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交出航海图,我不止帮你要回财富,保住你的命,而且,我还会跟你合作,让你赚一大笔钱,家产,至少比现在翻上一倍有余!”
“我还会弄来,你需要的丝绸。”
“这是真的吗?”一听到丝绸,阿卜杜勒眼神都亮了,他抬起头,直愣愣地盯着这位不像商人的年轻人:
“你会一直跟我合作,合作这丝绸生意?”
“当然,丝绸虽然对你来说很难,但对于我而言,却很容易!”瞧到他有了兴趣,李嘉瞬间一喜,但依旧维持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真、主会庇佑我的!”阿卜杜勒喜极而泣。
看来他对丝绸是真爱啊~
“我会一直都与你合作,让你成为最大的丝绸商人,大批量的丝绸,我想这对于你在国家的地位,很有帮助是吧!”
“是的,临行之前,我的家族生意就陷入了困境,所以我想到了东方,想到了那世人喜爱的丝绸,它们不仅会让我的家族生意重新繁荣,更能结交到那些权贵!”
说到这,阿卜杜勒满怀激动的畅想着,此时此刻,他仿佛感觉自己已经成为了权贵的座上贵宾。
“可以,如果你想的话,过不了几天,你就能拥有一大批丝绸!而且,以后会远远不断——”李嘉的话语中,满是诱惑。
“如果这样,我愿意付出一切,除了我的生命!”阿卜杜勒激动得说着。
于是,不到十分钟,吃顿饭的功夫,李郎君就拐带了一个阿拉伯商人。
“走,咱们先去刺史府看看!”
张虎子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家郎君,几句话的功夫,就将这个番人糊弄的一愣一愣的,甚至还乖乖地跟他走,这世上,怎么有这么白痴的人?
“肿么了?”阿卜杜勒有些好奇。
“没什么!”瞥了一眼这个傻蛋,张虎子吐出一句话后,就不在言语,冷着脸。
“不,我们先去钦州军营瞧瞧!”李嘉此时又改变了主意,他觉得,自己一个人没有多少份量,需要有人加磅才行。
“此行,无论我说什么,你都不要言语,你就装作听不懂,明白吗?”李嘉扭过头,对着这位傻傻的阿拉伯商人说道。
阿拉伯商人狠狠点了点头,一脸的自信及肯定。
“很好!”李嘉笑了,这样傻乎乎的年轻人,整个岭南都少有,被人卖了,恐怕还得帮人数钱。
一行三人,很快就登上了酒楼前的马车,飞快地驶出钦州城,来到十里外的军营前。
不管是哪个时代,保持军队的纯洁和封闭性,都是必须的工作,所以,军营一般都不会设立在城市中,及繁华的地带。
而,历史上,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分也有,只不过经验比较惨重,如北送朝的禁军,满清的八旗,过了出操时间,就出去浪,用不了几年就会废了。
“来人止步,军营重地,不得放肆!”距离大门已经数十步,箭塔上的哨兵才发出声音,且松松垮垮的,毫无威慑力。
果然,钦州军比邕州还要不如。
心里百转千回,李嘉却淡定地走出马车,对着那守着一排栅栏的岗哨,傲气地说道:
“去传话,就说邕州李嘉,求见团练使大人!”
钦州也隶属于建武镇管辖,所以,钦州军地位与邕州军相当,仅次于禁军,属于地方镇军,都要受到建武镇监军的管辖。
不同在于,钦州距离邕州有些远了,所以,虚衔团练使作为监军的下手,对于经济重镇钦州进行督察。
“请稍等片刻!”哨兵被这种盛气凌人的态度给吓住了,再瞧瞧那一身的丝绸,以及气质,他小声地回道。
“快点,耽误了大事,你小子可赔不起!”李嘉故作烦躁地挥了挥手,呵斥道。
“是,是,是——”连忙答应几声,哨兵的步伐越发的急切了。
而眼瞅着郎君如此的模样,张虎子也是第一次见,原来郎君那么的有气势,不愧邕州李郎君。
这一刻,他突兀地有些骄傲起来,那些看上去凶神恶煞的大兵,也不过如此……
第四十三章登闻鼓上
“咚咚咚——”钦州城,刺史衙门,突然传来一阵敲鼓声。
“怎么回事?”
六月,天气炎热,出门的少,自然钦州的事务就少了,大腹便便的,正坐在后院乘凉,娇滴滴的丫鬟也并难消掉这酷暑。
而,就在他昏昏欲睡之际,耳旁传来的擂鼓声,猛地一下,钱刺史就醒了过来,心中瞬间燃起一团火,大声喊道。
“老爷,是前衙,登闻鼓响了!”小丫头脆声说道。
“怎么回事?我不是让人把登闻鼓给锁起来了吗?”钱刺史越发的气急,在这夏日,浑身越发的燥热起来。
“大老爷,大老爷!”这时,一个衙役突然跑了过来,弓着腰,大声喊道:
“不好了,登闻鼓被强人抢了!”
“胡说,世上竟然有如此荒唐的事,哪个歹人敢到衙门前作乱?”
钱刺史瞬间站起来,吹胡子瞪眼,身上披的短褂也随之落地,怀胎七月似的大肚子,直挺挺的。
所谓的登闻鼓,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鸣冤鼓,最早的原型在于周朝的路鼓和肺石制度,魏晋时期开始设立登闻鼓,成为一种重要的诉讼制度,延续到了清朝。
但,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登闻鼓一般情况下,是有衙役驻守的,防止那些刁钻小人打扰到大老爷休息。
比如,此刻,钱刺史想要不想理案,就派人守着,有人想上诉就撵走,夏日都快中暑了,哪有时间理案。
当时,这登闻鼓还有一个作用,晨昏时分,开衙和散衙,也是用它来传声的,百姓们一听鼓声,就知晓大老爷会不会理案了。
“千真万确,老爷,一个穿着锦衣郎君,正敲着呢!赶也赶不走!”衙役一脸的委屈之色,刚才,他阻拦时,还被那个郎君踢了一脚,快疼死了。
“快,给我着衣,我倒要看看,哪个狂徒敢如此放肆!”在丫鬟的服侍下,气急败坏的刺史老爷穿上了圆领官袍,显然,此时的心情也是极坏的。
“这位郎君,请停下,快停下!”李捕头注视着这位年轻郎君嚣张的模样,尤其是这种大胆的行为,着实吓住了他。
当了几十年的衙役,第一次见到如此嚣张的年轻人,一时间,弄不清楚来头,他心里却有些胆怯。
“去唤刺史老爷了吗?”李嘉瞧了瞧这明显势弱的衙役,直接问道。
“已经派人了,这位小郎君,您若是有冤情,请移步!”捕头颇有些点头哈腰的味道,几十年的眼力劲,他早就看清楚了,这位郎君可不是好惹的。
“走——”对着自己身后的几个护卫挥了挥手,将手中的木棒甩下,经过捕头时,李郎君停下了脚步:
“没事将那登闻鼓洗一洗,都是灰尘,呛死我!咳咳——”
闻言,捕头看了一眼那登闻鼓,那原先的满面灰色,此时却露出些许白色的原色。
“还是白色的好看一些!”
随着衙役的引路,李郎君却一脸的轻松之色,仿若在家中一般,闲庭漫步,毫无紧张之色。
一旁的衙役们纷纷称奇,这时候,他们已经笃定,这位郎君的背景,绝对是通天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