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线上的钟摆》
第16节

作者: 燕大五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是,北朝鲜军却并未和中国军队进行协同作战。事实上,直接指挥北朝鲜军此次攻势的并不是中朝军队的联合指挥部“联司”,而是北朝鲜方面的“金指”。所谓“金指”,是北朝鲜的金雄将军在12月4日成立的一个指挥部,负责指挥北朝鲜第2、第5、第3军团的作战(第3军团未参与此次攻势)。此次攻势的具体指挥链,是“金指”——前敌总指挥方虎山——第2、第5军团。因此,这次攻势可以说是北朝鲜军独立于中国军队发起的第三次战役之外,独立进行的。中国军队和北朝鲜军之所以没有进行协同进攻,有两个原因:一、“联司”成立后,两军第一次面临协同作战的问题。究竟由谁全权指挥两军的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两军也缺乏共同作战的经验。二、中国军队打过三八线的行动更多地带有政治性,北朝鲜军打过三八线的行动则是为了尽可能地向南进攻、统一祖国,更多地带有军事性。这就导致中国军队并未全力向南推进,而是在遇到补给瓶颈时就停了下来。北朝鲜军则不断向南进攻,冲得最南的北朝鲜第10师甚至打到了洛东江边的安东一带。两军作战性质不同,其作战目的和既定战役目标必然不同,这就导致两军更无协同作战的可能了。

  但是,单就刚刚恢复元气的北朝鲜军这一方来说,北朝鲜军的这次攻势已经打得不错了——在虎将方虎山的指挥下,北朝鲜第5军团攻占了原州,第2军团则一度通过在堤川——宁越之间向南渗透的行动给联合国军造成了相当大的危机,使李奇微不得不出动了联合国军最精锐的美陆战1师前去护卫大邱以北的安东——盈德一线。当北朝鲜第5军团的正面攻势结束后,北朝鲜第10师冲到了安东一带,采用游击战术,和当地游击队一起使美陆战1师卷入了反游击战中,疲于奔命。所有这一切,都是北朝鲜军获得的成绩。要知道,在西线发动大规模攻势的中国军队有23万兵力,并配有重炮群;在中线和东线作战的北朝鲜军却只有3万多人,仅装备有迫击炮和轻武器(就事论事,绝非给他们贴金之类的,望一些人莫拍)。这些北朝鲜官兵在完全劣势的情况下凭着一雪前耻的决心进行了顽强战斗。作为军人,他们值得尊敬。

  第五章 和平的幻灭——“五步方案”流产
  1950年1月初,随着中国军队“新年攻势”的展开,中国军队占领了南朝鲜首都汉城,并将联合国军赶到了三七线上。继一个月前中国军队将联合国军赶到三八线之后,中国军队又创造了一个奇迹。此时,尽管在前线的李奇微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战法,但华盛顿方面却处于迷茫的状态——现在,中国军队已经越过三八线,夺取汉城,把联合国军逼退到D线。联合国军究竟还能否在朝鲜坚持下去,非常难说。在华盛顿方面的观点里,中国和苏联是铁板一块的红色国家同盟,而红色国家同盟的终极目的则是侵略全世界,赤化地球。一旦中国军队在朝鲜获得胜利,在库页岛和海参崴的苏军就会响应他们,向日本进攻。因此,中国军队每在朝鲜取得多一点战果,苏军入侵日本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一分。按照这种思路想下去,华盛顿方面就陷入了一个困境——究竟当中国军队在朝鲜获得何种程度的胜利时,苏联会进攻日本?在美国的国际战略体系中,日本比朝鲜要重要得多。当日本受到攻击时,美第8集团军必然得撤离朝鲜、保卫日本。如前所述,这种困惑,华盛顿方面在12月下旬就有了。现在,鉴于中国军队继续南进,对这种困惑的解决变得更加急迫了。至少从表面上看,中国军队的气势比12月时还要旺盛,华盛顿方面没人敢保证下一步中国军队不会将战线继续南移。因此,判断当中国军队取得多大的胜利时,苏联会发起进攻,从而在苏联进攻前将美第8集团军从朝鲜撤回日本成了关键的问题。简单地说,华盛顿方面无法估计到底何时、何种情况是撤离朝鲜的最佳时机。

  如前所述,华盛顿方面曾向麦克阿瑟发出过一封电报,命令麦克阿瑟自行判断何时向日本撤退。麦克阿瑟认为这个命令太模棱两可,因此要求华盛顿方面做出明确答复,却没有收到回复。事实上,这道命令就是华盛顿方面陷入困境的最好体现,华盛顿方面没法回答他。为了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杜鲁门总统于1月12日召开国家安全会议。在海军作战部长谢尔曼将军的倡议下,参谋长联席会议向国家安全会议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乍一看上去,这一解决方案和麦克阿瑟提出的与中国全面开战的方案有一些相似之处,其要点为:美国应当尽全力支援南朝鲜政府,即使南朝鲜政府成为流亡政府也要如此;强化对中国的经济封锁;一旦朝鲜局势稳定下来,或美军撤离朝鲜,即对中国实行海上封锁;对中国沿海地区和中国东北进行空中侦察;不再限制国民政府军反攻大陆;对中国境内反抗红色中国政权的游击队予以物资支持;一旦中国军队在朝鲜以外的地区攻击美军,就从海上和空中两方面打击中国境内的目标。

