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王叛乱,外族入侵,大唐风雨》
第23节

作者: 北江南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过江公义这些年对扬州子民也很不错,自任职以来恪尽职守。下次地方大评上自己运气要是好的话说不定还能重回中枢掌控大权。一郡太守属于四品,说不大也不小。如果调到临安任职,咋说也得从三品起步不是?
  坐在书房中处理着扬州政务,突然下人来报说小舅子面色不善直奔自己书房而来,拦都拦不住。
  江公义皱眉思索道:“妻弟不是今日随岳丈去参加曲水流觞了嘛,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正想着,便见崔良狠狠撞开房门,眼睛布满血丝,腰挎长剑。
  门房一脸尴尬的跟在身后。
  江公义给门房一个眼神,让门房先退去,这事自己处理。门房这才悄悄关上门。
  江公义放下毛笔笑道:“良儿怎么了?谁惹你了?这么大火啊。”
  崔良强忍怒火道:“姐夫,你亲军借我一用。”
  江公义想都不想道:“不行!我亲军只负责保护我安全,连我都无法调动。”
  崔良咬牙道:“就这一次!”
  江公义坚定道:“不行就是不行,良儿,到底怎么回事?怎么成这个样子,你先冷静冷静。”
  崔良狠声道:“姐夫这你就不用管了,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江公义心中暗道:“这崔良平时虽然轻佻了些,可也从来没见过如此模样啊。”
  江公义皱眉道:“究竟发生什么事?岳丈大人知道吗?这...”
  不待江公义说完,崔良猛的拔出长剑横在脖子上不耐道:“姐夫,你就说给不给?”说罢还把长剑轻轻一拉,顿时一抹血迹出现在崔良喉咙上。
  脸见小舅子来真的,江公义瞪大眼睛神情急迫道:“不可!良儿你住手,有话好说。”
  崔良还是那般道:“给不给?”

  江公义苦着脸道:“我去看看曲水流觞办的怎么样了,亲军调动的令牌在桌案后书柜第三格上。”
  说罢江公义便匆匆出门,这事得赶紧让岳丈知道。自己拦不住这小子,一向温文尔雅的妻弟竟然如此极端。
  自己能坐到如今的位置上并不是自己能力有多大,而是十多年来崔氏的支持啊!饮水思泉,对崔家的人,尤其是德馨先生这一脉嫡系。江公义从来都是笑脸相迎,有求必应,只要不太过分难做就行。可这次竟然直接调动自己亲军,那就不是小事了!
  要知道,十年前南唐初立,好些个文官纷纷被刺杀。朝廷无可奈何才给朝中四品以上的官员都配五十人的亲卫。后来这一制度的普及到了整个南唐境内。不过之后这项制度就变了味,名为保护,实则为监视!自己在辖区内做的一切都没办法瞒过朝廷,而这五十亲军只认朝廷颁发的调动令牌,从来不认人。而这群只属自己的亲卫,自己只知道是出于一个叫“天芒司”的组织,具体是什么自己也不知道,而且平时也没跟自己有什么交流,非常的神秘。

  如果崔良这次用自己亲卫做些什么违反唐律的事,那自己后面的地方大评还能入选?大唐治国甚严,升官的道路被堵死了都是小事,万一事情大条了自己绝对难辞其咎,要是自己没了这顶乌纱帽,家族这些年来的努力不就白费了?江家本就就是小族,就凭自己一个人支撑着,随着自己水涨船高,族人也得罪了好些当地的大家族。自己要是没了官身,崔家会看自己一眼?老丈人德馨先生古道热肠是没错,可崔家也不是老丈人一个人说了算啊。

  想到此处,江公义不仅加快了脚步,到马棚牵了匹马就往君子山而去,一个随从都没带。
  崔良找到那个小令牌,令牌用黄铜所造,正面一个“天”字,后面一个“芒”字,天芒?崔良想了一下也没想到这两个字有什么出奇的地方,拿着令牌便直往城外而去。

  太守亲军并不在太守府,而在城外一处军营里。这个军营不大,寥寥一二十个军帐。五十亲卫便在此处。
  崔良到了后下马,悄悄看了看四周,没见有什么人跟着自己。回过头慢慢走向军营。
  军营前一个护卫拦住了崔良面无表情道:“军机重地,外人不得进入!”
  崔良拿出了令牌道:“认得这个么?”
  护卫接过令牌看了看诧异道:“你怎么有天芒令?”

