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月5日白天,美1军的美25师和南朝鲜第1师已经沿汉釜公路向南撤退了10公里,到达水原以北10公里处的安养里;美9军的南朝鲜第6师则向南撤了约20公里,退到了水原以东约8公里的龙仁以北一带。此时,水原正聚集着大量尚未销毁和转移的联合国军物资。李奇微遂命令米尔本和库尔特两位军长先让部队停在上述位置以守卫水原,待水原的物资销毁完毕后再向南撤退。1月5日夜是在平静中渡过的。然而,到1月6日拂晓,南下的中国50军149师到达南朝鲜第1师阵地前,向南朝鲜第1师发起攻击,双方开始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南朝鲜第1师顽强战斗,在阵地上一直坚持到下午2点。这时,水原的物资已销毁、转移完毕,水原机场也已被联合国军工兵破坏,美1军和美9军可以继续南退了。南朝鲜第1师随即脱离和中国军队的接触,向继续向南退去;同时,美25师和南朝鲜第6师也继续向南撤退。
到1月7日,美25师、南朝鲜第1师、南朝鲜第6师终于完成了向D线撤退的任务。在1月6日——1月7日间,美25师和南朝鲜第1师南退了约30公里,南朝鲜第6师则南退了约20公里。至此,三个师终于到达D线的平泽——安城——长湖院里段。这一地段基本和三七线重合,正是李奇微实验“磁性战术”的良好战场(关于“磁性战术”,见第一章)。美1军到达D线后,位于平泽附近的美3师15团和65团3营以及从水原退下来的泰国营被配属给了该军;美25师主力和土耳其旅被调往平泽以南约20公里的昌原,成为军预备队美国25师35团和英29旅则继续留在D线上。在1月4日——7日间,美24师和美骑兵1师也分别完成了向D线的撤退。其中,美24师从汉江南岸向东南方撤退,到达长湖院里;美骑兵1师也从汉江南岸向东南方撤退,到达忠州(原州以南约40公里,长湖院里东南约25公里),成为美9军的军预备队。
这样,1月7日,成功撤退到D线上平泽——安城——长湖院里的美1军和美9军的基本部署顺序由西到东为:英29旅和泰国营、美3师一部和美25师35团、南朝鲜第1师、南朝鲜第6师、英27旅(继续配属给美24师)、美24师。其中,南朝鲜第1师和第6师的防区分界点,即美1军和美9军的防区分界点位于安城以东约8公里处。此外,美1军的预备队美25师主力位于昌原,美9军预备队美骑兵1师位于忠州。
对李奇微来说,1月7日这一天是非常重要的——这一天,是中国军队发起“新年攻势”后的第七天。如果在这一天,中国军队暂停了攻势,那么李奇微就能确认他得出的中国军队每次大规模攻势都是“星期攻势”的推断了。因此,美1军和美9军各部刚刚退入D线,李奇微就命令各部在当天向北派出侦察队,看看中国军队有无继续南下的迹象。美1军的侦察队向北走了10公里,到达乌山(水原以南),没有发现敌情;美9军的侦察队向北走了12公里,到达利川(长湖院里西北15公里处)和骊州(长湖院里以北12公里),也没有发现敌情。这就证明,中国军队已经停止了南进——事实的确如此。1月6日,中国第42军120师360团进占京安里(水原东北15公里处);次日(1月7日),中国第50军进占水原,中国第360团进占金良场里(水原东面10公里处)。接下来,中国军队就停止了前进,在中线,情况也与此类似——随着南朝鲜军退向D线,中国第66军于1月5日进占洪川,第42军于1月7日和8日分别进占砥平里和杨平。接着,中国军队便不再向南挺进了。继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之后,中国军队的攻势又一次遇到了补给的瓶颈问题,只得在1月8日完全停了下来。这样,中国军队的第三次战役,即“新年攻势”就结束了。此次攻势开始于1950年12月31日,终止于1951年1月8日。在攻势中,中国军队占领了南朝鲜首都汉城,在西线一直打到了水原——金良场里一线,将美1军和美9军逼至三七线,在东线则打到了杨平——砥平里——洪川一线。从表面上看来,中国军队获得了一次辉煌的胜利。然而,此时的中国军队已经完全落入了李奇微设计的作战方针中。很快,李奇微就将开始实验他的新战术了。然而,此时还有一个更为急迫的问题摆在李奇微面前——从1月7日开始,北朝鲜军队从中线发起了猛烈的攻势,中线重镇原州已经危在旦夕。
下章预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月7日,中国军队的进攻尚未完全结束,北朝鲜第2、第5军团就在中线发起了新的攻势。北朝鲜军的目标直指原州。
这一次,北朝鲜名将方虎山能否再次变成一颗闪耀的将星?
