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我到大唐》
第49节

作者: 黄自在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少废话,此物还有多少?”三郎陛下问道,冯元一说的话,正式他心中所想,若真的能有亩产十五石,亦菜亦饭的作物,那正是天赐祥瑞了。
  “多着呢,小子这少说还有千斤!”冯元一一脸傲然。
  “带朕去看看!”三郎陛下说道,这种作物,他不去看看长什么样,还真是有些不放心。

  冯元一带着三郎陛下几人,直接进了院子里的一处杂物间,打开房门,引入眼帘的就是一地的土豆,乱七八糟的堆放着,三郎陛下看着这一幕,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直接上手就是一巴掌拍在了冯元一的后脑勺。
  “你个败家子,这么精贵的东西,你就这样乱放?”三郎陛下气得,打死冯元一的心都有了。
  “陛下,您误会小子了,这土豆除了易种植,亩产高外,还耐储存,只要找个干燥的地方,随便一放就行了,若是到了冬天放在地窖里,可以保存整个冬季!”冯元一解释道。
  “真是这般?”三郎陛下将信将疑。
  “天地良心,小子骗谁也不敢欺骗陛下您啊!”冯元一悲呼。
  “行了,这土豆回头全部给朕送到宫里去,朕让人试种!”三郎陛下一道命令,就是要全部接收。
  “陛下,能不能留些给小子,小子打算让庄子里的人都种上一些!”冯元一说道。
  “也好,给你留下……两百斤,两百斤够了吧!”三郎陛下忍痛一般说道。

  “不能再多点吗?”冯元一问道。
  “你要那么多干嘛?”
  三郎陛下盯着冯元一问道,冯元一被三蓝陛下这一定这,顿时就有些脸红了,三郎陛下顿时就怒了,“你莫不是还
  古代中国,作为中原王朝,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的视线都是锁定在陆地上,在大唐这个时期,统治者的目光,主要还是集中在中原地带,乃至北部以及西北地区,像岭南和东北都没有成为大唐统治者眼中的重地,海洋就更谈不上了。
  作为未来人的冯元一,太知道海洋的重要性了,所以他故意借助土豆玉米红薯等等这些农作物,来吸引三郎陛下,进而在三郎陛下心中种下一颗种子,一颗向往大海的种子。
  他要让大唐上下看到,天下不单单是陆地,还有广阔的海洋!
  中原王朝的视线,注视在陆地上已经太长的时间了,越早的发现海洋的富饶,对于大唐乃至华夏来说,越是有着无穷的益处,大唐可以陆上称雄,照样可以海上称霸。
  三郎陛下一次闲来无聊,两手空空到了新丰侯府,离开的时候,却是带走了近千斤的土豆,一个让他做梦都能笑醒的祥瑞,回到宣政殿就立即叫来了户部尚书韦虚心,让他去找冯元一学习土豆种植之法,这事情三郎陛下有些迫不及待了。

  户部尚书韦虚心见到了三郎陛下,明白了事情的原委,那激动的心情比之三郎陛下有过之而无不及,掌握着大唐钱袋子的户部尚书,最是能体会到亩产十五石粮食的意义在哪。
  对于冯元一,户部尚书韦虚心是有好感的,从冯元一造出了曲辕犁开始,韦虚心就记住了这个心系百姓的新丰侯世子,对于陛下交代的找冯元一学习种植土豆的工作,韦虚心很上心,亲自带着屯田司主事一同拜访冯元一,冯元一热情接待,毫无保留。
  这一日冯元一很是忙碌,送走了户部尚书一行后,又给府上做了顿土豆烧牛肉,毕竟冯元一后世是个五好青年,言必信行必果,答应了府上仆从的事他是要做到的,虽然三郎陛下不应许他再吃土豆,但是再少个几斤也不打紧的。
  身在大唐,能遇见冯元一这般的主子,是侯府仆从的福分,吃到肚子里滚烫的牛肉和土豆,化作了一份份对冯元一的感激,看向冯元一的眼神中更多了坚毅。

  在任何时候,一个人想做成一件事情,都不可能完全独自一人完成,特别是冯元一想要做的事情,他必须要集合各方面的力量,最终方能可能达成,而这当中身边之人,一定要完全的发自内心的忠诚于自己。
  其实,生活在这个时代,总体来说,唐人是淳朴的,特别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冯元一对待仆从的态度与其他权贵大相径庭,已经获得了后府上下的认可,稍微施恩,就能获得无限的汇报,何况冯元一所作所为并非是为了施恩,而只是作为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后世人,最正常不过的举动。
  看着院子里大伙吃的满足,幸福的样子,冯元一心中很是舒畅。
  侯府的老人,他基本上都熟悉了,只是对于老侯爷冯戍带来的那些个老兄弟还不是很熟悉,老家臣们的儿子更是不怎么熟悉了。
  “小史,你叫什么名字呢,怎么都叫你小史呢?”冯元一对着赵诚边上,吃的正欢的小史问道。
  “小侯爷,小史其实不叫小史,叫苍蝇!”赵诚一本正经的说道。

  “苍蝇?”冯元一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小侯爷,他的大名叫史上飞!”不等赵诚说话,一旁的冯炎就抢着说道,强忍着不笑。
  “史上飞?这名字没什么不好的,怎么与苍蝇扯上关系了呢?”冯元一念叨。
  “小侯爷,苍蝇喜欢围着什么转?”冯炎提醒道。
  “是屎

  大唐开元八年六月,朔方大总管王晙密信三郎陛下。
  言:散居在受降城附近的硖跌部落与仆固都督勺磨暗中勾结突厥,企图攻占受降城,臣请诛之!
  三郎陛下回信:可!
  得到了三郎陛下许可之后,朔方大总管王晙于受降城大摆鸿门宴,将相关涉事之人宴请于受降城,同时在受降城埋下伏兵,最后悉数斩杀,至此河曲降户殆尽。
  这一场鸿门宴是成功的,突厥降户阿布思等千余人,但同时影响也是恶劣的,在王晙伏杀了硖跌部落与仆固都督勺磨后,引起并州的同罗、拔曳固等部族的恐惧,他们整日担惊受怕惶恐不安,生怕哪日就轮到了自己,于是乎众降户又生出了叛逃大唐的想法。
  突厥以及一些有心之人更是暗中推波助澜,企图挑起边患,平静了许久的边疆似乎又要其兵祸。
  为了平息事端,时任并州长史,天兵军大史,已经五十三岁的的张说,力排众议带着二十骑亲随,持节赶往同罗、拔曳固等部族进行安抚。

  张说其人,对于了解开元朝历史的人而言,绝对不会陌生。
  武则天时期,张说参加科举,以策论第一的成绩步入朝堂,历任太子校书、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因不肯诬陷魏元忠,被流放钦州。后来,张说返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拜相后,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尚书左丞,后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姚崇拜相后,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又贬岳州刺史,在苏颋进言下,改任荆州长史。

  张说可谓有勇有谋,王晙摆了鸿门宴伏杀了突厥降户之后,他立即意识到了问题严重,于是密切关注辖区降户动向,在得知辖区同罗、拔曳固等部有异象之后,立即决定亲身持节安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