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妹妹》
第32节

作者: 玥姐玥玥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0-04-21 17:41:06
  后来实践证明,包子有肉有时也在摺上。
  穆国臣是我们班唯一考上理科本科大学的男生。
  他长相一般,身材中等,穿戴普通,如果不是有时候班主任叫他去学生科领班里的电影票或让他去检查分担区的卫生,我都忘了他是副班长。

  他为人低调,话语不多。
  那天他在操场上,于桂芬笑话他的裤子时,我才留心看了一眼他穿着蓝色上衣的背影。
  他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名男生,后脑勺上的黑头发又密又长,走路的姿态上身略微前倾,慢悠悠的。
  从他背影都可以看出来,他不是没有睡醒就是在思考问题。
  如果他走路风风火火,远离在后面的我们,那天下间操,就不会听到于桂芬对他的取笑了。

  正是这样一个看似木讷愚钝的男生考上一本理科大学时,轰动了曾经的母校和已经毕业的同学圈。
  我们班里长的一表人才,风度翩翩,被好多女生瞩目的范良策高中毕业后,补习两年,什么大学也没有考上,去交通局当了一名监理。
  我没有说工作有高低贵贱的意思,只是于桂芬和好多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特别令他们失望。
  于桂芬后来不止一次和我提起,范良策应该有更好的发展,他那么好的人样子,窝在县城白瞎了。
  她替人遗憾之情溢于言表。
  “你就是太慕虚荣,再说,范良策才工作不久,你怎么知道他以后没有发展的机会呢?他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并不迟钝,谁也不敢把一个人看到底。”
  “再说了,孔夫子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三种美德,一是相貌美好令人敬畏,二是知识渊博明辨是非,你知道范良策是美男子,如果他不犯错误,好好工作,你怎么知道他会永远窝在县城呢?”
  能说会道的于桂芬沉默不语点头沉思,微笑。
  可能是借了我背后的吉言,勤奋努力天性机敏的范良策,后来听于桂芬说起,已是调去了省城工作。

  学校里的事情主要有于桂芬常提起,不能淡出校门之外。
  回到家里,有更多的事情需要面对。
  日期:2020-05-04 20:20:29
  第七章 单纯的荒唐曾经被我们认真对待

  也记不清是哪一年春天,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在市场买回了两只白色的小猪仔。家里已经有了鸡鸭狗,又新添两只小猪仔,院子里一下就热闹起来。
  小猪仔被装在一个带盖子的柳条花篓里,吱吱的拉着长音叫个不停,我们姐弟都从屋子里跑出去看。
  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已经有十三四岁的我,根本就没有想到家里为什么要买猪仔,只是满眼新奇的看着两只不知所措的小猪。
  我们七口之家,父母上班,我们上学。我和嘉文,刘健课余时间还要学习英语,画画。家里已经养了几只鸡,两只鸭子,一条狗。基本都是我们喂食,又新添两只小猪,肯定更忙。
  我们看着父亲小心的把猪仔放进仓房南端的猪圈里,猪圈里面铺着厚厚的木板,是猪仔躺卧的地方,木板前面是松软的土地,也是它们活动的场所。

  两只小猪可能刚离开它们的妈妈,不知是害怕还是冷,瑟瑟的挤在一起抖着。
  父亲从仓房和猪圈之间的夹空处抱出一些祡禾铺在猪圈里的木板上,我们等着小猪上去休息。
  可是小猪并不懂得我们的用意,不肯去温暖干净的小窝里面休息,而是紧紧的挤在一起,弓着腰,贴着木栅栏吱吱的叫着。
  母亲烧了热水,冲了玉米面糊糊倒进崭新的木头猪食槽里,我们都退后屏息看着,就见两个小猪煽动着圆片鼻子,吱吱地了喝起来。
  从此我们家就开始养了猪,春天买回来,是三十几斤的小猪仔,到第二年的冬天可以长到两百多斤,然后卖给食品公司的收购站。
  大概养了几年猪,直到我们都上了大学,父母也忙不过来,才不养了。
  养猪那几年,家里特别忙,每天都会长半斤左右分量的两头猪特别能吃,到该喂食时就用两只前蹄扒着猪圈门吱吱叫。
  猪饲料要凭票才可以买到,父亲经常穿着四个兜的灰色干部服,拉着家里带箱板的手推车,带着我和嘉文,还有刘健,去离家六七里的淀粉厂买粉渣滓,去酒厂买酒糟,还去面粉厂买麦麸子,还有比脸盆还大的豆饼,这些都是喂猪的主打饲料。
  中年的父亲累的满头大汗,拉着手推车艰难的爬坡,真像努力负轭的骏马,我们扶着车子箱板,前腿弓,后腿绷拼命往前推,那一幕早已深刻在我的心版上。
  每当想起,都会热泪盈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