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晋天下——一个没有血色的王朝》
第3节

作者: 昊天牧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曹操疑心重,曹丕的疑心也重。但两人疑心的侧重点不同。曹操老是怀疑别人要算计他,对自己的人倒是很放心。他重用的人,大多都姓夏候和姓曹。而曹丕却老是放不下自己的兄弟,对司马懿这样的人却放心得很。他一当上全国第一把手,就马上大力提拔司马懿。一年之内让司马懿从尚书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 黄初二年,督军官罢,迁侍中、尚书右仆射。尚书右仆射,就是尚书省的长官,地位仅次于尚书令。

  这种提拔速度,在当时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到了这个时候,谁都不怀疑司马懿这个小老头已经成为曹丕同学最亲密的战友了。
  而司马懿的提拔空间还很大。
  在黄初五年,曹丕南巡到东吴边界一游的时候,让司马懿留镇许昌,把后面的事务全部打包给司马懿,同时,对司马懿改封向乡侯,转抚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司马懿知道这时曹丕已经离不开他了,因此讲一下风格,来个“固辞”,似乎死活不愿提拔一样,但曹丕却硬要他接受,还说:“这个提拔,不是让你享受,而是要你来帮我分忧呢”。呵呵,你看看,曹丕的这话,跟组织的话没两样吧?这是党和人民对你的信任呢,你不要辜负党和人民对你的期望啊。

  东吴是司马懿的贵人。只要那边一有动静,司马懿总是有好果子吃。先是孙权一封信,让他抓住个机会,释了老曹对他的疑心。而小曹又总是爱到东吴边界去逛——大概隔着长江南望,可以惹来很多灵感吧,因此,虽然蜀国也是曹丕的敌人——而且是更为危险的敌人,诗人皇帝曹丕却从不到蜀魏边界的崇山峻岭春游过,硬是连着去江边视察。他去一次江边,就提拔一次司马懿。

  曹丕在黄初五年南巡,检阅了一次部队,进行了一次南巡讲话,就跑了回来。第二年,曹丕大概觉得每次只进行一次南巡讲话或者江边几日游有点不像手握重兵的皇帝,得带部队去打个仗、痛偏碧眼小儿孙权一下才过瘾,因此,他决定“大兴舟师”去征东吴。这一下,孙权给弄得没睡好觉,司马懿却又得了好处。曹丕又让他总领后方的事务,而且把他当着萧何。曹丕下红头文件的原文是:“吾深以后事为念,故以委卿。曹参虽有战功,而萧何为重。使吾无西顾之忧,不亦可乎!”这信就是说,你不用打仗,但你比打胜仗更重要,你的工作是打胜仗的保证。

  大家拿这文件一阅读,不用什么功夫,也能体会出曹丕对司马懿同志的信任。
  曹丕征吴,没征出什么可以彪柄青史的战功来,可对司马懿的信任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曹丕自广陵还洛阳,还没来得做别的事,就又给司马懿下了个红头文件:“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让他当许昌的第一把手,主政首都,而且还特别强调,我去西边的时候,东边的事你说了算;我在东边的时候,西边的事由你全权处理。简直是在跟司马懿分享第一把手的权力了。

  司马懿还有个运数,就是每当曹家阵营第一把手倒大霉的时候,他的运气就猛砸过来。曹操一死,他就得到曹丕的大力提拔。现在,曹丕又追随他的老爸说挂就挂掉了。曹操这个家伙文学水平不错,连他的儿子也有水平,这方面都比司马懿高出不止一个档次。可他们的养生之道就比司马懿差多了。从曹丕以后,几个皇帝都活得不长。曹丕只在龙椅上坐了六年,那屁股就消受不了。曹丕在差不多歇菜的时候,把司马懿和曹真、陈群等几个家伙叫到崇华殿南堂,让他们做曹家第二代领导人的助手,还对他的继承人说:“不管谁挑拨间,你都不能怀疑这三个伯伯大臣。”你想想,老爸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曹睿同学除了尊重这几个老家伙之外还有什么话说?

