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勃勃大王另类史文集(八卷本)》
第50节

作者: 赫连勃勃大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寿派往后赵的使臣回来“汇报工作”,讲述石虎宫殿壮丽,美女盈宫,刑法严峻,这一下子把李寿羡慕得不行,立时仿效,大修宫室,广选宫女,动辄诛杀臣下立威,搞得蜀地人民苦不堪言,被赋税徭役压得喘不过气来。荒淫六年后,东晋康帝建元元年(343),李寿病死,其子李势继位。
  李势相貌不俗,身长七尺九寸,腰带十围。此人当太子时很能装模作样假谦恭,他称帝后,即原形毕露,先逼杀了自己的亲弟弟李广,又杀掉直谏善政的大臣马当和解思明。不久,宗室李奕起兵,蜀人多拥护相随,但事败垂成,李奕逞一夫之勇,攻成都城时一马当先,被守兵乱箭射死。
  李奕被平灭,成汉的统治却已经溃入腹心,渐成绝症之势。其境内的獠夷部族乘乱而起,四处劫杀,军守缺离,疆土日蹙。加之李势天性猜忌,诛残大臣,滥加刑狱,致使人怀危惧,上下离心。
  正是在成汉分崩离析的前夕,大英雄桓温果断提出伐蜀之策。
  桓温伐蜀之举,其属下僚佐竟有百分之九十表示反对,弄得大将军自己心里也产生了犹豫。
  江夏相袁乔力劝桓温伐蜀,他进言道:
  “经略天下大事,自非凡人所能及。今为天下患者,胡、蜀二寇而已(指北方后赵和蜀地的成汉),蜀地虽险,势力却较羯胡为弱。李势无道,臣民不附,加之他自恃险远,战备不修,正是攻袭的绝佳良机。可先选精卒万名轻装疾驰,等敌方发觉我方出兵,我军已经逾过其险固隘口,李势可一战而擒。蜀地富饶,人口繁庶,当年诸葛亮恃此能与中原曹魏抗衡,如果能占领蜀境全土,实为国家大利。”

  为了打消桓温的顾虑,袁乔进一步说明:“朝野众人劝阻伐蜀的主要原因,是害怕我们大军西进,北方胡寇会趁机攻掠。其实,胡寇忽然听闻我军万里远征,肯定一时缓不过神,会认定我们国内严加防备,绝不敢轻动。即使他们冒险来攻,沿江守卫部队足以拒守,必无后患。”
  经此一说,桓温伐蜀决心便不可逆转。
  东晋穆帝永和二年(346)年底,桓温率益州刺史周抚、南郡太守谯王司马无忌等人,提兵伐蜀,未等朝廷明诏可否,桓温就已经踏上征程。
  他手下谋士袁乔能文能武,亲率两千人为先锋。
  伐蜀大军已经开拔,奏表才送至建康朝廷。殿堂之上,文武朝臣议论纷纷,都以为蜀道险远,桓温军队人数又少,对此次兴兵皆抱悲观态度。
  唯独桓温的老友、大名士刘惔断定此行必能成功。

  朝臣们大都面有忧色,三三两两凑过来问刘惔为何对桓温这么有信心。
  刘惔说出的话令众人面面相觑:“我是根据过往与桓温赌博的经验得出此论。桓温,是个赌博大玩家,下注必下大注,没有百分百的胜算,他决不轻掷。由此观之,蜀地必为其所得!”停顿片刻,刘惔又说:“但恐怕桓温克蜀之后,终必会专制朝廷啊。”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三月,桓温的晋军忽然出现在蜀地的青衣县。
  天天酒肉美女的李势闻报惊骇异常,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惶急之下,他派叔父李福、堂兄李权以及前将军昝坚等人大集兵马,自岷江以北向青衣方向急行军,欲图阻御晋军。
  蜀军诸将大多认为应以逸待劳,设伏于江南突袭晋军。昝坚不听,死催一样引大军从江北的鸳鸯碕出发直奔健为(今四川彭山以东)。此时,桓温晋军已经赶到彭模(今四川彭山东北),准备在成都平原上纵马驰骋。

  在彭模休整时,有军中参谋建议晋军应分为两道,异路而进,可以分解成汉部队的兵力。
  先锋袁乔再次提出他本人的判断:“现在,我军深入万里之外,胜则大功可立,败则一人无存,应当合势齐力,以取一战之大捷。如果兵分两路,则众心不一,假如一路败北,全盘皆输。”
  桓温大为赞同。他下令晋军全军而进,丢掉所有的军用炊具等多余后勤装备,只带三天的干粮,全速前进,直扑成都。
  此命一下,晋军知道首将已经表示了“不成功则成仁”的决心,死下一条心,都准备作殊死之战。
  前进途中,桓温与成汉宗室镇南将军李权大军相遇,三战三胜,成汉兵散走,败还成都。
  成汉另一位镇军将军李位都见大势不妙,很乖巧,带着军队径直向桓温投降。

