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勃勃大王另类史文集(八卷本)》
第54节

作者: 赫连勃勃大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桓温有六子。桓熙、桓济杀叔不成,送至长沙囚禁,算是“无期徒刑”;第三子桓歆早死;第四子桓祎生下来就是个傻子;不辨菽麦;第五子桓伟忠厚诚实,为官清明,历任安西将军、荆州刺史等职,三十岁左右病死;袭爵的第六子桓玄最有名,曾一度称帝,但最终也导致了桓氏宗族族诛的结局。
  桓冲虽为桓温之弟,温良敦厚,并自请解去要职,外任扬州,把朝中大权让给谢安。后来,苻坚南侵,晋朝降将朱序当初就是桓冲所保举。朱序降秦,桓冲惭耻不安。淝水大战,朱序又临阵大叫“秦军败了”,立功返回晋朝。桓冲为此更是惭恨,加上一直身体多病,竟在东晋大胜之时,发病而卒,时年五十七。晋廷赠桓冲太尉,谥宣穆。厚道好人,也算善终。

  史载,桓温病重时,桓冲问大哥死后如何“处置”谢安、王坦之。桓)温回答说:“渠等不为汝所处分。”
  由此,史官们自以为是地认为:桓温以为自己活着,王、谢诸人肯定不敢立异;桓温死后,王、谢又非桓冲所能畏服。所以,如果杀掉王、谢诸人,于桓冲无益,更失当时之望——如此猜想,完全是把桓温当成一个逆臣来推想。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桓温最后英雄老去,含忧而逝。假使他真有必篡之心,如司马师、司马昭之流,肯定会杀掉谢安诸人。政治角力场上,权势相随,人在人情在,人都杀掉了,“时望”又奈我何!
  但历史不能假设,我们只是应该以公忠立场认定桓温终以大局为重,为东晋保留了重要的政治人才。否则,日后苻坚大帝百万大军来敌,就没有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了。
  总是自标正统的封建史臣,对于桓温伐蜀以及他第一、二次北伐的历史功绩,都还表示钦赞:

  桓温挺雄豪之逸气,韫文武之奇才,见赏通人,夙标令誉。时既豺狼孔炽,疆场多虞,受寄干城,用恢威略,乃逾越险阻,戡定岷峨,独克之功,有可称矣。及观兵洛汭,修复王陵,引旆秦郊,威怀三辅,虽未能枭除凶逆,亦足以宣畅王灵。
  桓温晚年,经过王敦之墓,心中感慨,连称王敦:“可人!可人!”
  王敦、桓温两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是少年英武,同是尚主驸马爷,同为大将军,同是豪爽英武,同是功业不俗,同是晚年有篡夺之心,同是大业不成、忧病而死。因此,史臣把两位“大将军”同列一传,也自有其正史之理。
  最可惜的是,桓大将军既未能开基建业而流芳百世,亦没能篡夺人国而被骂名千载。
  曹操、司马懿、高欢死后,还能在地下做开国皇帝。桓温呢,只吃过两年多“宣武皇帝”的冷猪肉,整个家族就因桓玄的灭亡而烟消云散,悲夫!

  一场战争输掉的光辉帝国
  ――最令人惋惜的一代人杰:苻坚大帝
  西晋灭亡后,黄河流域广大地区成为一个历史大戏台,匈奴、鲜卑、羯、氐、羌五大少数民族乘势在北中国你方唱罢我登场,几十年间,竟出现了十六个“国家”,大多是游牧民族首领称王称帝,其中如后赵、北燕、大夏、后汉等政权的国主大多凶狠残暴,喜于杀戮,几乎都是“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盛强时虽有控弦衣甲之士百万,崩溃之时如溃穴之蚁,刹那间消散。

  十六国中,最令人慨叹、最令人惋惜、最令人扼腕的当属一代英豪帝王苻坚——此君在王猛等汉族大臣辅助下,灭张平,收张蚝,击乌延,威振西凉,还在潞川大破燕国慕容暐四十万大军,灭亡前燕,继而又灭凉击代,一统北方。
  当此之时,如果大英雄苻坚休养生息,善抚士民,静待天时,趁东晋内乱一举起兵,统一中国当属反掌之势。但他偏偏逆时而行,不顾群臣反对,短时间内发兵八十七万,号称百万,并骄狂地说,以此强兵百万,“投鞭可以阻流”。于是,大军前后千里,旌鼓相望,欲一击而灭晋朝。恰恰此时,覆亡之势,已不可避免。
  淝水之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苻坚大帝为中国战争史平添了极不光采的典型战例,为中国文学史增加了数个满含贬意的成语,为无数文人骚客平添了无数怅然的想像和凭悼的辞章。
  详读史章,就会发现苻坚绝非残暴鲁莽的君王,反而是个开明大度,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谨恭有礼,慕义怀德,善于纳谏,雄才大略而又完全汉化的一代英杰。
  可惜的是,他最后关头一意孤行,对于前燕、东晋等降臣太过宽容,特别是淝水之战,最终导致一败涂地,使赫赫前秦分崩离析。最后,他本人为降将姚苌勒毙于佛寺。否则,隋文帝的大一统时代,极有可能在苻坚大帝的时代提前到来。
  史重正朔,十六国历史短暂而扑朔,故而苻坚的事迹后人只从“投鞭阻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几个成语中窥得一二,且是从极其负面的方向把他当作一个刚愎自用的外族入侵者。
  拂去历史重重的灰尘,搁置“岛夷”、“索虏”的互相谩诋,作为中华大家庭万古流传的一代人杰,苻坚应当得到公允、正确的评价和忆念。
  “草付应王”天意偏  ——前秦的崛起 

