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生活!》
第9节

作者: 老支书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是这首“曲子”却是充满了顿挫波折。
  张光明在心里说:“幸好我懂得气象学中的谚语云彩向东一股风,云彩向西带雨具,云彩向南水涟涟,云彩向北雨难滴。
  几小时前我仰脸望天瞧见云彩向北方慢慢的漂移,就向村民承诺说五小时以内一定会阴转晴的。”
  村民们要出去逃荒要饭时的情景,还有那首歧视牧野花村的民谣,又在他脑海中浮现。
  让张光明更加坚定地立下宏愿,务必要带领村民们挖掉穷根,并且走向富强的康庄大道,这是誓死不二的追求!
  他观察天上,从早上一直到下午半晌,仍然是片片黑云漫天飘。
  过了会儿就觉得暖风拂面,层层乌云掠影而过,池塘里的水,明澈如镜,泛起粼粼波浪。
  乡亲们也在关注着天气的变化,大家看到阳躲在云朵背后羞怯怯的,渐渐地露出点点暗淡的光线,人们心中看到种情况,觉得天空有了放晴的希望。
  果然忽然皎浩凌空,看那,仿佛是“老爷儿”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灿烂的笑容,望着干劲冲天的牧野花村人流露出欣喜的微笑。
  张光明他看到后就开玩笑说:“老爷儿”好像是在跟俺这里的老百姓玩捉迷藏的游戏呀!

  大家都被他逗笑了。
  牧野花村的百姓们,之所以都把太阳放到至高无上的位置。
  称之为“老爷儿”,这是因为太阳握着村民们的命根子庄稼的茂与衰呀!
  张光明他笑呵呵地又对村民们说了句笑话:看呀,仿佛是阴郁已久的“老爷儿”这会儿心情才舒畅了!
  群众们赞同地直点头,都高兴极了。
  群众们用惊羡又神秘的目光望着他,满眼好奇之感,看得出人人眼中带着疑问:那张支书是怎么知道连日阴云密布的天,能在三天以内放晴呢?
  他又怎样敢断定阴沉沉的天空在五小时内会转晴呢?
  在这一星期内,村民们把新支书交代的一项一项农活,干得妥妥当当的。
  这日中午,张光明观察玩天气就在大喇叭上喊道:“各生产队和各家各户,都要趁着咱村集市上有卖菜苗的,大家都去买菜苗,生产队要在开荒的地块栽种菜苗啊。
  傍晚下晌回到家呢?
  大家都要再在自家菜园里栽种菜苗啊。”
  村民们不解了,张光明又向大家说明原因,“因为今儿傍晚会下一场小雨呀!”
  大家这才明白了。
  “快听咱村新支书在喇叭上吆喝,让咱们在集市上买菜苗栽种哩。他说傍晚会下小雨。咱们听他往下怎么说。”有人高兴地说。
  张光明在大喇叭上继续说:“咱们可以在队里的菜地里栽种茄子、豆角、西红柿......还要种上冬瓜、西瓜、南瓜等种子。
  记住还要往自己的房前屋后种植瓜果蔬菜哟!
  一定还要记着种上竹子和葫芦哟!”
  群众们听了张支书在大喇叭上的这些话语,又诧异了,种植葫芦可以吃菜,那种植竹子干什么呢?
  大家又听得张光明继续说。
  “等到竹子和葫芦长大了,我会免费教大伙做竹雕画和葫芦画!还有竹编技术!
  咱们卖些雕刻画就可以补贴家用了!”
  群众们听见了他说的这一句话,立刻兴奋起来。
  有的人说:“啊?老张家的雕刻手艺和编制手艺,在咱这方圆百里之内,可是无人能比呀!
  那可是祖传几代,能够养家糊口的绝活呀!
  新支书说要把这两种绝活,免费传授给大家伙哩?我没听错吧?”
  有的说:“哎呀呀,这下可好了!咱们要是能学成这两个手艺活儿呀?可就饿不死咱们啦!”
  全村人都知道,前几天,张支书预测天气很准确。
  可这次晴空万里的天,傍晚真会下小雨吗?
  但各生产队还是按照张支书说的,该点种就点种,该栽种的就栽种。
  村民们想:就算是不下雨,就是担水也得种植瓜果蔬菜和竹子呀。
  天渐渐的黑了,天空雷声阵阵,淅淅沥沥的小雨,真就下起来了。
  张光明急忙披上雨衣,把村子里的危房一一查看了一遍,发现有几户漏水严重的房屋。
  他和住户的家人一起用塑料布蒙住他们家的房顶。
  不过还好,虽然大部分土房子都很破旧,有的房屋还有点漏水情况。
  但牧野花村的房屋一米来高的根基,都是用石头砌成的,这是村子盖房子的传统习惯,所以在几年内不会有房倒屋塌的危险。