  另一方面,成汉大将昝坚猪癫风一样率大军赶至健为,才知道根本和晋军异道而行,连照面都打不上,甭提排阵开战了。惶急之下,昝坚率这大批疲惫之军奔返成都,刚刚涉水渡过沙头津,已有游骑报告说晋军主力早已在成都近郊十里陌驻扎完毕,正摆开阵势迎候昝坚。
  这下可好,两军主力还没开打,昝坚军忽然不战自溃,四散奔逃而去。
  困守愁城的李势无法,只得悉众出战,在成都西南的笮桥与晋军决战。
  有个“皇帝”在身后面,成汉军队的士气还真忽然上来了一下子。
  两军初接,晋军前锋进攻部队遇到汉军死命抵拒。
  初战不利,东晋的参军龚护被杀。
  成汉军得势汹汹,喊杀阵阵,数只利箭也射向位于中军的桓温马前。
  晋军心惧,很想回撤逃命。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眼看成汉军队大瞪眼珠子,抡着大刀片子死命向前,一路上没遇过劲敌的晋军顿起惧意,乱哄哄往反方向倒退。

  千钧一发之际,又是历史的偶然性在关键时刻显示出“无常”的黑色幽默——晋军鼓手本应鸣金退兵,估计这几个人手中没兵刃,眼看成汉兵士的长矛、大刀明晃晃杀来,他们手中的大槌乱敲,误鸣进攻鼓点,咚咚地把进军牛皮大鼓连连猛敲(吓得哆嗦,所以鼓点挺急)。
  士兵们在战场上、训练场上都已经养成条件反射,闻鼓则进,闻金则退。听见大鼓声声,晋军个个扭头又往前冲。
  身为前锋的袁乔书生执剑,下马督战,指挥已经内心生怯的晋兵拼死进攻。
  成汉兵也就是一鼓作气,看见晋兵比自己还不要命,抵挡一阵,都掉头回逃。
  桓温大胜,乘势直驱至成都下,四处纵火,每个城门都笼罩在火焰烟雾之中。成汉兵士惶惧,无复斗志。
  李势至此,知道自己的“大汉”已经灰飞烟灭,呆坐殿上,不知所为。
  中书监王嘏等人劝他出降。侍中冯孚认为:“东汉时吴汉伐蜀,尽诛公孙氏。现在晋朝的檄文上又明讲‘不赦李姓一族’,即使出降,恐怕也不得活。”
  李势越想越怕,趁夜逃出东门,迎头赶上身旁只有一两个从人的大将昝坚,一起往葭萌逃窜。
  逃都逃了,李势又觉不妥,没法逃出生天,派人送降表给桓温。降表文笔不错,肯定出自哪位文士之手,词意哀怜,废话不多,兹录于下:

  伪嘉宁二年三月十七日(自称“伪”朝),略阳李势叩头死罪(自称原籍姓名死罪)。伏惟大将军节下,先人播流,恃险因衅,窃自汶、蜀(自言成汉“皇统不正”)。势以暗弱,复统末绪,偷安荏苒,未能改图。(骂自己继位后未能及时“投诚”。)猥烦朱轩,践冒险阻。将士狂愚,干犯天威(劳烦大晋征伐,螳臂挡车)。仰惭俯愧,精魄飞散,甘受斧锧,以衅军鼓(该死该死,可怜可怜)。伏惟大晋,天网恢弘,泽及四海,恩过阳日(这么仁义的大晋,能不饶我一条狗命吗)。逼迫仓猝,自投草野(我是吓急了才跑)。即日到白水城,谨遣私署散骑常侍王幼奉笺以闻,并敕州郡投戈释杖(自己一方的官员已称‘私署’,表示自己是‘伪朝’)。穷池之鱼,待命漏刻(要杀要剐,一任大晋)。

  看见降书写得这么让人高兴,没多大功夫,见李势自己在军门前“舆梓面缚”,桓温大喜,按照相关传统政策“解其缚,焚其梓”,正式举行了受降仪式。
  成汉小朝廷,自李特在惠帝太安元年起兵,到此经六世,共四十六年。
  李势父子贪淫残暴,竟也全得善终。在成都的李氏“皇族”十多人都被送至建康,由于属于“自首归命”,李势在东晋得封归义侯,好酒、好肉、大房子,直至开平五年(361)才病终于家。
  刚过而立之年,想如今一般哥们儿还绞尽脑汁为个副处长、副科长位子拼命挤的岁数,桓温已经立下平灭一国的不世之勋。他举贤旌善,随才授官,待蜀境全定之后,振旅还军江陵。
  东晋朝廷上下大喜过望,进位桓温征西大将军、开府,封临贺郡公。

  桓温灭蜀后,威名大振,朝廷惮之。
  把握朝政的会稽王司马昱为了制约桓温,就以扬州刺史殷浩为心腹(此人初与桓温齐名),参理朝政。由此,他们与桓温形成对立的两派。
  “不图今日复见官军”  ——第一次北伐的桓温 
  东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后赵大魔头石虎病死,境内大乱。
  桓温闻此,立刻屯军安陆,准备北上收复中原。
  东晋朝廷内部,当然不愿桓温再立殊勋。褚太后的父亲、大名士、征北大将军褚裒当时镇京口,马上上表,自告奋勇,要去攻伐后赵。这位国老,也想效仿桓温,拜表即行,欲趁后赵大乱去捡大便宜。
  画虎不成反类犬。代陂一战,褚国丈派去北上接应鲁郡归附民众的二将全军覆亡。一腔豪气的褚国丈,连忙退至广陵,致使渡过黄河南迁的二十多万汉人百姓全被追赶上的胡人诛杀殆尽。羞愧惭恨之余,大名士病忧死于京口,时年四十七。
  褚裒当大名士可以,打仗却完全是个外行。
  至此,东晋朝廷仍不给桓温机会,反而于350年委任与会稽王司马昱私交甚好的殷浩为都督扬、豫、徐、兖、寿五州诸军士,统军北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