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这种“名言”,而且是一定会名扬天下的“名言”,想要总结出来,是要看机遇的。
可与而不可求。
但“白沙猛夫”瞧着张口就来啊,脱口而出毫不费力。
“怎么了?”
李解看公子巴突然就心情抑郁起来,于是问道。
一脸郁闷的公子巴眼神复杂地看着他,好半天才道:“首李如何有此良言?”
“我受命于天啊。”
双手一摊,李村长表示基本操作,很正常。
二人同时抬头看了看天,没有乌云,没有闪电,没有雷鸣。
很好。
要不是还要恰饭,公子巴现在就想跳江!
过了好久,见公子巴平复了心情,李乡长这才又问他:“这乡帅一职,可要前往姑苏面见大王?”
“首李不过是‘百沙’之长,岂能面见大王?此乃大王怀柔‘沙野’之德政。”
所谓“怀柔德政”,大国多少都有类似的手法。吴国主要是针对“沙野”“山越”,因为这两个都是组织松散的势力。尤其是“沙野”,因为常年边缘化,连像样的狠角色都没有,所以连被“怀柔”的资格都没有。
反而“山越”因为吴越两国不断扩张的缘故,大多数都被赶到了山区,地理环境促使着“山越”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势力。可能一座山头一片山区,就是一个“山越”部落,所以不管吴国还是越国,为了稳定边疆,都会对“山越”部落进行“怀柔”。
具体操作,就是各自封某个部落的酋长为本国体制内的某个爵位,然后跟这个部落通婚,只要定期上贡一些基本物资,就算是和和睦睦。
讲白了,只要实力够了,各国君主,都会过来拉拢你,当然要说有多么高看,也谈不上。
这些被“怀柔”的自治势力,基本上都抗不住任何一个大国的一波流。
所以大多数接受“怀柔德政”的势力,最多三代人,就会被大国消化。要知道,要发展出一个能够自治的小势力,没有三五代人的艰苦努力,根本没戏。
整个过程中,修桥铺路盖房建屋都是最基本的,但重点就在于对土地的改造。可能原本那片地区还是山林水泽,可经过三五代人的努力,就变成了耕地良田。
什么都搞好了,被人“怀柔”一下……就成别人的了。
可惜归可惜,但不管哪个自治的小势力,都没办法阻挡这种结果。毕竟,自己内部的中下层,那也是多少有点追求的啊。
再加上一般大国的“怀柔”政策对小势力的上层还算优厚,并且大国的武装力量,也是很难抗衡的存在,所以就算再怎么纠结,结果都是注定的。
“不用见吴王?”
李乡长一听,有点失望,还想着看看吴王勾陈长啥样,然后再去蹭个图书馆借书卡呢。
“乡帅一职,只需太宰之佐助,便可通传定之。”
“佐助?我还卡卡西呢,卍解!”
相当失望的李乡长顿时就变成了暴躁老哥,寻思着这吴国的图书馆,怎么地都要去办一张借书证!
第二十三章 刷新认知
作为新鲜出炉的阴乡乡帅,李乡帅的个人威望,在短期内达到了“沙野”中的最巅峰。
没办法,这么多年了,“百沙”之中,只有他“白沙”达成了这个“沙野”之人看来几乎不可能达成的成就。
从今天开始,“白沙村”的人,就可以自称“吴人”,跟别处的“沙野”交流,就能用“我大吴”为开头。
我大吴牛逼,我大吴给力,你们这帮臭土鳖!
“下柳啊,没想到你还有管理上的才能。那为什么你还混到这种地步呢?堂堂一国之公子,流落在外……要么你们六国国君眼瞎,要么你长得丑。”
“我长得丑。”
公子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宁肯自己丑,也不能辱没国家!
见他这么光明磊落,李乡帅当时就给公子巴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老铁,够敞亮!
阴乡成立之后,接下要迎接的最大挑战,并不是什么江北的地盘。而是如何梳理大量的“移民”,每天都有上百的“沙野”之人前来报到。
很多小型“沙野”,就是全家老小一波流,举族前来投靠。
成为阴乡的一份子之后,固然是要付出很多东西,比如说自己的人身自由权。当李乡帅要开展工作的时候,肯定要征发劳役,挖沟开河盖厕所,这都是要用到人的。
再比如种地,现在开辟出来的新田,李乡帅说这是他的地,谁敢反对?
谁反对就被开除乡籍,让你在野外自生自灭。
说到底,吴国设置阴乡,是针对李解,而不是针对“沙野”之众。
一千个“沙野”土鳖,也比不上一个李解。
有了这个基本认知,不难看出,所谓的阴乡乡帅,更多意义上,就是阴乡的土霸王大酋长。
吴国方面,对阴乡发生什么不感兴趣,一应变化,只找当头的李解。
至于说酬劳呢,就是整个阴乡的治权甚至是所有权。
当然明面上来说,这地皮还是吴国的,是大王勾陈的。
不过大王又没开工资发薪水给李解,李乡帅为了稳定“沙野”,是费心费力流血流汗,多么忠心耿耿啊,总得有点好处不是?
这个好处,就是整个阴乡。
李解拿到了吴国大王派发的开发许可证,那他就是这一片大王唯一指定认证的开发商。
所以李乡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搞什么都是对的都是合理合法的。
有人开荒了,种地出了粮食,以前没人管,自种自吃也挺好。但现在不一样了,李乡帅来了,这你种了粮食,不得拿出来一点?李乡帅保护这片土地,收点保护费也是应该的嘛。
当然了,有的人有脾气,也是正常的,可能不愿意给。
不过不要紧,不愿意给就不给嘛,要允许别人有选择的权力。
不给可以不种嘛。
或许有的人想不通,明明是我先来的,明明是我先开的荒种的地,凭什么赶我走?
这时候,大王派发的开发许可证就可以掏出来了。
一般就是官帽子外加丝绢做的身份证明,可能还有一把刀或者某个兵器,总之,这些都足以证明,大王把这块土地的管理权,交给了李乡帅。
李乡帅赶你走,还需要解释吗?
想要什么样的解释,当场就写一个给你,还是简体大篆双文字的。
所以说,当看到李解成了阴乡乡帅之后,“沙野”之众稍微长了脑子的都明白,以前的日子,算是一去不复返了。
好日子坏日子都得过,再说了,“首李”看上去还是很好说话的样子。
“这几日登记来阴乡的‘沙野’之徒,有多少?”
“全部在此。”
哗啦啦啦啦……
一卷卷的竹简、木牍,上面都是一个个“沙野”之徒的名字年龄性别来历……
公子巴还是相当有水平的。
不过李解很不满意,不是针对公子巴,而是针对竹简和木牍。
为了登记造册,发动了大量妇女加工制作竹简和木牍,不但要打磨,还要修型,实在是浪费了大量的劳力。
在李工头眼中,这些都是不必要的劳动工时,毫无意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