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坐着,翻了语文本再翻数学本,杨政丞还是没法下手。
把李悦的备课本拿来,翻开,一笔娟秀的字迹。整洁的页面,看着让人舒服。看一课,见备课本上写着: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思路、教学过程等等。虽然没人给杨政丞解释这些是什么,他想了想,觉得不难理解。
备课顾名思义就是将一节课准备怎么讲,先整理出思路,要让学生掌握这堂课的知识,理解变成自己的东西。
如此想,杨政丞琢磨昨天那节课:《民族小学》,除了字词、语句基础的东西之外,第二层次的就是中华有多少民族,然后升华为大中华一家亲的思想高度,让学生自小培养爱国、讲礼貌、有良好修养的情操。当然,也不必过份解读。
课文中有几个字比较难记,听写、抄写则是必要的手段,褒奖爱学习的、促进贪玩的,则是老师要时刻记在心中的事。至于教学过程,就看各人自身的经验,不同老师,对讲习的内容肯定千差万别。
自己到落鹰坪来给学生讲课,还要了解学生的情况,不能用以前自己的经验来对待他们,这里的学生接触面、接受的外来信息,无法跟之前自己所处的环境相比。备课时,就得琢磨怎么讲,才让学生觉得熟悉,让他们用自身的经验来理解新知识,掌握起来才快。
这一琢磨,时间过得快。李悦来叫他吃早餐,杨政丞已经写了两页,是不是合符教学且不说,总算又迈出一步。
两人吃了饭,杨政丞见早上的铝水桶还在烧着热水,不明所以。李悦不提,他也不问,总之能够看明白。
有少数学生来校了,陆陆续续的,杨政丞见学生来,心里生出温馨感。学生们跟他们俩招呼后,先跑去教室,将书包放位子盒,然后出来,在坪院站着。看他们的样子,像在排队,是习惯性的程序。
随即,见李悦用塑料桶提水出来。杨政丞忙去帮她提,到坪院,李悦用塑料盆盛水,让到校的学生洗脸。
看李悦脸上和煦的笑容,学生则规规矩矩站在她面前,扬着小脸,受用地等李悦帮他们擦洗。洗了脸,然后是手,对指甲长长了的,则拿了剪刀剪指甲。做好这些,才让学生走,换一盆水后轮到下一个学生来洗。
看到这场景,杨政丞有种忍不住泪目的冲动,李悦母性的光辉太足。到学校来的学生,有的在家根本没洗漱,有的却是洗脸了的,李悦一丝不苟地将每一个学生洗干净,才让他们到教室去读早课。
早课的声音很响亮,起先声音比较单,随着加入的人多起来,声音形成共振,给人一种完全新生的冲击感。杨政丞在旁边关注着热水桶里的情况,及时补充。
“李老师,你真是好样的。”杨政丞等学生都进教室,笑着帮李悦将盆、桶拿回厨房。
“孩子们才可爱。”李悦笑着说,“杨老师,今天是你第二天上课了,不紧张了吧。”
“应该不紧张。”杨政丞笑了笑,“昨天出糗啦。”
“这很正常,”李悦说,“我当初一个星期上课都在紧张,每天走进教室都软腿。杨老师是大学生,我哪能跟你比。”
“如今你是老司机,又是女司机啦,厉害着呢。”杨政丞笑着打趣,李悦也笑笑。
到办公室,李悦说,“杨老师,小二班你包班上课,我建议是语数科目换着上。当然,有时候上一堂课没讲完,下一节课接着讲也是必要的,灵活处理。我们只要讲完课本,学生能够接受就行。镇上完小不会过于干预,他们主要关心的是每一学期完成教学任务,不管过程。”
“好的,李老师,你得多指导我才好,别让我拖累你受到完小校长骂。”乡村小学在行政和业务上都接受完小管理,学区校长、主任等都可能到村小来检查工作的。
“我们一起努力。”
“对,为孩子们努力。”两人在办公室击掌,互勉。击掌之后,对视一笑。
“李老师,你笑起来很好看哦。”杨政丞戏说一句,李悦顿时霞彩满面。
让李悦先走,出办公室,杨政丞步子平稳多了。走到小二班教室门口,里面有掌声。站到讲台出,说,“谢谢同学们。”
突然见空一个座位,数了数,十三人,少一个学生。杨政丞说,“还有一位同学,谁告诉我是什么情况?”
“老师,那是平平。”一个女生站起来说。
“谢谢。”杨政丞点头,“你知道他怎么没来学校吗?”
“老师,平平妈妈生病了,他要照顾妈妈。”女生说。
“平平是几组的,家在哪里?”
“他是二组的,和我们一组很近。”女生说,杨政丞记不清女生姓名,又觉得不好直接问,想了想,说,“谢谢你,能不能请你把名字写在黑板上,今天的学习纪律请你来负责,可以吗?”
“好的,老师。”女生离开座位走到黑板前,写:龙玉。
“龙玉,好名字。”杨政丞微笑着说。“同学们,今后我们每天请一位同学来担任纪律委员,你们说好不好?”
“好——”十三个人喊出不小声势。
班级学生少,纪律的维持没难度,反而是学习中知识的掌握要求,才是最困难的。李悦跟杨政丞说过,镇里学区只要求完成教学进度,对成绩不给压力。
下午放学,李悦将一个个学生洗好脸才放走。昨天没见她洗,可能是因为村里交待吃饭。等她忙完,杨政丞说,“李老师,我去平平家看看具体情况,回来再吃饭。”
“也好,龙玉带你去,没问题吧。山路很难走的。”李悦说,中午,李悦把小二班每一个学生家里情况做了简介,杨政丞也有所了解。原本李悦打算昨天就去他家看看的,因为杨政丞到来给拖了。
山路难行。这话杨政丞之前听说过,却没有太深体会。之前走山路,主要是到景区旅游,或带了美女或一伙哥们,欢得很。这时,跟龙玉和另两个学生,他们都是小一班的。走得不快,不过,每一步都稳稳的。
稍远处是青山,有翠绿长青的松、杉,也有逐渐变色的落叶乔木和红枫,景色确实不错。跟龙玉三人交流有些困难,只能说两样事:一是学习,二是家里情况。这两个话题都没多少内容,杨政丞只得问一些故事传言,龙玉多少知道一些。
平平家在二组,其实也不算远。出学校上坡,翻过两个山坳就看到村子。十几户人家,房子稀稀落落,房子之间是农田或菜园子,此时,农田里的稻子还在收割。有嗡嗡嗡的声音,看样子是打谷机响,不过,每遇上劳作的人们,主要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或四五十岁的妇女。
没做过农活却见识过,杨政丞也不觉稀奇,只是,农村劳动力如此流失缺乏,再过十年二十年,农村还有会干活的人吗?
一路走来,见到主要是荒山,龙玉告诉他,很多农田都荒了,没人耕种。杨政丞不知这样的情况在全国是什么样的状况,当然,也不是他能够改变的事情。
干活的人见杨政丞都停下来看他们,却没人问,因为龙玉等三个学生一起走,他们相信杨政丞不会有恶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