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晚年生活》
第31节

作者: 谢老三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那个……待会泡杯清茶给我!”
  “好!”
  老马吃完饭先去阳台撕日历,仔细一瞧果然今天是!他回到房子里,取出信纸和钢笔,将仔仔的桌子挪到自己床前,伸出胳膊朝左这么一推一拨,把仔仔那一摊玩意全挤到了桌边,如此方才腾出三分之二的空白桌面来。他一溜整齐地放上自己的东西——折扇、笔、手机、大本子、老花镜……桌面备好后,开始酝酿才思。片刻后致远端上茶进来了,他手上还拎着个白色的盒子。
  “爸,这是英英昨天给你买的手机,要我现在教你怎么用吗?”
  “不用,先放这儿。你去忙吧。”老马用手点了点桌面,然后闭着眼睛摆了摆头,示意致远离开——那一副十足的官气儿和官样儿逗乐了致远。致远笑着离开,也安心去自己屋忙自己的事情了。自从岳丈到家以后,他从没有过如今天上午这般的安静和专注。
  老马抽抽烟、写一写,写一写、打开折扇扇一扇,扇一扇又接着提起钢笔写!那一手又刚又硬的楷体着实漂亮!经他斟酌之后的文字,没有错字没有涂抹,页面十分整洁!加之钢笔字的古朴和黄信纸的陈腐,这报告看上去如文物一般。从九点半写到十二点才完,洋洋洒洒三张信纸五六千字,老马收了钢笔、放下掉渣的老花镜,让字迹未干的信纸再晾一会。他出来意欲在躺椅上舒坦舒坦腰背,谁想致远已经做好了两盘菜。

  “你有钢笔水没?”老马冲着端碗筷的致远问。
  “这个倒没有!现在全用签字笔。”
  “我刚才看了看我的钢笔,墨水快完了!”
  “哼哈,这个能买得到,但有点难!今天急用吗?”
  “也不!已经写完了,下次写估计就没蓝水了!”
  “那没事,这事我记着呢,还有你配老花镜的事儿,放心吧爸!先吃饭吧!”
  “成。”

  两人吃完饭后各自午休,下午两点,致远打开电脑继续写自己的小说。三点的时候老马从躺椅上神游归来,惦记着发报告的事情,于是叫来致远。致远拿起报告,略略诵读一遍。
  开篇是:“思我当建当建锅之艰辛,谋求peace之曲折,促进发展之不易,值当成立98周年之际,首先对此表示热烈祝贺,其次预祝建锅七十周年国顺民泰!作为一名入当四十周年的old当员,今天本人在深圳特发来一份诚挚的汇报。”致远接着读第二段:“2019年,我从马家屯来到中国的一线城市深圳,见街市流动之豪壮,人市来往之蓬勃,甚为欢喜……”
  下一段是:“时随境迁,近在深圳,觉民众之精神散乱游弋,年轻人之举止自我任性,与建当建锅之初、RevolutionaryWarEra以及经济发展初期的国人精神相差甚远,特别是吾女、吾孙,其浅薄跋扈,其脆弱骄奢,已被资本主义严重腐蚀,对此本人深感失望。”致远读到此处忍不住笑了出来,不知桂英和仔仔看见了这几个字作何感想。
  他接着往下看:“念当员之于群众的思想带动及榜样影响之任务极其艰巨。时代之发展离不开群众的艰苦奋斗,而后代因教育缺失导致的人格不全及精神建设的失败,小之于家是破败,大之于国是退步。由此感慨:当的建设及Inner-PartySolidarity固然重要,educatethemass、引导群众于时于世亦不容忽略……”
  致远跳了一段,读道:“在种种special的年代背景之下,人们天然地具备家国意识和Patriotism情怀,但反观当下的年轻人,其Patriotism之淡薄,令老一辈人瞠目结舌甚至无奈伤感。无论是何种历史条件,Patriotism毋庸置疑地应被贯彻至青年一辈的无意识当中。加深青年一辈的Patriotism教育,刻不容缓……”

  致远翻到最后一段,这样写道:“在年轻一辈人主宰并建设的当下社会,老年人如何自处,老当员如何恪守一个当员精神世界的纯粹,这是本人思考的第三个问题。老当员首要的觉悟是,在任何场合不要动不动就说自己资格老,保持精神世界及老年独处的安宁,需要的是正确和理性,而非资格老!在这一点上,本人需要反思和自我批评——反思自己的主观主义,批评自己的倚老卖老。另外,保持纯粹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学习并持续学习leader思想,诵读他在重要会议上的各个讲话,品味他对****的方向方法的分析,研究他对****引导和建设的策略。保持精神的纯粹,是一场Protractedar,吾辈应活到老战到老,为自己的精神之质朴、信仰之自信、世界观之正确、当员身份之高尚而不懈奋斗!”致远读完连连点头、啧啧称叹。

  “爸,英英不是说你是初中毕业吗?我看你这文字像旧时候的秀才、举人写得一样?”
  “呃……我们那时候还没有初中,是学塾,一个先生教,教了七八年完了——我自己把它等同于初中水平。大概是……五几年的事情了,那时候还真认了不少字,也背了不少书,至于算术啥的先生没交我也不会,但我会用算盘!现在哦……算盘村里能找三五个也是稀奇事啦!我们以前玩算盘,你们现在玩电脑!呵呵呵……你看时代跑得快不快!”老马像孩子一样憨笑起来。
  “我们这一辈勉强还能接上你们老一辈的历史,到了仔仔这一辈,历史全断了,全成教科书里的故事啦!”
  “是啊,现在在村里还勉强保留着一星半点八十年的影子,到了城里——什么历史也没有喽!光溜溜的全是人和房子!”
  “是啊!不过爸,您这报告写得真不亚于大学生呀!”

  “我这全是后来学的!我们十来岁的时候,队上一会让背这个一会让学那个,我背得比别人多,没成想后来用的也比别人多!当时要没背,现在也不会写呢!”
  “嗯。”致远捧着信纸如同捧着经书一般神圣,他长吁一口气说:“那我现在发过去。爸你这个底稿不用的话给我吧!”
  “成!你爱留留着!你弄完了给我把马友仙的戏找好。”
  “嗯。”
  致远把老马的手机卡放进了新手机,顺便帮他下载了微信,然后用老马的微信把图片发了过去。弄完后快四点了,他准备出门去接漾漾。
  老马躺在躺椅上摇着扇子,听着马友仙的《游西湖》,整个人无拘无束逍遥自在,要知现在如此快活,恐怕他早撂下村长的挑子来深圳了!老马想到这里,一脸乐不思蜀的样子。回味七十年来在马家屯的一生操劳,老马转瞬又觉无趣无味。他眼见村里一茬又一茬的孩子出生了、长大了,又目睹一茬又一茬的年轻人离开了、飞走了;他曾经见证了一对又一对的新人在马家屯里开花结果,他也亲自目送过一对又一对的老人为度晚年弃家丢田、投奔城里的儿女……年轻人走了,老年人也走了!他哀悼马家屯上埋葬的过往逝者,也怀念那些转身离开的无数老面孔。老马的这一生好似星空一般是散碎的,所有与老马相交的人,他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老马。可惜他们他们跟筛子里的泥鳅一样走的走、溜的溜。那些拍拍屁股干净爽利地离开马家屯的人,他们的离开也残酷地带走了曾经寄放在他们身上的、或多或少的老马的人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