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妹妹》
第27节

作者: 玥姐玥玥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0-03-25 13:54:26
  我对画画的感觉是一种欣赏和遐想,好看的风景画和人物画,时常使我沉思,敬慕。
  画面的艺术,很奇妙,一旦风景,人物,恰当地描绘在纸上,就有了生机和灵气,给人以真实的感观,超真实的感觉。
  其实,就是画在纸上的风景片段和人物特写,却能让人感知着万紫千红的自然世界,和人物博大精深精神领域和丰富的外貌表情特征。

  仅仅是一支画笔,就可以描摹出一方山水,各色人物。这是我对绘画艺术的惊叹和仰慕。
  然而,我在学习绘画时,偶尔隐隐地感觉到,我的灵感没有想像中的才思敏捷。在四年以后进入创作阶段时,也没有灵感喷涌,只是中规中矩的描摹着并不十分满意的自我创作的画。
  可能我的绘画老师太严谨了,或许他太忙碌。四年的时间,他只教我基本功,素描,速写,白描。不让我去碰花花绿绿的颜料。
  到了高中二年级时,我才在学校美术课上接触到了水粉和水彩。也知道了绘画中的三 原色,红,黄。蓝,而且其他颜色都是这三种颜色调和出来的。
  如果真知道父母和我几年的刻苦努力,最后只能换得周围人一个恭维的说法:“刘嘉敏画画很厉害,创作画还获得过县里美术大赛一等奖呢,画画功底特别扎实,名师出高徒…”等等,我当初是不会学习画画的。
  省里美术学院招生时,陶老师的弟子,我的师兄们和咸水湾后来兴起的绘画爱好者中的佼佼者排队赶火车去市里初试,我的老师却制止了我。

  他还特意来我们家一次,和我父母郑重地说,“刘嘉敏就不要去市里初试,省里复试了。这孩子几年的时间,学习画画很刻苦,很努力,基本功扎实,但是,我感觉她还是考大学,走国家考试招生的路子才对,她有能力考上大学,就没必要考美术。”
  “我感觉她文学方面的潜在才能比画画深厚,不能偏废。”
  “目前,考美术也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就是放一个石膏像,你画的用手指一弹能发出声响,也不一定就会被录取。”
  “所以,文化课行,不要和那么多人去挣这个专业了。我想如果他们都有把握考上大学,也不见得非考美术不可。”
  父母沉思着,缓缓点头。
  陶老师看出了他们的失落,又接着说,“我不让她考美术,并不是咱们水平不行,恰恰相反,刘嘉敏的基本功一般人赶不上,她课业时间学习这几年,也没有白学,世上
  没有白学的东西,这个画画对她以后方方面面都会有帮助,特别是文学方面的发展。”
  我长大要去大城市的美术馆工作,那是我没有学习绘画以前,在一张明信片上看到美术馆时,突然蹦出来的想法,这个想法在我开始学习画画时,逐渐变得真实,似乎梦想就在路上,每天都会近一点儿。
  我有好多梦,这个是比较清晰可能变真实的,但这个梦此时破灭了。
  眼下,只能开始捋顺别的梦了。好在,还算年轻,不满十七岁。
  但急回首,短思量,却有竹篮打水的苦涩。
  日期:2020-03-26 17:14:05
  整个中学时代的大部分课余时间,我都在画画,而且是夜以继日的画。
  当我掌握了能独立临摹的技巧时,便尝试临摹一切喜欢的画。临摹的样本主要来自父亲出差去大城市时给我买回来的一些画册,样本,画报等等。

  其实,学习画画是一件比较消费钱财的事情,我经常用于画素描的白板纸,商店买两角四分一张,每张大概有九十公分见方,根据画画所需的大小裁剪,我每次都会买十张,也用不上几天。
  当时的物价,一斤猪肉八角钱,一斤顶级香肠一元三角。角瓜一分钱或两分钱一斤,饭店买的馒头又大又白,五分钱一个。
  有时,早晨起晚了,做饭来不及,母亲会打发我去附近的国营饭店买早点。油条七分钱一根,豆浆一暖瓶五角钱,全家早餐两三元钱足够。
  我买画笔的钱会更贵一些,不算铅笔,我大概有三十多支画笔,其中有小狼毫,大狼豪,还有普通的毛笔,不同型号扁头的油画笔。
  虽然我的绘画老师不主张我画用颜料的画,但我也买齐了画水墨画,水彩,水粉,甚至油画所用的颜料和各种笔。
  我上高一时,我们学校就开始分了几种专业班,男生主要分到木瓦班,工业班,女生大多分到农业班,文艺班,美术班,我自然到了美术班。
  教美术班的画画老师,本着速成的原则,让我们知道了素描,速写,了解了各种彩色画的基本画法,便开始放手让我们练习作画。

  下午自习课时,教室靠墙的四周支满了超大的画版,画板上贴着大幅的白板纸,我和我的同学静静地站在画板前,打底搞,画不同人物,景物的基本轮廓,反复推敲,然后定稿,上色。
  各种画面,不同手法,参差不齐的水平,尽在画面上,真实不虚的表现出来。但大家都自我欣赏,自我陶醉,都有不久将来,画家非本人莫属的自信。
  我不知道美术老师丁晓涵根据什么标准给我们的画判的八十分,九十分,九十五分的。总而言之,她必须响应学校的号召,让我们毕业之后,就能用美术服务于社会,培养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所以,我学习画画,不仅全是业余时间,在高中阶段几乎是半个业了。我们美术班陶老师,早就让我们画水彩,水粉了。
  有一次,在陶老师家他检查我的素描作业,我小心翼翼的说:我们学校美术班老师让我们画水粉和水彩了。”
  陶老师正仔细认真地看我画的人物头像素描,似乎没有听见我的话。
  他对着太阳,反复看我的习作,沉默一阵子,半信半疑地说:“这个头像是你自己打的稿,没有把画像摁上去描吧?怎么能画的这么像?”
  “没有啊,那样不是坑自己吗?”
  “我说你也不能,我对着阳光看,你画的这张比原图大出了一个边,可见真是你画的。”陶老师欣慰的笑了笑。
  在一边的我最小的师兄张宏图,非常羡慕地看着我画的人物头像,轻轻从陶老师手中接过去,认真的观摩。
  “这个,真是太像了!”他感叹。
  他身边还有两位三中美术班的男生,秦大志和孙涛,他们是慕名通过别人介绍来陶老师家学习的,不是陶老师的正规弟子,但也常来。
  陶老师家像他们这样的美术门客,大概有几十人,年龄不等,职业不同,但都是画画的,有高人,成手,也有初学的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的。
  周末的午后或晚上,陶老师家总会来几位这样的客人,谈天说地。
  从素描,速写,聊到水彩,水粉,油画,版画等;从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聊到梵高,毕加索等;从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手法说到线,面,光感等等;气氛十分热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