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连接到命令后,立即进行准备,于上午10点完成了攻击部署,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向1、3号高地发起了反攻。在B连官兵头顶,遮天蔽日的联合国军飞机飞舞盘旋,为该连提供着密切的空中火力支援。可是,尽管B连在3辆坦克的火力支援下尽管进行了不停的进攻,但依然攻不动这两座山头——每当B连开始从北坡攀登高地时,中国115师343团2营和344团3营的官兵们隐藏在山头的反斜面上(南坡),一待美军攀上山顶便和美军展开近战,以数量优势将来攻者赶下山去。整个上午,在两座高地上,中国军队的火力一直在向四面八方射去,F连、美503炮兵营B连和法国营都遭到了射击。上午的战斗中,面对联合国军的空袭,中国115师的许多官兵根本不屑于掩蔽。他们纷纷勇敢地跳出掩体,用手中的机枪和步枪猛烈向上射击。到中午时分,在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下,B连的反攻依然毫无建树。中国343团2营和344团3营已决定死守两座高地。两座高地南坡上,两个中国营的官兵尽管已被美军的火力炸得建制散乱、各连、排、班残缺不全,但依然在尽职尽责地坚守着阵地。由于损失太大,和士兵们一同在第一线战斗的343团2营营长王少伯在战斗间隙向王扶之团长打了一个电话,哭着请求将部队撤下去。王扶之虽然理解2营的苦衷,但如果2营在此时撤出阵地,就会暴露在敌方飞机的攻击之下,遭到歼灭性打击。因此,他铁着心拒绝了王少伯的请求。
在砥平里东南面的注岩里南侧,经过一夜激战的英27旅从早上开始恢复了北进。然而,整个上午,该旅一直被封锁注岩里方向的中国116师顽强地阻击着,无法前进一步。
在2月15日早上,当B连在向马山方面的突破口开进时,美2师副师长乔治•斯图尔特向弗里曼打去了电话。在电话里,斯图尔特让受伤的弗里曼立刻离开阵地、前往后方进行治疗,并将团的指挥权交给阿尔蒙德派到砥平里的奇利斯上校(见上一章,斯图尔特的这一行为应该是有任人唯亲倾向的阿尔蒙德逼的。在这里,要对阿尔蒙德这个人进行一点介绍:此人是麦克阿瑟的爱将,能力不高,曾在1950年11月瞎指挥,把美陆战1师送进了中国军队的重围。然而,他的生活却非常奢侈腐败。当前线的美国大兵吃着没味道的罐头、经常冻伤时,在指挥部里的阿尔蒙德却在独享着一间带取暖设备和浴缸的活动住房、一顶带取暖设备的用作厕所的帐篷。每顿饭,他都要用瓷器和银器装食物。而他吃的东西,则是从东京空运到朝鲜的上等牛排和新鲜蔬菜)。弗里曼争辩说,作为一个军官,在战斗中离开弟兄们是最大的耻辱。然而,斯图亚特副师长坚持要求弗里曼离开砥平里,并告诉弗里曼援军美骑兵5团正在接近砥平里。接着,斯图亚特又称赞了弗里曼在砥平里的出色表现,说没人会怀疑弗里曼的表现。弗里曼只得无奈地同意撤离砥平里(他大概意识到阿尔蒙德容不下他了)。很快,一架直升机飞达砥平里,在枪炮声中将弗里曼从同甘共苦了好几个月的弟兄们身边带走了。直升机首先飞到忠州的一个野战医院。在那里,李奇微接见了弗里曼,赞扬了他勇敢的表现,并称弗里曼只要回到美国养完伤就能重返朝鲜战场。可是,弗里曼到最后也没有如愿地回到朝鲜。养好伤后,弗里曼被分配到了一个闲职,只好留在了美国——他成了美国军方的朝鲜战争新闻发言人。不过,因为在砥平里的经历,弗里曼就此官运亨通。后来,弗里曼一路晋升,官拜四星上将。作为一个坚毅、果敢、尽职尽责的军人,弗里曼的结局也算是一场喜剧了。
2月15日上午,鉴于部队连攻砥平里两天不下,有些焦急的彭德怀命令邓华调整部署,待2月16日夜发起新的攻击,歼灭砥平里之敌。收到彭德怀的命令后,邓华将军便命令中国第40军军长温玉成将军指挥所有砥平里攻坚部队,以避免砥平里攻坚部队混乱的指挥关系,使各攻坚团能更加协调地协同作战。邓华要求温玉成要统一作战部署,在2月15日晚和2月16日白天积极准备,争取于2月16日晚发起进攻、一举拿下砥平里。此命一下,中国39军军部和40军军部立即各开了一个会,以讨论如何应对新的战况。下面,就分头叙述两军部的开会情况。
在中国40军军部,军长温玉成将军召集119师师部人员及115师参谋长潘国璋对战况进行了讨论。温玉成认为,根据对俘虏的审讯,已得知砥平里之敌有6000余人(这一数字比实际情况约多了1000人),构筑了坚固的阵地、拥有强大的火力。攻坚部队只有炮兵三个营共36门弹药短缺的重炮,根本无法撼动敌军的坚固阵地。由于联合国军方面的不断空袭,临时让依靠畜力运输的重炮部队和弹药运输部队穿过崎岖的山路、调往前线是很困难的。更何况,目前,敌方援兵正在逼近(英27旅和西南面的“柯罗姆贝茨特遣队”,该特遣队的情况后文详述)。搞不好,攻坚部队会两面受敌,全线崩溃。现在,部队伤亡已经很大,依靠目前的火力和兵力是不可能在2月16日晚上拿下砥平里的。因此,现在最明智的做法是——停止攻击砥平里,撤出战斗。对温玉成的想法,与会人员都表示肯定。温玉成遂向邓华打了电话,请求撤出战斗。邓华说,此事关系重大,要向彭德怀总司令请示。
