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小子书看的杂,海商胡商又见的多,这听的多了,看的多了,就会生出一些想法了,这不这烈酒就这么出来了!”冯元一一脸纯真,说道。
“看来,杂书也有用啊!”三郎陛下喃喃,这让他对那些平时看不上的杂书也有了一些兴趣了。
“陛下圣明,很多时候杂书确实有不少实用的东西!”
冯元一回应,然后继续道,“其实看什么书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书的人能不能学以致用,有道是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中讲的东西是不是有用,还得结合实际的情况,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这才可能有用!小子做炒菜法,活字印刷术,乃至这酿酒也是一样!”
“嗯,你能有如此体悟,甚好!”三郎陛下心中震惊冯元一能说出这番话来,但不能让小子骄傲,于是面色平静,只是点了点头说道。
这边三郎陛下在与冯元一说着话,那边高力士偷偷的又喝了几杯酒,这回没再敢一口闷,小口的抿着,别提有多美味了。只是这就太烈,喝着喝着,高力士眼泪都给辣出来了,但似乎痛并快乐着,好喝啊!
“力士,给朕留些!”看着高力士一杯接着一杯偷偷的喝酒的三郎陛下,脸一黑说道。
“陛……陛下……好……好酒,好酒啊!”高力士两眼迷离,醉眼朦胧,他低估了高度酒的厉害了。虽然没有直接醉倒,但也醉了个七七八八。
“力士,力士?”三郎陛下见状,叫了几声。
“陛下,高将军似乎有些醉意了!高将军想必是想为陛下试酒,只是这酒太烈,高将军低估它啦!”冯元一心中感慨高力士胆子大,嘴中却是立即为高力士开脱道,毕竟伴君伴虎,高力士人不错,别被三郎陛下误伤了。
高力士与三郎陛下是主仆也是朋友,三郎陛下是信任高力士的,自然不会因为一点酒就会对他怎么样。高力士抱着酒坛子,双眼迷离,看着三郎陛下又看了看冯元一,身体开始有些不受控
“圣明的陛下啊,您误会小子啦!”
冯元一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委屈大了啊,三郎陛下以为自己想救王氏之人。
“朕如何就误会你了?”三郎陛下皱着眉头说道。
“陛下圣明,您觉得那些被拉来顶罪王氏之人,现在对王氏宗族是爱呢还是恨呢?”冯元一心中有底,问道。
“你继续说!”三郎陛下是明事理的,只是因为帝王权威与颜面不容侵犯,太原王氏朝参日当面欺君,三郎陛下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太原王氏必须要付出代价,而这些进京请罪的族人,就是给三郎陛下出气的。
不治了这些人的罪,不足以平复自己受伤的颜面,同时治了这些人的罪,也算是打了太原王氏一个耳光,不管耳光响不响亮。
冯元一的话,虽然不全对,但也没错,那些被拉来顶罪的族人,绝大多数肯定都是记恨着宗族的,就像王维一家人一样,他们是真正的牺牲者,只有极少数人因为利益交换,他来顶罪家人受益,而不会怨恨宗族。
“陛下啊,这些族人被拉来顶罪,绝大多数都应该是怨恨宗族的,若是能够选择当中一些有才之人,给予特赦,陛下,您觉得在这些特赦之人眼中,王氏宗族会是什么样的?若是这些特赦之人他日有成,又会如何对待王氏宗族?王氏宗族又会如何看待这些被特赦之人呢?!”
冯元一看着三郎陛下缓缓说道,“太原王氏这般做法,这次是这个支脉,下次又会是哪个旁系呢,那些非嫡系的族人会不会人人自危呢?”
另一方面,若是冯元一不能帮助王维救出母亲,那王维的未来几乎也断送了,因为他的族人已经被打上了欺君的罪名,无论出于什么考虑,冯元一都决定要帮助王维解决救母之事。
三郎陛下若是特赦了王维母亲,那一王维王缙兄弟俩的学识,他日功成名就,自然不会对王氏有好感觉,无形当中也为王氏树立了一个敌人。
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很容易理解,三郎陛下自然能够想明白,只是他不认为那些被拉来顶罪的族人中,真的会有什么有才之人,毕竟人才对于一族发展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哪个族长会把这样的人拉来顶罪了,只是三郎陛下却是不知王维一家已经与王氏有了矛盾。
“你认为这些人中,有值得朕特赦之人?”三郎陛下显然是被冯元一说的有些心动了,毕竟特赦几个人,对他来说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哪怕即便是给王氏上点眼药,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陛下,这些顶罪之人中有没有有才之人小子确实不知,但是小子却是知晓,其中有位才子的阿娘正在队伍中!”冯元一说道。
“才子?是何人?”对于有才之人,三郎陛下求贤若渴。
“这位才子名唤王维,诗、书、画无一不会,无一不精,而且陛下,更为难得的是王维对音律之道极有天赋!”
说着冯元一看了看三郎陛下,心想,音乐天才你喜不喜欢啊,见三郎陛下有了兴趣,冯元一继续道,“而且陛下,王维还有一个弟弟名唤王缙,与其兄王维一样,少年有名。小子觉得,若是他日他们有幸能够被陛下加以提点,他日成就绝对不会小的,说不定将来位居宰相都不是不可能呢!”
“真有你说的这般才子?”三郎陛下将信将疑。
“陛下,若是信不过小子,只管让高将军去查问一下,小子敢打包票,王维王缙兄弟二人,都是大才!”冯元一昂首挺胸。
“若真是你说的这般,特赦他们也不是不可以……”三郎陛下缓缓说道。
“小子代王维王缙兄弟二人,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冯元一赶忙说道,根本是没让三郎陛下把话说完,他就怕三郎陛下后面来个但是,索性给他断了念想。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三郎陛下嘴中低声念叨,怎么从这小子口中总是能蹦出些新奇的话语来,想着想着,他就笑
大唐中央的办事效率还是不错的,冯元一前脚刚出皇宫不久,后面宣旨的天使就已经带着三郎陛下的旨意去往了天牢。
此时王氏被拉来顶罪的百十人,各个面如死灰,被关在昏暗潮湿的大牢里,等待着最后的宣判,他们知道自己最好的结果就是发配,西北、云贵或者东北,还有就是岭南,总之就是那些不毛之地,不是寒冷就是干旱,或者瘴气,对于这些平日生活还算优渥,中原地带的王氏族人来说,那不啻于灾难。
百十人中有大有小,有老有少,大的有五六十岁,小的只有十一二岁,王维的母亲王崔氏也在当中,三十五六岁的年龄,经过了这一遭看起来最少有四十多岁。
王崔氏出身博陵崔氏,大户人家出身,虽然不是崔氏嫡系族人,但也绝非一般族人,大家闺秀,早年丧夫,自己是辛辛苦苦把儿女们拉扯大了,原本以为凭借大郎二郎的才识,将来光耀门楣不是难事,可是没曾想等来的却是牢狱之灾。
王崔氏很憔悴,看着跟在身边的两儿一女,心中无限恨意,她平日虔心礼佛,可是自己一家却要堕入地狱了,佛在哪里,为何不来搭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