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命的100天》
第41节

作者: 东门鼓
收藏本书TXT下载

  问题在于,木楼大厅这幅巨幅油画,是作为装饰被挂上,还是刻意隐藏着某个秘密?
  姚晓依更加坚信是后者,触摸画中人眼球部位发出光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一定有其深刻意义。
  通过查阅资料,姚晓依还了解到,达芬奇习惯用左手执笔来写字,这样最终的文字就完全和常人的阅读习惯相反,也就是所谓的“镜像体”,要通过一面镜子的反射才能够看到正常的文字呈现。
  姚晓依心想,蒙娜丽莎眼球上的字母也许应该反向来解读,比如左眼球的L和V,应该看成是V和L;右眼球的C和E,或B和S,或N和X,或N和 S,应该看成E和C,或S和B,或X和N,或S和N,这样更符合达芬奇的书写习惯。
  LV是达芬奇姓名的首字母,那么VL又代表什么?美国画家罗恩皮奇里诺曾在油画的背景处发现了隐藏的狮子、猿猴、水牛和蛇四种动物,并推断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是对于“七宗罪”之一“妒忌”的表达。那么,V有可能是单词vice,即罪恶,代表天主教教义所列举的七个重大恶行。L有可能是指单词lio
  ,即狮子,代表七宗罪中的嫉妒之罪。
  那么右眼球应该是哪两个字母,分别又代表什么呢?
  姚晓依想到是字母E和C的可能性,其中E可能是指单词E

  vious,即嫉妒;C可能是指单词Ch
  istia
  ,基督教、信徒之意。
  如果蒙娜丽莎眼球隐含的字母正如姚晓依所猜测的那样,那么达芬奇创作这幅旷世巨作的背景和意义,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向。正如世界范围内不少专家指出的那样,达芬奇正是用这种方式隐晦地挑战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男性霸权话语,蒙娜丽莎既是一个求画的女性,也是达芬奇自己,这种雌雄结合体正是画家心目中人性最理想的结合方式,象征男人和女人平等地融合在一起。还有人认为,蒙娜丽莎是画家母亲和自己的结合体,当初达芬奇为意大利商人的妻子做这幅画的时候,想到了年少时就离开了自己的母亲,面对这位酷似母亲的女子,勾起了他对母亲的思念,画中人就成了他思念中的母亲。

  V、L 、E、C四个字母有了相对合理的解释,但一副出自500年前的著名油画和C市以西一座古老小镇的一栋小楼一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从蒙娜丽莎双眼射出的光束照向这块小板,到底意味着什么?

  姚晓依百思不得其解。
  她重新回到二楼书房,打开电脑,按照姐姐在遗书上的提示,启动木楼的监控视频。这样,她端坐书房,就可以把整个木楼的里里外外尽收眼底,即使她离开房间,也能通过手机实施远程监控。
  她推开木楼院门时,被姐姐刻意放置在门板后面的两只空酒瓶应声落地;按照姐姐的提示,她也如愿在一本书中,找了姐姐留下的头发。这表明,逼死姐姐的幕后凶手并没有发现这栋木楼的存在,这个地方至少到现在还是安全的。
  她并没有按照姐姐的建议,主动联系警方。在停尸间见到姐姐的尸体那一刻,她就坚定了要手刃凶手的决心。
  青山警署的肖峰警官并没有完全告诉她姐姐死亡的真相,但姐姐是因她而死这一点已经非常明确。
  在实施复仇计划之前,她想要破解V、L 、E、C四个字母的秘密。她不确认油画的秘密和姐姐的死有没有直接关系,但坚信这栋木楼一定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东西。
  她尝试着对这四个字母进行多种组合,同样一无所获。
  刚刚启动电脑给了她小小启发,在热启动电脑时,需要同时按下CTRL、ALT、DEL三个键。许多机关的开启,往往也需要几把钥匙同时转动才能奏效。木楼机关的开启是不是也需要进行同样的操作呢?
  姚晓依飞奔到楼下,发现画中人眼中的光束已经消失。她用手指触动画中人的双眼,两道光束再次射出,最终集成一个光点打在对面木块上。她赶紧来到对面墙壁,在木块上找到V、L 、E、C四个字母,左右手并用,四根手指同时触摸在四个字母上。
  咔嚓一声清脆的响动从背后传来。她扭头一看,画中人从眉心到鼻尖到胸部正中出现一条缝。缝口向两边缓慢打开,足够容下一个人通过时,又是一声锁扣的脆响,缝口停止张开。
  姚晓依快步来到油画面前,正要沿封口钻进去,却迎面被一具尸骸吓了一跳。
  姚晓双按住剧烈跳动的胸口,仔细打量着这具仅剩骨架的尸骸。
  尸骸属于一个成年人,男女莫辨,颅骨贴在地面,脊椎骨自然弯曲成弓形,大腿骨和小腿骨呈锐角反向散在地上。腹部位置有一根枕头高度的木块支撑着骨架,使整个尸骸还保留着死者生前的姿势。尸骸朝向暗门,远远看去,就像正在对准备迎面进来的人行匍匐叩拜大礼。
  尸骸的主人生前到底经历了什么?是自杀还是他杀?这怪异的叩拜姿势代表着什么?和木楼主人又有什么关系?
  从尸骸的腐朽程度看,即便是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姚晓依能判断出死亡时间以十年计。姚晓依鼓足勇气,通过刚好供一个人钻过去的缝隙,小心翼翼绕过尸骸,进入内部空间。
  这是一间设计精巧的密室,巧妙利用了扶手楼梯旋转后留下的空间,夹在油画背后和木楼外墙之间,宽度不足1米,加上油画视觉上的掩饰,使人很难发现。
  密室呈0.5宽,1米长的长方形。中间靠外墙摆放有一张小条桌和一把椅子。小条桌上有一个铜制的方形匣子。由于密室密闭而干燥,匣子还未出现腐蚀,像新的一样。匣子上了一把铜锁,不见钥匙。匣子上面有一个信封,打开信封,一张白纸简单地写有一行字:钥匙即在密室,有缘即可找到。
  有缘?怎么才算有缘?这等于没说啊。
  铜匣子不重,姚晓依轻轻提开,没有发现钥匙,再检查抽屉、椅子和条桌下面,完了再检查地面、墙壁和密室顶部,把这个狭小的空间几乎翻了个遍,还是一无所获。

  又扫了一眼尸骸,她大胆地凑近,在尸骸的下方逐一摸索,继续一无所获。
  “看来我不是有缘人了。”
  她喃喃自嘲,退出密室,双手触动画中人眼睛,如预想的那样,一分为二的油画缓缓合拢,密室门也随闭合,随即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不多久,她再次走进了饭馆,仍然挑选了昨天坐过的临窗的位置。
  “昨天你多给了20多块钱,今天少算你一个菜,你最近都是第三次来这儿吃饭了。”餐馆老板亲自送来了菜单。
  “三次?”
  “你自己都忘了?前几天,大约是上个月20号左右吧,你不也来过一次吗?还坐这个位置,还和昨天一样,饭都没吃完就跑了,还担心是饭菜不合你的口味呢。”
  姚晓依一下就明白了,姐姐肯定也在这儿吃过饭,老板是把她当姐姐了。都说姐妹连心,看来还真是有道理,同样在这陌生的小镇,选的饭馆和座位都完全一样。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姚晓依点完菜,老板还来了一句,“三次都点同样的菜,要不今天免费送你一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