  而事实上,曹睿对司马懿更加信任。曹睿当上第一把手的时候,司马懿改封舞阳候。不久,又是那个孙权,以为曹睿这个小儿好欺负,便又带着几个死党包围江夏,还派诸葛瑾、张霸并攻襄阳。曹睿一接到报告,马上就派司马懿带兵去对付。
  这是司马懿第一次获得战斗的指挥权,心里的高兴肯定无法形容。但他却不动声色,带着部队开往前线。孙权这个家伙似乎只会制造点摩擦而没有别的能耐,一看到司马懿的部队杀过来,就又跑回江东。司马懿接着一仗就把诸葛亮的老哥诸葛谨打败,还把那个张霸的头砍了下来。司马懿的这次胜利,让曹睿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就封司马懿为骠骑将军。司马懿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进入“军委”成为将军的。而且干脆让他驻扎在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骠骑将军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是个什么概念?这可是中央军委领导成员和大军区司令员加在一起的概念啊,手里有权又有兵。

  曹睿这个后来被称为魏明帝的哥们,不但不对司马懿有什么怀疑,就是对那个孟达居然也放心得很。
  你知道孟达吧?就是那个从刘备那边投降过来的孟达。
  孟达的嘴巴很对曹睿的味口,又是个帅哥。曹睿一见就喜欢上他的“姿才容观”了,天天跟这个家伙玩。
  曹睿跟孟达一好,又给司马懿创造了获得大权的条件。
  司马懿的眼光跟曹操是同一个档次的,他一看到这个孟达,就知道这家伙不是什么好鸟,多次劝他的领导不要信任这样的人,更不能让他当领导干部。可是曹睿硬是不听,让孟达当了新城太守,而且封候,这还不算,居然还来个“假节”——有这个资格的人是可以在战时砍下违犯军令都的脑袋的。
  这个权力虽然不算很大,平时得老老实实地把尚方剑挂着,可到了打仗的时候,你就得听他的了,而新城又是在边界,想打仗那是很容易的事。
  很多投降将军都一样,一向敌军投降,只要不被杀死,一般官都升一等。当然投降的时机也要选择好——都给打成光杆司令了才投降,你还想提拔,那是不可能的。孟达对这方面的经验很丰富。他是选在曹睿信任他的时期向诸葛亮投降的,而且是积极主动的。

  可是孟达只想到投降的好处,却没有想到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诸葛亮见他是个反复的人,怕他今天想投降了,明天又不投降,因此就想了一个办法促成他加快投降的步伐。和很多故事一样,在孟达和诸葛亮之间也个联络员。诸葛亮派去的联络员叫郭模。郭模按照诸葛亮的最高指示,在经过孟达一个死对头的申仪那里时,故事泄漏了孟达要向诸葛亮投降的消息。

  孟达见申仪知道了他的秘密,就决定提前行动。
  你想想,这种事本来就已经很危险,如果没有周密的计划,没有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很难成功的,现在要提前行动,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而且,司马懿同志早就密切注视孟达同志的举动。司马懿是什么人?这家伙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小心稳重,其实他比诸葛亮更加小心稳重,否则早就给怀疑他有篡党夺权野心的曹操砍掉脑袋了。他既然向领导讲过孟达不能重用,虽然领导不相信,但他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孟达,一定会想方设法找到孟达的过错,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我想,即使孟达不造反,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因此,孟达的行动不但在司马懿的意料之中,而且也在司马懿的监控之中。

  在孟达做决定的时候,司马懿在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消息。
  司马懿在处理这件事时,很大胆,也很正确。
  司马懿这时在宛城,他先给孟达写了一封信,说,你以前弃暗投明,从大耳儿那里跳槽过来,刘备的马仔恨不得吃掉你。诸葛亮那厮早就想把你捉拿归案,只是没有办法而已。谁能相信你会再投降过去?郭模算老几,说的这些话一点不经得起推敲?而诸葛亮又是什么主儿?这样的事他能泄露出去的?只有猪头才相信郭模的话。
  孟达一接到这封信,当然嘎嘎大笑。事实上,孟达是怕司马懿的,曾说过,只要司马懿不来,谁来他都不怕。只是他又乐观地认为,司马懿虽然可怕,但他在宛城。宛城离新城一千二百里,而且司马懿要来打他,也得按程序办事——先向中央报告,等中央相关部门全部盖上公章之后才能带着部队来的。这样反复公文往来,也得要一个多月时间啊。司马懿再怎么快也来不及了。孟达觉得自己的分析做得不错,还很得意地向诸葛亮进行书面汇报。

  孟达认为,连司马懿都这么认为,魏国别的人也不会有什么怀疑的,因此又不想提前行动。你想想,做这些危险的动作,居然这么犹犹豫豫,能取得成功才是怪事。
  司马懿发信之后,就一面向中央汇报,一面带着部队急行军向新城跑过来。司马懿知道,曹睿不会怪他。
  很多人都劝司马懿,现在孟达还没有宣布行动,咱就带兵过去,有些不妥吧?还是等他真的宣布了,再去也不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