  说起苻坚,应先从其祖父苻洪讲起。
  苻洪,字广世,是西晋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的氐族酋长。因为家里池中有蒲叶生成,长五丈,五节个个如型,周围人众都称这个家庭为“蒲家”,开始便是以“蒲”为姓。
  西晋内乱,匈奴族的刘曜僭号称帝,蒲洪被迫归顺,被封为率义侯。
  很快,刘曜为后赵石勒所败,蒲洪降附石虎,累有战功,封西平郡公,其部下获赐关内侯的就有二千多人,蒲洪就获封为关内领侯将。
  石虎的养子冉闵(就是后来遍诛石氏子孙,杀了数十万羯族人的汉族大将)当时就暗劝石虎:“蒲洪雄果,他的八子又个个不凡,应该秘密把他们除掉。”石虎虽是出了名的残暴嗜杀,却没有听从冉闵的劝告,反而对蒲氏“待之愈厚”,大概是看重了蒲洪战功卓著,不忍诛杀。
  后赵在老暴君石虎死后,很快溃灭。蒲洪审时度势,先在名义上降附晋朝,许多汉族民众纷纷归附,渐渐属下拥有十余万兵卒。永和六年,晋朝封蒲洪为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广川郡公。

  当时,蒲洪属下就屡屡有人劝他称尊号。谶文有“草付应王”的说法,他的孙子蒲坚一生下来背上就有“草付”两字的纹理。于是,一家人改姓“苻”。苻洪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轰轰烈烈的前秦王朝,由此开端。
  苻洪袭击石虎的部将麻秋,并俘虏了他,留在军中任自己的军师将军,对其很是信任。苻氏几代帝王,总是犯下这种对降敌手软“慈德”的通病,可悲可叹。
  麻秋心怀野心,设宴招待苻洪,暗里酒中下毒,准备鸩杀苻洪后,并领其众。
  苻洪的世子苻健发现情况有异,马上带兵收斩麻秋,但苻洪已经中毒。
  苻洪临死,对世子苻健说:“中原不是你们兄弟能占据的地方。关中形胜,我死后可鼓行西进。”言终而死,时年六十六岁。

  苻健嗣位后,去秦王位号,佯称晋朝封赐的爵号。他以五千军兵入潼关,击败晋将杜洪、张先,入都长安,安定三辅。
  永和七年,苻健自称天王,大单于,建元皇始,置百官。永和八年,苻健称帝。
  此后,他大败晋将张琚,令晋镇西将军谢尚(谢安的族兄,人物潇洒风流,打仗却是个大草包)仓皇逃命。
  永和十年,前秦在白鹿原大破桓温军,奠定了氐族在西北的统治地位。
  此后,苻健与百姓约法三章,轻徭薄赋,修尚儒学,优礼士人,留心政事,治下呈现小康之象。

  “瞎儿一泪”掌生杀  ——苻生的暴虐 
  苻健不久病重。太子苻苌在桓温入关时中流矢而死,第三子苻生被立为太子。
  苻菁是苻健的侄子,听说苻健病重将死,急忙带领一帮人马杀入东宫,准备把堂弟苻生杀了自立为王。
  这苻菁并非无名之辈,也是个勇猛善战的勇将,当年他与苻健两个人,在黄河南北双双挺进,跃马横枪,屡立奇功。
  苻健闻乱,从病榻上艰难起身,升端门陈列甲士,跟随苻菁造反的兵士看见皇帝还活着,一哄而散,苻菁被抓住杀掉。
  过了数日,苻健病死,年仅三十九岁,在位四年。

  太子苻生继位。这位苻生,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残暴君主。史书上记载,苻生“幼而无赖”,儿童时代就凶邪无比。爷爷苻洪当时就很讨厌他。苻生生下来就瞎了一只眼,十岁左右,有一天苻洪想逗他,问身旁的侍者说:“我听说瞎眼的孩子只是一只眼流泪,是真的吗?”侍者回答:“是真的。”苻生在一旁听了很恼怒,拔出佩刀往自己脸上刺了一刀,血涌而出,恨恨地说:“这也是眼泪啊。”苻洪大惊,拿起鞭子猛抽这个凶戾的孙子。苻生也不躲闪,反而想激怒老头子,说:“我本性喜欢抗受刀砍槊击,不能忍受鞭打的羞辱。”

  苻洪气得大叫:“你再这样下去,我要把你当成奴仆使唤。”
  苻生又答:“没准我会变成石勒那样的人物。”
  当时石氏后赵王朝正是石虎当政,虽然他把石勒的儿子们杀戮无遗,但仍然是以石勒接班人自居,且把后赵的残暴政权整得如日中天。石氏出名的杀人如麻,苻氏一族仅仅是降附的一支军队,随时会被石氏屠戮。苻生竟敢直呼大行皇帝的名讳,而且揭穿皇帝当过奴仆的伤疤(石勒年幼时曾与人为奴),如果此话让后赵上层知道,估计石虎一生气,苻氏一族可能鸡犬无遗。

  听到苻生这样口无遮拦,吓得苻洪顾不得穿鞋从胡床上滚落,掩住苻生的嘴,转头对苻健说:“这孩子狂勃至极,应该早早杀掉,否则长大以后必会使家族残败!”
  苻健拔刀要杀,当爷爷的苻洪又叹息一声劝止:“这孩子长大后应该会改好,也不至于现在就杀掉他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