,听筒里传来他那个远房侄子的声音,“二叔,你找我?”
  “哦,我想问问你身上带没带钱?”
  “带了,不多。”大侄子不解其意。
  “有多少?”
  “一千来块吧。”
  “差不多够了。按我说的,你找老吴,就说想单独跟他说几句话,你把他叫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最好是一间屋里,如此这般,应该就能搞定他。”老周终于替他侄子想出了办法。
  “这样能行吗?如果人家不要呢?”
  “你放心,就凭我对他的了解,这一招肯定管用。”
  挂断电话,老周的大侄子来到室外,见老吴正好一个人站在厂区的道边抽烟,他走了过去,凑得很近,低声对老吴说:“吴经理,咱们到那边去,我有几句话想单独跟你说。”

  老吴一愣,一时没明白什么意思,就跟着对方朝厂区西南角的一排平房走去。
  两人进了一间空屋,没等老吴说话,周福山那大侄子抢先道:“吴经理,我来你们厂里施工二十多天了,本来早就想单独拜访你,请你吃饭,由于工期紧张,一直没有得空,觉得很过意不去。我这里是一千块钱,你拿去买两条烟抽。”说着,一把将钱塞进老吴的上衣口袋里。
  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让老吴一怔,“你,你这是干什么?”老吴马上镇静下来,故意推辞着,却没有把钱退出来的意思,“你这样不好吧?”
  “吴经理,你代表砖厂,我理解你的难处,可我们也不容易。如果把这车耐火砖再拉回去,光运费我们就得赔上好几千,你能不能高抬贵手?”
  “这......,好吧,不过下不为例啊!”刚才的情节出乎老吴的预料,他的脸上表情僵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