中午12点半,邓华又收到了一份39军军长吴信泉、政委徐斌洲、副军长谭友林、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雪三发来的一份电报。这一电报的内容,即是39军军部进行开会讨论得出的结果。
在中国39军军部的会议上,该军指挥官们对将115师调归40军军长统一指挥一事非常不满:到目前为止,在整个砥平里之战中,39军115师表现最好,在马山取得了突破,除个别营外自身伤亡也不大;40军119师师长徐国夫指挥的部队则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成就,反而伤亡惨重。凭什么要把表现良好的115师调给40军指挥?此时,由于115师在马山方面的突破,39军指挥官们依然对战斗下去保持着信心。因此,吴信泉、徐斌洲、谭友林、李雪三发给邓华的电报内容为:建议各部统由邓华指挥,在今夜晚10点发起攻击(2月15日夜),以115师两个团从马山突破口向北进攻,夺占砥平里;以115师一个团配合119师,从北面攻击砥平里,突破凤尾山和东山(即美23团1、3营的阵地);以116师封锁注岩里方向(24号公路)和曲水里方向(24A号公路),负责打援。步兵展开进攻以前,炮兵要全力轰击凤尾山、东山和砥平里镇。如果今夜炮火准备不足,可推迟攻击。
这样,摆在邓华将军面前的问题是:究竟是听从39军的建议,继续攻击砥平里,还是听从40军的建议,撤出战斗?邓华希望撤出战斗,因为尽管39军115师打得不错,但从总体上来说,攻坚部队和砥平里守军的火力不成比例。再打下去,除了徒增伤亡外,毫无效果。因此,他将40军的建议上报彭德怀,并向彭德怀请示停止进攻砥平里。
对朝鲜战场上的中国军队来说,下级请求停止对一处被围敌军的进攻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就算在惨烈的长津湖战役中,也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此事关系实在太过重大了,彭德怀需要考虑。因此,彭德怀没有立即答复邓华,直到那个戏剧性的因素突然出现在战场上。
这个“戏剧性的因素”,就是美骑兵1师的柯罗姆贝茨特遣队。柯罗姆贝茨特遣队,是美9军军长穆尔将军在2月14日下午由美骑兵5团全部、美第6坦克营D连(M46坦克)、美第70坦克营A连(M4A3谢尔曼坦克)、两个炮兵营、一个工兵连以及来自美2师的一个卫生连、一支补给卡车队编成,特遣队指挥官为美骑兵5团团长马塞尔•柯罗姆贝茨上校。柯罗姆贝茨上校是一个大胆敢战的军官,曾在1950年10月联合国军攻陷平壤的战斗中率本团F连攻入平壤,成为第一支攻入平壤的美军部队和第二支攻入平壤的联合国军部队(第一支攻入平壤的部队是白善烨的南朝鲜第1师)。此次作战,穆尔军长给柯罗姆贝茨团长的任务是:“前进到曲水里附近,准备进攻,突进砥平里,为第23团开通补给线路,增援该团作战。”
2月14日下午,柯罗姆贝茨特遣队在骊州以南准备完毕。下午5点,在穆尔将军的命令下,柯罗姆贝茨特遣队迎着寒风、踏着积雪出发了。由于时间紧急,穆尔命令柯罗姆贝茨特遣队在天完全黑下来后要依靠白雪的反光继续前进。
柯罗姆贝茨特遣队要想打到砥平里,就要沿24A号公路经曲水里向东北方向进攻。午夜时分,在曲水里北侧和望美山之间约7公里长的狭窄的单车道公路两侧,中国军队已展开了三个团——126师378团封锁曲水里以南路段,从砥平里攻坚部队中调来的126师377团封锁曲水里附近路段和曲水里——望美山之间的路段。377团北侧,是正在担任攻坚任务的115师343团。这样,柯罗姆贝茨特遣队就不得不面临一场苦战了。
2月15日0点左右,柯罗姆贝茨特遣队由坦克和各种装载着士兵的车辆组成的行进纵队到达曲水里南侧约3公里处(距砥平里直线距离5公里,公路距离约7公里),在这里发现一座断桥。整个特遣队遂停下来,以工兵连抢修断桥。在北侧砥平里环形阵地上传来的激烈枪炮声中,特遣队在原地呆了一夜。早上,桥修好了。特遣队遂开过桥去,继续前进。结果,特遣队刚过桥不到200米就遭到前方公路两侧中国378团的射击。
柯罗姆贝茨团长命令骑兵5团1、2两营分别在公路西侧和东侧展开,在两个炮兵营36门榴弹炮和密切的空中支援下向北发起攻击。如前所述,中国378团在午夜时分才到达曲水里南侧的阻击阵地。在山顶上,该团连工事都没挖好,就遭到了美军的攻击。在美军的优势火力下,中国378团以血肉之躯进行了非常坚决的抵抗,纵然伤亡严重也不退却,将美骑兵5团1、2营牢牢地挡在阵地前。到下午,美骑兵5团1、2营也只各自夺取了一个小山头,并没有攻破中国378团的主阵地。此时,柯罗姆贝茨团长已收到空中侦察报告,称在曲水里以北还聚集着大量中国军队。柯罗姆贝茨团长经过思索,得出了如下结论:纵然部队攻破了面前的敌方阵地,在曲水里以北还有大量中国军队在等着他们。这样打下去,到黄昏时分是肯定打不到砥平里的。必须采取非常规的手段,才能打进砥平里。于是,他制定了一个冒险而冷酷的计划——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