  然而,这一方案和麦克阿瑟的观点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麦克阿瑟认为,应当迅速地使用一切手段与中国全面开战;参谋长联席会议则认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与中国正式开战;另外,参谋长联席会议并没有提出将中华民国政府军派往朝鲜作战。
  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方案收到了大量反对之声。反对者们认为,在参联会的方案中,所有行动都极可能只能由美国单独实行,因为参与联合国军的各国只同意在朝鲜进行军事行动,并未同意在中国进行军事行动。随着双方争执不下,杜鲁门难以定夺。杜鲁门意识到,他应当再派人去东京和朝鲜一趟,了解麦克阿瑟和前线的情况后再做决定。另一方面,为了安抚麦克阿瑟,让他明白华盛顿方面的苦衷,杜鲁门在1月13日以私人身份给麦克阿瑟写了一封信。在信里,杜鲁门说,现在华盛顿方面最关注的就是朝鲜问题,他希望麦克阿瑟能在朝鲜打一场胜仗,因为联合国军在朝鲜的战斗是建立世界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这一安全体系的作用不光是为了保卫美国人民,更是为了保卫整个“自由世界”里的人民。但是,华盛顿方面并不赞成同扩大战争,因为“鉴于美国目前的国力,有关扩大战争的问题,我们必须谨慎处理。所有事务都要经过谨慎考虑。如果有什么方案会使西欧和日本卷入战争,那它将对朝鲜问题的解决于事无补。”杜鲁门还指出,如果联合国军最后不得不从朝鲜撤退,那么“这将向世界表明,我们这么做只是军事形势所迫。在(红色国家的)侵略停止之前,我们绝不会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妥协。”在信的最后,杜鲁门又违心地赞赏了一番他桀骜不驯的远东司令,“对于您和您的部队在逆境中的艰苦奋战,整个国家都致以由衷的感激。”

  1月15日,华盛顿方面特使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和空军参谋长范登堡飞抵东京,与麦克阿瑟会面。麦克阿瑟向柯林斯和范登堡朗读了总统的来信,称总统已经命令他的部队无限期长时间地留在朝鲜。柯林斯立即指出,杜鲁门的信是以“杜鲁门先生”而非“美国总统”的身份寄出的。这封信并非指令。杜鲁门的意思是:在美第8集团军和日本的安全不受威胁时,联合国军要尽可能长时间地留在朝鲜,尽可能地给中国军队以杀伤,从而为在联合国采取致中国于不利地位政治行动争取时间。柯林斯着重强调,一旦日本遭受苏联攻击,美国本土的援军需要六周时间才能到达,在这之前,美第8集团军必须要撤离朝鲜保卫日本。保卫日本是美第8集团军的根本任务,这一点不会动摇。在撤离朝鲜的同时,麦克阿瑟必须要撤出超过100万名朝鲜人,包括3.6万名大韩民国政府官员家属、60万名大韩民国丨警丨察、26万名大韩民国士兵和40万名丨警丨察、士兵的家属。听柯林斯这么说,麦克阿瑟发怒了。他气愤地争辩道,现在他只能保证部队在朝鲜的战线,无法确保日本的安全。现在,库页岛和海参崴正云集着苏联大军,华盛顿方面应该担负起保卫日本的责任,而不是他麦克阿瑟。美国应该派四个国民警卫师到日本来。对麦克阿瑟向日本增派部队的要求,柯林斯一口回绝了。双方不欢而散。

  同日,在和麦克阿瑟见面后,柯林斯、范登堡二人飞赴大邱的美第8集团军司令部,与李奇微会面。李奇微首先向二人通报了目前的战况:中国军队在打到汉江南岸后就停止了“新年攻势”,北朝鲜军在太白山脉中的渗透也已被控制住了。中国军队之所以停止进攻,是因为他们遇到了补给瓶颈。根据目前的形势判断,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美第8集团军也能在朝鲜坚持两到三个月。

  柯林斯和范登堡放心了很多。接着,李奇微又向二人提出,美第8集团军的军长、师长大都缺乏战斗精神和进攻性,这些人将难以胜任执行他制定的作战计划。撤换一批军长、师长乃是当务之急。柯林斯同意了。将被撤换的人员名单如下:
  美第9军军长:原军长库尔特将军被撤职,调往集团军司令部工作;李奇微在二战时的老部下布莱恩特•穆尔少将接任这一职位。
  美7师师长:原师长巴尔将军被撤职,调回美国本土担任装甲兵教官;克劳德•费伦博少将接任这一职位。
  美24师师长:原师长查奇将军被撤职,调回美国本土担任步兵教官;小布莱克希尔•布莱恩少将接任这一职位。
  这样,经过和李奇微的会面,柯林斯和范登堡二人重新获得了在朝鲜战斗下去的信心。面对新闻记者,柯林斯说:“现在,我们将留在这里战斗。”接下来的两天里,柯林斯和范登堡视察了前线。随后他们返回东京,和麦克阿瑟再次会面。这一次,麦克阿瑟承认,自己的部队能够在朝鲜半岛上长久地地守住几个滩头阵地。但是,麦克阿瑟依然说,目前局势严峻,一旦美第8集团军依然必须向日本撤退,那么华盛顿方面就不应该只考虑军事问题,而应当考虑政治问题。言下之意,即是麦克阿瑟依然在促使华盛顿考虑和中国乃至苏联全面开战。结束了会面后,柯林斯和范登堡返回华盛顿,向华盛顿方面通报了这次远东之行的情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