  而新支书家的房顶也到处漏水,那这件事情他就只好交给妻子去办了。
  这场小雨让牧野花村的老百姓们高兴地鼓起了掌,他们无不感佩,都说张光明是充满智慧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预测天气之本领。
  这一场小雨,终于滋养了庄稼和竹苗,以及瓜果蔬菜苗儿。
  这也让村民们看到生存的希望。

  次日,一轮晴日当空照,春意盎然花妖娆。
  张光明动员村民们,把各自家里的鲜花种植在大路两边,意欲让人赏心悦目。
  可是,他却看到村庄里的人,都把厕所池子留在院墙外,路两边的粪池子和粪堆,昨夜灌进了雨水。
  天气一晴,臭味就开始散发,这臭气熏天的异味,让人难以接受。
  张光明屏住呼吸走着,可又不得不呼吸这令让人恶心的腥臭气。
  他一会儿踩一脚这粪,一会儿又踩一脚那粪。
  这种情况让他眉头紧锁,在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个破坏环境的问题。
  他高一脚,低一脚,一步一滑地走到了村外。
  张光明知道左天的小雨不会下很久的,因为有句谚语说:“雷先轰隆响,有雨不会长”。
  果然左个夜晚的雨,下了不到一夜,还真的转晴了。
  此时地里的庄稼苗,浑身带着晶莹剔透的水珠珠,就好像是高兴得热泪盈眶似的。
  一颗颗苗儿纷纷仰起头,神采奕奕,仰望着天空,仿佛是露出感谢的神情。
  张光明看到河水欢唱,鸭鹅欢游。
  岸边柳丝婆娑摇曳,空中鸽飞燕舞,此起彼伏的鸣唱不绝于耳。
  可偏偏就在这时,村民背着包袱出去逃荒的一幕又在他脑海中浮现,他不由得就叹了口气:“哎,现在全靠天吃饭,那什么时候庄稼的命运,才能够由穷苦的村民自己执掌呢?”
  张光明想:啥时候庄稼才能不靠天吃饭呢?他带着复杂的心情,又转身踏叽踏叽走到了大队院里。
  他又想:这场雨一下呀,就让村民们终于能看到收获庄稼的希望了。
  他这位村庄的“带头羊”的心中,也就得到了慰藉。

  张光明看见在大队院里居住的五保户李鸿运和老婆韩枫枝,二老正欣赏着药材苗呢。
  他急忙走进泥泞的大队院里,抬眼一望,就看见那一颗颗芍药、艾草、何首乌......之前泛黄的叶子,已经返青了。
  老两口又来到许多鲜滴滴的鲜花跟前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张光明来到老两口跟前就开玩笑地说:“你看看它们用春意盎然的笑脸,来回报你们这两位勤劳的园丁啊!”

  老两口一听开心地笑起来。
  他蹲下身子仔细地观察地面后,然后他笑着说:“好了,这场雨过后最起码能持续晴朗个七八天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