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咳—— 纽约都市生活,真实场景体验》
第10节作者:
牛伊万 当牛伊万离开北京的时候,给跟随自己多年的团队说:“留下了这几个大客户,希望即使我不在,兄弟们也能有饭吃,能够赚些钱把日子过好。当然最关键的就是赚了钱以后,可以补贴我在纽约的开销。”
大家先拍胸脯再拍脑袋,纷纷点头称是。不幸的是牛伊万前脚刚离开不久,北京团队经营就出现了问题,已经有大客户不再续约、业务骨干离职。电话打了一遍又一遍也没有留住大客户,北京团队士气低落,牛伊万也失去了计划中的每月进项。国内生意的“分崩离析”
后路被断。
妻子面对收入要减去一大块儿的事实,痛心了长达半个小时之久。转念一想心里升腾起一团五味混杂的蒸汽,模糊了自己的眼镜片,这一团稀薄的蒸汽中包含着不少的庆幸,甚至有一丝难以描述而不可声张的喜悦。用妻子的话说就是:夜里搂紧我的丈夫,心里感觉到一阵阵的踏实。”
“牛总,一切可好。您发来的推广任务表我看到了,现在关于一些具体问题咱们讨论下,您的时间可以吗?”
马小美主动给牛伊万拨通微信语音,一个多小时沟通如同用小刀切黄油般的顺畅,聊透了执行方案中的关键控制点。牛伊万内心里暖融融的,很久没有被称为“牛总”,今天这样的感觉又回来了。
马小美是上海人比牛伊万小几岁,身材消瘦五官精致,阳光下可以看到白皙皮肤下蓝色的血管。中学开始去了新西兰留学,10多年后拿到市场营销硕士学位后回国。可能是出国太早的原因,思维模式已经西化,常常不能理解在国内的做事方法。
新西兰留学期间马小美长期沉浸在北京来的几位同学和室友们“京腔”语言环境中,马小美也淡忘了上海人说话的“腔调”
。当操着略带京腔的普通话回到上海的时候,工作认真努力的马小美,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市场。
工作中完全不明白广告行业的潜规则,马小美也懒得去入乡随俗,时常被同事们取笑空有一副好皮囊与洋学历,实际上是脑子“瓦特了”。后来马小美坚定的离开了上海,跟随丈夫当起了“北漂”,几年前机缘巧合中加入了牛伊万在北京的团队。
给马小美拨通微信视频,牛伊万说道:“把咱们北京团队拢一拢,组织大家吃个饭之后开个动员会。我现在需要大量的支持,你拿上本子把我说的都记下来,然后去具体落实。”
“以最快的速度在纽约同城分类网站,占领优质头部流量位置。软文每次投放量要足,确保能够被搜索引擎抓取到关键字,广告网站、博客、新闻网站,软文和广告之间互导流量。就和过去带大家做全网推广一样,重点是能够快速卡位在最好的位置,一定要快手脚麻利些,切记,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道理。”
马小美不时地点头给予牛伊万反馈,最后说道:“放心吧,牛总。按照咱们固定套路,3个小时后您可以用搜索测试下,搜咱们目标关键字应该就可以被检索到。同城分类网站,我也马上安排人去做。”
牛伊万又补充道:“注意,国内百度和美国Google搜索偏好的差异,你把关键字列表也发给我,我抽时间测试下,每次做出对照表。咱们要争取早些抓住规律。OK 先这样,放手去干吧。”
“开始干活儿,加油!”
马小美对着摄像头挥动右拳,纤细的胳膊里充满了爆发力。
纽约时间当天晚上牛伊万的电话开始不断响起,广告中留的微信号也有十多个人添加为好友。有咨询电话打过来,牛伊万一阵喜悦后,突然大脑出现短暂的空白,一时不知道应该说什么。电话里的广东口音问:“有房子出租?是否要查报税和信用分。”
牛伊万反问对方:“哦,报税,不需要信用卡。”
对方短暂沉默后,直接把电话挂了。
牛伊万放下电话赶快上网查纽约租房,“报税、信用分”的相关信息,看了几篇攻略与经验分享的文章。明白了在纽约租房首先需要查信用分,这类似国内去做贷款的信用报告。通常房东更加喜欢700分以上的租客,而报税就是上年度向美国政府申报的收入,通常纽约租房需要提供月租金35-40倍的报税记录,如果要租2000美元的房子,上年度申报收入需要达到7-8万美元。
在强大的广告推广之下,几天时间便接到上百个电话和微信咨询。根据顾客提出的问题,现学现卖的上网查询或者去请教萨沙,牛伊万很快便总结出了常用的客服话术。
牛伊万自嘲道:“俺现在的角色就是客服老妹了。”
妻子打趣道:“我看你这扮相顶多就是’如花’,万事开头难,加油哈!”
“对呀,据说马化腾开发出QQ早期人气不足,自己伪装成小女生陪着客户聊天。凡是伟大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发源于’丧心病狂’的为客户服务中。”
牛伊万找出案例为自己打气,准备把现在手头事情,继续按照自己熟悉的互联网“套路”去操作。
“你看又有人加微信了,上午到现在电话咨询也不断。没想到纽约的市场还真不错,在北京咱们租房买房都是中介追着客户打电话,感觉这里不用费劲去找客户,唯一缺点就是要求信用分和报税有些太苛刻了。”
牛伊万边说着就又来了咨询电话。
日期:2019-10-27 08:07:06
《纽约咳》第11章 脑袋与屁股的问题
北京某大学来的访问学者陈老师,微信语音通话联系牛伊万:“你好,我在纽约资讯网上看到您发的租房广告。我们人已经到纽约几天了,住在法拉盛的家庭旅馆,租房还没搞定。带着孩子来的,看你广告上说森林小丘是非常好的学区,现在您有时间吗?想要约下看房,要能马上就入住的,如何乘车过去找你?”
听到一连串的问题,牛伊万打断陈老师的话,说道:“您好,我家对门就有一套空出来的一室一厅,粉刷保洁完成、马上就可以入住,属于Ps196小学划片录取的好学区房。关键是需要看您的信用分和报税是否能够达标,别的事情都好说。”
“你们纽约可真麻烦,我们都是公派来的,绝对不会欠房租不给的。前天在法拉盛就遇到一个带我看房,我们被房东当场问来问去,最后那个经纪人说给我们做一份假的报税文件。感觉太不靠谱了,我直接就拒绝了,经纪人还要我们付陪着看房的小费。对了,你们看房收钱吗?”
从略带不满的语气里,牛伊万听出了初到纽约的陈老师被“折腾”的身心俱疲,对此牛伊万绝对是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想到陈老师马上要面对的租房、买家具、孩子办入学、开设各种账户,这些对于初到纽约而又囊中羞涩的访问学者来说,都是莫大的挑战。
牛伊万打趣道:“陈老师,咱们可以打个赌。您经历过这些杂七杂八的琐碎事情与“老美”粗枝大叶的办事习惯,几天内就会想起国内的好,陷入对美国“神话”的怀疑。”
“我还没来就体验到了,办邀请手续过程中就搞错了一些事情,美国人干事情太不靠谱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