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我到大唐》
第34节

作者: 黄自在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是什么?你那弄来的这个东西?”孙墨菀问道。
  “这叫人体模型,我们人体内的东西就跟着上面一个样!这可是某花了大价钱弄来的!”冯元一一脸神秘说道。
  “怪不得阿翁没时间搭理你了!”孙墨菀退了回来,说道。
  “你给了阿翁礼物,我有没?”孙墨菀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盯着冯元一问道。
  “礼物,有……有,怎么能没有呢!”冯元一顿时就乱了,他还真没准备孙墨菀的礼物,双手在自己身上不断的摸索,却是什么都拿不出来。

  “哼,果然是没给我带礼物!”
  孙墨菀佯装生气,突然看到了冯元一腰间,“咦,这个玉佩以前没见你佩戴过呢,就它了,作为礼物属于我的了!”
  说着,孙墨菀直接伸手拽了过来,拿在手里左右翻看,其实也不是什么特别的玉质,她纯粹是好玩。
  “这个别的什么东西都成,就这个玉佩不成!”冯元一尴尬的说道。

  “小气,不就是一枚玉佩吗?”孙墨菀生气道。
  “哎,阿耶说,这是母亲留给给某的,以前某年纪小不懂事,怕某弄丢了,今天中午才给某的!”冯元一叹了口气说道。
  说来也是悲惨啊,冯元一一出生就没了母亲,他是连母亲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以前实在是冯元一太混账了,老冯侯爷也不敢把这玉佩给他。经过上午朝堂之事,老冯侯爷算是特地看清了自己儿子,终于是把心里的一些话,告诉了他,同时把玉佩给到了儿子手中。
  “对不起,对不起,我不知道这是你母亲留给你的遗物!”孙墨菀立即道歉,立即把玉佩还了回去。

  “阿耶说,元一这个名字,还是母亲给取的呢!”说着冯元一就抚摸着玉佩背面元一两个字。
  “其实,我跟你也差不多,我很小就没有阿耶!”见冯元一情绪有些低落,孙墨菀立即说道。
  “是啊,不过你与某都算是幸运的,你有阿翁某有阿耶!”冯元一收了情绪说道。
  “嗯嗯,是的呢,我有阿翁,还有阿娘!”孙墨菀像个愉快的小精灵,对着冯元一露出了笑脸。

  “喏,这是给你的礼物!”冯元一从怀中摸出了一枚书签。
  就是后世那种上面描绘这山水画的塑料书签,这东西在后世非常常见,但在大唐,却是个稀罕物,就是冯元一也仅此一枚,
  “小侯爷,外面有个叫王维的年轻人要见你!”门房来了冯元一的院子,通报道。
  “什么,王维?”
  冯元一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他刚刚吃过了早餐,正躺在摇椅上喝茶看书呢,当然书就是那些小说,门口冷不丁的就说王维要见自己。
  “小侯爷是什么人想见就能见的吗?”冯二一看冯元一皱眉,立即对着来传话的门房说道。
  “也是了,小侯爷不愿意见,仆去打发了就是!”门房应声道,说着就要去赶走王维。
  “等会,你没听错,他说自己是王维?”冯元一再次确认,
  前段时间才认了诗圣杜甫做小弟,莫不是又来了诗佛王维,难道自己对这些历史上大唐文坛大家有着莫名的吸引力。
  “是的,仆听的清楚,看他样子似乎很着急想见小侯爷您!”门房说道。
  “很着急想见某!”冯元一摸了摸下巴,想了想道,“把他带过来吧。”
  “好的,小侯爷!”门房赶忙回应,去了门口。
  冯元一有些想不明白,王维来找自己干嘛。

  历史上大唐这些诗坛名人里面,王维的日子和结局都算是比较好的了,王维本人不但能写的了一手好诗,还工于书画,又通于音律,而且造诣不浅,在长安权贵圈子里很受欢迎,最后在唐肃宗时期还做了尚书右丞相,这才有了王右丞的称号。
  同时,他还有个叫王缙的弟弟,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文学上与他哥哥王维一样成就不小,政坛上甚至比他哥哥还有厉害,更是官至宰相。
  只不过哥俩其实也有不幸,老早就没了父亲,是母亲拉扯大的,为了求学与政治抱负,哥俩是早早就离开了家,来了京城。
  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在这件事情上,他们是亏欠母亲的。

  “王维见过小侯爷!”
  来了冯元一的小院子,王维一身素袍,但却不是青年风采,只是眉宇间多了不少愁色。
  “客气了,坐下说话吧。”冯元一已经坐在了亭子里,给王维到了杯茶,示意对方坐下。
  王维也不客气,直接在冯元一对面坐了下来,端起茶盏就有猛地灌了一口,与平时形象却是完全不符,他也是没办法啊,求了许多人,但都不能帮到自己,最后还是有人提醒,他才找打了冯元一。
  “王兄可是河东蒲州人?”没等王维继续说话,冯元一就先行问道,因为他要确认眼前之人是不是历史上诗佛王维。
  “没错正是,小侯爷知晓在下?”王维眉头一挑,眼神中多了一丝喜色,却是转身即逝,王维算是少年成名了,自然有股子傲气在身,即便是他有求于人,但那股子傲气却不易折散。
  “王兄大才啊,长安城读书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呢!”冯元一笑了笑,虽然他此刻年纪要比王维小,但毕竟两世为人,行为举止神情气势却不是青年王维可比。
  “小侯爷谬赞了,某区区薄名岂当得了小侯爷夸赞。小侯爷创办神仙美食与云居书坊,这才是大才,某心向往之!”王维说道,前面一句是自谦,但后面一句却是实打实的夸赞了,特别是云居书坊十日成书的技艺,让长安城的读书人,对冯元一是佩服不已。
  “其实,某应该要感谢小侯爷的,云居书坊价格比之其他书坊要便宜了不少,某与友人经常光顾!”王维继续道。
  “果真如此?!”
  冯元一确实有些惊着了,不过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
  怪不得这些世家大族胆敢如此肆无忌惮的行事,就是欺君之罪都敢犯,原来就是抱着这种想法。行强盗之事,若是成了收获无数,可若失败了,就以无关紧要的族人来顶罪,既可以确保宗族延续,又可以剪除一些不听话的族人,真是一举两得啊。
  如果细心了解过王维的家族史之人,应该能够看出一些东西。王维祖上因为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官职,所以他们这一脉一直是在想着法的向长安靠拢,向政权中心靠拢,从太原搬到河东蒲州,就是这样。
  另外一个方面,王维的母亲崔氏,出身于五姓七望的博陵崔氏,在王氏这边没有得到足够的帮助之下,因为王维母亲崔氏的关于,王维这家子与博陵崔氏就走的比较近了,这是太原王氏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也应该也是此番会拿王维这一脉来顶罪的原因之一了吧。
  五姓七望,都是一流世家大族,相互之间既存在着合作,又存在着竞争,在讲究门当户对的当时,相互之间嫁娶是极为常见的现象。
  “不瞒小侯爷,他们已经到了长安城外了,马上就要进城了,某实在不愿阿娘经受牢狱之灾啊!还望小侯爷能出手相救!”王维再拜。

  “此事怕是有些难办啊,既然王氏宗族把他们送来了,想来已经做足了准备,即便是你要伸冤估计也难以成功,毕竟以你一己之力想要与传承数百年的王氏相抗衡,没有任何可能!”冯元一皱了皱眉头说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