  崔良道:“我是江太守的妻弟,奉命来此请诸位办点事。”
  护卫道:“既然你有天芒令,那就说吧。”
  崔良见事成了,心中松了口气道:“今日举办曲水流觞,有一敌国谍子摸了进来,江太守不敢打草惊蛇大张旗鼓的去抓人,所以才让我来此请诸位出手。”
  护卫皱了皱眉头眼神微眯思考了一番:“行,那我就接令了,具体任务是什么?”

  崔良心中大喜,但脸上依旧是那副郑重的神色,说道:“这伙谍子有三人,一女两男,四天前的下午来到扬州,就住在醉江南。这次的任务就是把那个女谍子抓到西城外哪所破庙中,两个男谍子待抓到女谍子后直接杀了便是。”
  护卫面露疑惑道:“为何还要抓到城外?直接交给太守不好吗?”
  崔良一笑道:“这事是机密,太守如此命令,我也不知道啊。”
  护卫想了想道:“好,我知道了,你先回去,按照规矩,任务完成才能把天芒令交给太守。”
  崔良可不管什么规矩不规矩的,只要这群亲军接令就行。

  转头上马回城,崔良眼神如毒蛇般阴冷,不过嘴角却有着淡淡笑意。
  江公义策马赶至君子山的时候众人也都相继散去,江公义拉住一个行人道:“可见德馨先生在此?”
  行人一看是太守大人,连忙跪地道:“德馨先生半个时辰前已经和公明先生,元清公子,还有竹林居士一起走了。至于具体去哪里,草民也不知。”
  江公义擦了擦额头汗水心道:“这可如何是好”。由于匆匆而出,江公义也没带个下人随从什么的,不就不擅马术,这一路过来也颇为难受,大腿侧火辣辣的疼。
  江公义稍稍歇息一下,便策马回城。得赶紧找到岳丈才行,崔良这小子太没分寸了!
  待杨孟君排开围观的游客回到醉江南已经到了下午。早饭午饭都没吃,三人在点了菜肴,要了两壶玉京酿回到了房中,吩咐小二把酒菜送到楼上就行。

  到了房中坐下,方瑶望向杨孟君的眼神异彩连连。
  吴冲也大感不可思议,问道:“孟君啊,咱俩都是十年同住在吴家镇的,为何你如此优秀?”
  杨孟君翻了翻白眼道:“都是老爷子从小教的一些道理。”
  吴冲心中道:“也是,大将军可不止只会领军打仗。”
  吴冲道:“接下来咋办?连夜去临安还是在此休息一晚?”
  杨孟君想了想道:“今天也折腾一天了,至于是走是留等填饱肚子再说!”说罢还看了看方瑶。
  方瑶心领神会,柔声道:“听你们的。”
  方瑶此刻内心深处可谓百感交集。自己全村被杀光,相依为命的爷爷也命丧贼寇之手。谁知道刚被劫到贼山上没多久就稀里糊涂的被眼前两人所救,给自己报了仇不说,还一路同行至此。唐人有恩必报!虽然吴冲平时嘴上没个正行,可一路走来不经意的那些照顾内含了吴冲多少心思?还有杨孟君,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却能在曲水流觞上跟群贤对峙毫不示弱。更做了一首荡气回肠的《江山赋》,说两人是的南下游民方瑶是万万不信的,哪家的游民能杀的五十马贼,叹得大好江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