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咳—— 纽约都市生活,真实场景体验》
第19节作者:
牛伊万
对威士忌酒中的泥煤味道,还是水果香气,亦或皮革味道,牛伊万始终无法搞明白,只是听瘦竹讲着苏格兰威士忌与山崎威士忌背后的故事。感觉两人来到了阴冷潮湿的苏格兰,在大雾中挖泥煤或者捕鱼,总之就是去干重体力活儿。之后在镇上的小酒吧里,边喝威士忌边烤干湿外套。
对喝日本威士忌的典型场景牛伊万是熟悉的:“北方酒吧街上,长发的女人很适合,稍微随和的比较好,愿被追求的人最好…”
瘦竹继续以比较文学的方式考证着威士忌的种种典故,牛伊万则自斟自饮心里想着自己的事儿。
中国白酒总是令人快乐的,特别是坐在东北热炕头喝白酒,吃着火锅唱着歌气氛热烈,参与者无不身心愉悦。威士忌则完全相反,也许威士忌的灵魂中融入了太多苏格兰发源地的阴冷潮湿,即使面对瘦竹这样五车八斗之士,对饮威士忌更容易使人产生深度孤寂感。
越喝情绪越低落,牛伊万说:“村上春树是否喝了太多的威士忌,所以他的文章字里行间,常常流露出不可形容的孤独感。”
“嗯,可以给村上送几瓶二锅头或者高粱酒过去,没准可以写出来《红高粱》风格的小说,在高粱地里活奔乱跳。那样的话,文青们一定会恨你的。”
估计是有些喝高了,瘦竹继续说道:“都说纽约是花花世界的中心,我看咱们到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您这话是啥意思,你想要唤醒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美国人民吗?”,牛伊万稍显疑惑。
瘦竹站起身指了指一次性纸杯里的威士忌说:“管他沉睡中的美国人,我是说自己的生活太粗糙了。”
“如今不是当年《北京人在纽约》的时代了,几乎所有从国内刚来美国的朋友们都会感觉到生活粗糙的难以忍受。离开了国内养尊处优的生活方式,需要适应陈旧的地铁、噪音巨大的窗机空调到傻大粗笨的日常用品,确实需要一段时间的。”
牛伊万马上附和道:“过一段时间你就会适应并喜欢上这里,时间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来来,我给你满上,干杯。”
“美酒需要美器,葡萄美酒夜光杯,咱这是威士忌配纸杯。纸杯相碰撞毫无乐趣,粗糙的难以忍受! ”
瘦竹不由分说的拉着牛伊万出门去买威士忌的酒具,似乎只要用上了水晶玻璃杯,就可以抓回刚刚逝去不久的精致生活。
牛伊万依了瘦竹的要求,相跟着出门买杯子。家门口的酒庄和小超市里,最多只有那种可以喝可乐、泡花茶,同时也可以兼顾任意酒类的普通玻璃杯。两人心存遗憾的回家再次端起纸杯,因陋就简的喝完了整瓶威士忌。
日期:2019-11-04 10:29:25
《纽约咳》第19章 一点儿正经都没有
周六晚上在牛伊万家开派对迎接从加州搬来的刘大力,瘦竹一家和住对门在哥大做访学的陈老师一家人也来凑热闹。餐桌再加上两张写字桌摆成一长条,大人小孩一共10人落座后,室内温度上升气氛热烈。
牛伊万清清嗓子说,“大家静一静,今天在这里,开这个会,很好!”
随后给自己报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莅临寒舍,首先从我开始按照顺时针次序做自我介绍”。
听到这样的开场白,陈老师倍感亲切,举起一杯啤酒:“在学校里每周教务会、学院开会、小组开会,到美国这一段时间没有开会。总是有些若有所失的感觉,今天一定认真学习、领悟会议精神。”
听完陈老师自我介绍后,牛伊万打趣说:“到底是体制内的教授,这思想觉悟就是高!”
接下来瘦竹声情并茂的讲述了 “弃手术刀从文”的感人故事与北漂的经历,又朗诵了自己做的现代诗。言语间笑点不断,导致女士们数次数人被啤酒或果汁呛到。
轮到刘大力发言:“我在清华上的本科学物理,博士在斯坦福还是物理,刚毕业来纽约改行做投行。老婆孩子都在加州,我先过来租好房子,下周她们就搬过来,初来乍到请大家多多关照。”
陈老师问刘大力是怎么找到牛伊万的。刘大力说:“从网上查到一些信息,看到屋新天广告到处都是,点开页面介绍非常详细。特别是我比较关心的孩子上学问题,介绍里划片录取可以上的学校都列出来了,感觉有些靠谱。然后就联系上了牛哥。”
“陈老师是我的第一个客户,刚来时我们就睡了。”牛伊万拍着陈老师的肩膀。
陈老师先是一愣接着说道:“哈哈哈,那真是令人怀念的一夜呀。让我找到了80年代末大学宿舍的感觉。”
听到两人对话后,陈老师夫人说:“真是一点儿正经都没有,我先带孩子回去洗澡了。”
喝完了一瓶牛伊万珍藏的茅台和若干瓶啤酒,感觉大家都已经达到了微醺状态。又开了一瓶伏特加,牛伊万觉得有必要在大家都倒下之前,请教下在座的几位。就算是做一个简单的口头问卷调查:“怎样才可以把房源介绍做的更加吸引人,什么样的风格更对客户的胃口,大家可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陈老师发言道:“你咋吃饭还想着生意,满口的主义,心里一直想着生意。这样很不好,看看瘦竹兄这样的多谈风花雪月就非常给力。”
刘大力说:“瘦竹老师都吟诗了,牛哥您也来一首吧。”
“你这孩子,理工男还喜欢诗歌,稍等哥给你说一个牛逼的诗。”
牛伊万诗到嘴边突然想不起来了,只能拿出手机查询,刘大力和陈老师都翘首等待,现场气氛突然间有些冷场。
牛伊万忙把球踢给了瘦竹说道:“据说蒲松龄在路边摆摊以大碗茶招待来往过客,一碗茶水换一个故事,终于写成聊斋。我请喝茅台自然是有所图的,我有酒你有故事吗?咱们可以交换呀。请瘦竹老师,帮我分析下。”
瘦竹放下筷子和酒杯缓慢的说道: “我看出来了,牛伊万你的客户主要是以知识分子为主。那么我就总结下知识分子租房买房最关心的事情,一共有三点。”
“首先刘大力说的,介绍非常详细,这点很重要。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非常容易担心忧虑。不论是租房还是买房,可能到纽约之前半年就会开始做各种功课,反复的对比考察收集一切相关的资料与各种小道消息。能够提供全面详细的信息,这就占据了先发优势。”
陈老师补充到:“目前看来这第一点做的还是比较到位了,在纽约找不到第二家。”
瘦竹继续说道:“其次,自古读书人多是想象力发达之人,管中便可窥豹。介绍的信息既要详细,又要给人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去自行脑补。这样看来图文介绍就是最好,偶尔可以搞一搞云里雾里,犹抱琵琶半遮面。如同看小说给人想象的空间,而一旦拍成电影电视,经常是令人失望。”
牛伊万感觉与瘦竹简直就是心有灵犀:“严重认同!网上很多介绍房源的视频,非常难看惨不忍睹,视频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才可以做出一定的水平。屋新天刚创业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现阶段图文介绍是最适合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