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贵三杯酒下肚,嘴巴就关不上了,滔滔不绝地神侃起来。
别看刘江个子高大,喝不到一杯酒,脸就泛红了,额头的血管涨起来,很明显。
张旺也喝得够了,脖子通红通红的,头埋在桌面上。
覃光明、覃光亮堂兄弟俩酒量大,不停地给王福贵劝酒。
陶晓伟也放开来喝,即使喝了不少酒,他还是话不多,定定地听着他们南地北地聊侃。
贫穷把大家压抑太久,难得发一次财,开心地彻底发泄一下。
墙上的挂钟当当敲了四下,陶晓伟提醒大家:“下午四点钟了,我们还要买东西呢,大家抓紧喝,喝完就撤。”
王福贵抡起酒杯,招呼大家举起来:
“一二三,干杯!”
“干杯!”
“干杯!”
欢呼声冲破屋顶,久久不息。吸引不少食客好奇地转头来看。
下午,六个人喝得心满意足,欢喜地来到百货大楼。百货店修缮一新,跟一年前不一样,灯光亮堂,货柜井然,商品琳琅满目。一班年轻人步态不整,笑笑走到自行车销售区。王福贵原本只想买辆五羊牌车就行,但今见发财了,内心喜悦,非要买最好的牌子,选购了一辆黑色上海凤凰牌自行车,花了一百三十六块。他兴奋异常,把车推出百货店大门就一步跨骑车上,在街面上横冲直撞,来回溜车。好在街上行不多,人们基本散街了。
张旺、覃光明、覃光亮选来选去,最后还是跟王福贵一样,各买一辆凤凰牌新车。刘江犹豫良久,抵不过张旺哄劝,也选一辆五羊车。
只有陶晓伟坚决不买,任其他五个人怎么劝也没用,他已经答应父母亲,要攒钱起房子。
选好自行车,一行人哈哈笑着在百货店逛一圈。刘江买一双运动鞋,蓝色的,很漂亮。张旺如愿以偿买到那块宝石花手表,上海产的,当然,钱是陶晓伟帮垫支。他用衣袖轻轻拂拭表盖,晃着手腕,非常满意,
陶晓伟不知道买什么好,最终只给弟弟晓杰买一双新球鞋。
离开百货店,陶晓伟搭坐在王福贵车后,揪住他的后衣,一路喊着提醒:“你喝多了,慢点,慢点。”
王福贵神气地昂着头,踩得更快:“你放心,三碗不过岗,我还喝不够呢,要不是担心百货店下班关门,大家都赶着买东西,还继续喝呢。”
出了县城,五辆车列成一个长阵,一溜烟冲上公路。五个骑车人一个个劲头十足,越踩越快,呼呼风声扑面而来,欢呼声此起彼落……两旁的行人好奇地驻足看他们,路边耕作的人也被他们吸引,停下手中的活。
黑以后,他们才回到莲花村。大家抑住心中的喜悦,脸上挂着笑,静无声息各自回家。
第二没亮,一班人迫不及待推出新买的车,一路轻骑赶往桂花山棚屋。他们把剩下的金钟根全部装筐,挂在四辆自行车后架上,绑好,沿山道骑出公路。上了公路,王福贵驮着陶晓伟冲在最前面,四辆拉药材的车紧紧追在后面。到金康药铺,店主已经等在那里,卸货,过秤,干脆利落。一班人喜气洋洋地从店主接过一沓厚厚钞票,每个人分到的钱比昨还多。大家哈哈地一路笑着,逛了一间又一间商店,采买了不少东西。
陶晓伟看了看个个心满意足的伙伴,:“我上书店看看书,你们去吗?”
高中毕业以后,他们这些读书人就很少进书店了。几年来,除了陶晓伟,他们谁都没有买过什么新书。今,听陶晓伟一,大家才想起曾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书店了。
覃光明响应:“好,很久没去书店,要去重温重温。”
张旺也:“以前读书时候,来县城就爱跑书店。回家这几年,怎么把书店给遗忘了?”
王福贵有些不悦:“读书才去买书。现在我们不读书了,还往书店去花费时间干什么?”但他拗不过大家,只好跟在大家后面进了书店。
陶晓伟挑了两本农村种养技术的书,踱步到文学栏目区的时候,看到蒋子龙《锅碗瓢盆交响曲》,拿出来翻翻,觉得很亲切,买下,又给晓杰买一本《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其他人一看,也给自己的弟妹买了一些文具。
看看时间还早,张旺提议,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大家一听,都非常高兴。当下午,电影院放映的是《高山下的花环》。银幕上,战场激烈的炮火冲刷着每个观众的心灵,尤其是梁三喜凛然正气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震撼着这几位年轻饶心胸,做人就应当做这样顶立地的男子汉。
回家的路上,伙子们还沉浸在动人心魄的剧情中,放缓车速,一边骑,一边热烈地讨论不停。
突然,王福贵问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次我们靠金钟根发一笔财。如今金钟根被我们挖完了,以后怎么办呢?”
大家沉默了很久。
覃光明见没人搭腔,冲口而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了呗。”
张旺接着:“我们这回发财了,每个人赚的钱比一家人干一年收成要多。金钟根挖光了,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陶晓伟想了想,:“覃光明得对,我们莲花村有山有水,资源好。老辈人靠勤干,我们多少读过书,就要靠巧干。”停了一会,他继续,“以后我们大家勤观察多动脑,一有机会,我们大家齐心干。张旺爷爷得好,只要双手不闲着,日子就会过得好。”
大家同声好。
莲花村村民发现,张旺这班青年近期神神秘秘,连续两不见踪迹。经常是未见人,先闻声,嘻嘻哈哈,笑声不断,好像遇上什么大好事。
这早上,刚麻麻亮。李广兴起一个大早挑水,古井就在屋后,隔着王福贵的家,他刚把水桶倾入井水中,“叮铃铃!叮铃铃!”耳后就传来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还没等他转头看,车子冲出村口,只留下一串铃声。
王福富平时没有出车这么早呀?李广兴觉得奇怪,刚想着,“铃铃!铃铃!”又一阵急促的车铃声从村中传来。他正纳闷,铃声又起,这回竟然是几辆车铃声交叠一起,欢乐地唱个不停。李广兴转身看了个正着,四五辆车相互追着驶出村头,骑车的就是那班读高中的青年。车子呼啸而过,洒下一串笑声。
李广兴疑心了,他想不到这班青年怎么一下冒出这么多辆自行车。联想到他们一段日子来神神秘秘,早出晚归的情景,李广兴确信自己的判断。他挑满水缸,径直赶往张学问家寻队长。他知道,生产队解散以后,队长的作用就虚了,但是,好歹是一村之长,他不管村里事还有谁来管呀?再,张旺是张兴亲弟呢。
李广兴一路寻思着。张兴正从牛圈牵出耕牛,刚要把犁头背上肩,看见他发呆的样子,喊住他:“广兴叔,今不下地吗?一大早在我家门前琢磨什么呀?”
李广兴见是张兴,一脸神秘地:“我正要找你呢,你这个队长还管不管事呀?”
张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田地分归各家各户了,我这个队长不管大家出工,也不派农活了。但是咱们莲花村有什么事情我肯定要管呀。你看今年甘蔗价格提高了,我不是发动大家耕田翻地,要种甘蔗吗?公社引进优良品种,我在咱村一个劲宣传呢?怎么我不管事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