一切尽在下一章:血战原州——北朝鲜军东山再起
第四章 原州血战——北朝鲜军东山再起
早在1月2日联合国军退向C线之时,李奇微便对中线和东线南朝鲜军的作战序列进行了调整。为了便于统一协调和指挥,南朝鲜第2军被撤销。该军下属的两个师中,南朝鲜第3师被配属给在东海岸的南朝鲜第1军,太白山脉中的南朝鲜第9师则被配属给了中线的南朝鲜第3军。1月4日,随着李奇微将军下达了向D线撤退的命令,西线的美1军和美9军开始向平泽——安城——长湖院里东北一线退却,中线和东线的南朝鲜军则开始向原州西南——平昌北面——春阳——三陟一线撤退(在D线上,西线和中线是相连的,其分界处是从长湖院里和原州之间流过的汉江。这一段汉江江水的流向为从东南到西北,江的西岸属于西线,东岸属于中线)。在1月4日——1月7日间,南朝鲜第3、第1军一西一东向南退去,其情况分别为——
南朝鲜第3军(下辖2、5、8、7、9师,该军已划入美10军战斗序列):如前所述,在中国军队发起的“新年攻势”中,南朝鲜第2师和第5师遭到了沉重打击。两个师损失惨重,部队秩序混乱不堪。因此,南朝鲜第3军的三个前线师(2、5、8师)在撤退中根本没有连成一线。三个师各自行动,总算在1月7日撤到原州、忠州一带;军预备队南朝鲜第7师则在1月7日这一天撤到了原州东南面,并沿公路向宁越(原州东南约50公里)继续撤退。另一方面,配属给该军的南朝鲜第9军则在太白山脉中向南后撤。到1月7日,该师已退到了D线以南江陵——平昌公路上,准备向平昌(D线以南约32公里,原州以东40公里)集结,然后再沿公路行动,重新部署到需要该师的地方。
南朝鲜第1军(下辖第3师和首都师):南朝鲜首都师位于东海岸,其阵地正面没有任何敌人来攻。因此,该师一直在C线东端点注文津呆到1月7日,才开始向D线东端点三陟撤退。南朝鲜第3师沿公路向后撤退,在1月7日退到了平昌,并继续向宁越撤退,准备在那里集结。
这样一来,从原州到朝鲜半岛东海岸之间的广大地域就没有联合国军的阵地了。此时,负责原州防御的是美10军的部队。在美10军军长阿尔蒙德的手中,有战斗力的部队不多——美陆战1师、美7师和美3师主力目前仍在后方休整,只有少量部队被派上了前线(如前所述,美3师一部被配属到了美1军);划归美10军的南朝鲜第3军各师大部分正在秩序混乱地后撤,只有到达D线的南朝鲜第2、5、8师能够使用。尽管有三个南朝鲜师能投入战斗,可他们的战斗力都很低。此外,在原州,阿尔蒙德还有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那就是美2师。尽管该师刚刚经历过在清川江边的血战,尚未好好休整。但由于原州已经处于危险之中,该师只能被再次投入第一线了。
原州,位于水原以东约45公里处,是朝鲜中部的交通枢纽。汉釜铁路、横贯朝鲜半岛的水原——江陵公路和南朝鲜中部最主要的公路春川——忠州公路在此交汇。联合国军守住这里,就能轻易地向四面八方机动。对联合国军来说,原州极端重要。
在1月7日,原州周围的基本形势是:原州以东,并无联合国军部队把守;原州以西,美1军和美9军已退到了平泽——安城——长湖院里一线,其位置在原州东南面,原州的正西面也没有联合国军部队把守;原州以北,中国第66军于1月5日占领洪川,在洪川附近则有北朝鲜第2、第5军团。这样一来,美10军在原州的阵地就成了一个向北凸起的突出部,形势极端危险。此时,由于中国军队已经面临“星期攻势”的补给瓶颈,短期内不可能再从洪川南下,大规模进攻原州。因此,对原州威胁最大的无疑是方虎山指挥的北朝鲜第2、第5军团。由于原州东面南朝鲜军的防线已经不存在了,因此,这两个北朝鲜军团也对原州南面忠州、咸昌(忠州以南约40公里)和东南面的堤川、宁越、丹阳、安东构成了威胁。
针对这一情况,1月初,阿尔蒙德尽可能地将更多的部队派往原州以及原州的南面和东南面,以加强上述地区的防御。然而,由于阿尔蒙德手中能用的兵力实在不多,在这一地区布防的部队非常有限,根本不能形成一条连贯的战线,只能在一个个独立的要点布防。除了原州外,每个要点上的防御部队都很少。到1月7日,美10军部队在原州的部署是:在原州西南面,一字排开南朝鲜第5、第8师的五个团,面向西北形成迎击的姿态。这五个团从西南到东北分别为南朝鲜第5师的7、35、27团和南朝鲜第8师的16、10团。尽管南朝鲜第2师也退到了D线,但由于该师在之前和中国军队的作战中损过大,目前仅剩3100多人。因此,该师残部被派往忠州以南,成为军预备队。在原州,美2师23团(欠第1营)和38团共五个营围绕市区形成了原州环形防御阵地(美23团防守环形阵地西侧、西南侧,封锁春川——忠州公路;美38团防守环形阵地北侧、东侧、东南侧),支援他们战斗的炮兵则布置在环形阵地之内。在原州以南和东南面的各要点,美10军的部署情况则为——
堤川:美2师9团、美2师23团1营、美7师17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