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熟的股市,没有设置涨跌停板的股市,更成了资本家们的大赌场。
如果能摸准庄家的牌面,跟进几把,赢了就走,绝对有赚头!
不疯魔不成活,也是一种境界。
一想到股市,杨飞就如着了魔似的,皱着眉头,努力回想这一段时期有关的股市传闻。
都说投胎是门技术活,重生也是。
重生在这个节点,错过了牛市,错过了九二发财证,错过了深市抽签表。
还有什么不能错过的?
“杨大侠,你不舒服吗?”苏桐见他一脸上厕所的痛苦表情,关切的问道。
“没什么,我在想事。”
“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你,只是听人说过一句话。错过,不是错了,只是路过。”
“呃?”杨飞怔了怔,才明白过来,她这是在说失恋的事,“你不说,我都忘记这码事了。天涯何处无芳草?大丈夫何患无妻?我不是为此事烦恼。”
他越是装作无所谓,苏桐越是同情他。
她柔声说道“忘记一段恋情的最好方法,只有两种,一是时间,二是开始另一段恋情。”
说着,她像个大姐姐似的,拍拍杨飞的手背。
素手如玉,触指微凉。
杨飞抬起头,温和的一笑“师姐,你说的话,好有哲理哦!放心吧,我是谁?我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杨大侠,没有什么能打倒我!”
苏桐给他一个鼓励的笑,重重的嗯了一声。
质检组是生产部最轻松的部门。
检测完样品,杨飞他们就闲了下来,摘下口罩聊天,等待下一次送样。
百无聊赖之中,杨飞顺手拿起报纸翻看。
第二版的一则新闻,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这是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发表的一篇财经评论,纵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之路。
具体内容,杨飞并没在意,他是被厉以宁这个名字吸引了。
姓厉的名人并不多见,杨飞对相关的新闻,记忆颇深。
他马上想到了经济学中著名的“鲇鱼效应”。
什么是鲇鱼效应?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鱼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
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
有个渔民,在捞上来的沙丁鱼里放一条鲇鱼。而鲇鱼呢,以吃鱼为生,进入陌生环境,就会不停的进攻。
沙丁鱼为了生存,就会不停的游动,以躲避鲇鱼。如此一来,沙丁鱼便能活着回到港口。
杨飞想到的,是跟鲇鱼效应有关的股市大事件。
就在九三年的九月份,国家将宣布,对国内法人开放a股交易!
这个政策的宣布,意味着法人股东可以进入二级市场!
由此引发国内证券市场上第一起上市公司收购案。
也就是股史上著名的宝延风波。
这是大鱼吃小鱼的游戏,也是强者的竞技场。
身无分文的杨飞,想从中分一杯羹。
想法很伟大,可是,首先,你得有本钱啊!
借钱?
相识无几人,大款没一个。
朋友们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想帮你也有心无力啊。
偷家里的钱?
虽说是包分配,但想进好单位,也要敬神。
为了杨飞进日化厂,家里把仅存的五千块钱,都拿出来打点送礼了。
父母每月就几百块钱的死工资,全偷出来,也不够买一手股票啊!
虽然不知道具体是哪天,证监会将对国内法人开放a股交易,但可以肯定的是,时间就在九月份。
留给杨飞积累资金的时间不多,最多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杨飞赚的钱越多,他在股市这个大竞技场里,本钱也就越丰厚,盈利能力也就越强大!
杨飞开动大脑,苦想赚钱之道。
没有本钱,唯一的办法,就是空手套白狼。
世人都觉得,空手套白狼是个贬义词,杨飞却不以为然。
大自然中,白狼是个厉害的动物,就跟老虎一样,稀少又凶残,若能白手套上它,岂不是打虎武松一样的大英雄?
这个词不好听,那就换一个说法。
借鸡生蛋。
这个词的含义,就很好理解了,在商业活动中,也是经常被厉害人物使用的手段。
借鸡生蛋,意思是借别人的鸡,生下蛋后蛋归自己,然后孵化出小鸡,等小鸡长大后就可以生蛋,然后就可以拥有更多的鸡。
在商业中,就是用别人的财富来为自己创造财富,而自己却没有一点投资。
没有投资,并不代表没有付出。
首先,你必须开动脑筋,想到借鸡生蛋这个方法。
其次,你不喂鸡,不保护鸡蛋,不孵鸡,你也得不到蛋,更得不到鸡。
付出的是智慧,还有劳动,以及时间。
杨飞有智慧,有体力,也有时间和精力。
就是没有钱!
要找,就要找一只能下金蛋的母鸡!
万事俱备,只欠一只鸡。
同事许东强一进工作间,就大骂道,“我刚才听说了,车间要停产了。”
苏桐等人一齐讶异的道“停产?不会吧?”
许东强冷笑道“有什么不可能?仓库里的存货,都堆满了!销售部养的那帮人,都是些猪!只知道吃饭,不干活的懒猪!”
杨飞听了,心念一动。
真的是寻鸡得鸡啊!
计划经济时代,大中专学生活得滋润,只要顺利毕业,国家就包分配。
国营厂也是一样,哪怕不是垄断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都也有固定的销售渠道。
南方省日化厂生产的产品,在国内并无多大名声,但在省内,还有有些知名度的。
省内各级供销社,卖的日化产品,大都来自南方日化厂。
日化产品,属于快消用品。
厂里源源不断的生产,供销社承包销售。
日化厂的拳头产品,就是红星牌洗衣粉、鹿头牌肥皂和香皂。
这几样东西,家家户户都要用,天天都要消耗,日化厂的生意,一直红红火火。
改革开放初期,国外资本进入,民营企业兴起,对内地市场的冲击,不如沿海大,国营厂的消亡,也没那般快速和狠辣。
当日化厂的领导们,还躺在体制的温床上睡大觉时,省内的供销体系,慢慢开始瓦解。
就在九三年,国家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已无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长达近40 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
市场经济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
土里刨食、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兄弟,经商意识空前觉醒,背井离乡,蜂拥到城镇,开始经商做生意。
小卖部、小商店、小摊贩、小商品城、日化专卖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
供销社的路子,越走越窄,货物也越销越慢。
日化厂的领导们,从体制的大床上一觉醒来,伸了伸懒腰。
他们忽然傻眼了!
世道变了!
产品滞销了,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高高在上的国家干部们,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堂堂的国营企业,居然会卖不出产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